高雄氣爆事件
2014年7月31日的夜晚,原本寧靜的高雄,因為一場石化氣爆,從此不再安寧,而這場氣爆,不只是帶走了人命,更是將高雄長期以來的隱憂也一併炸出…
當我們行走在人行道上,或是行駛在市區的馬路上,很難想像,在道路的底下,還埋藏著將近百條的石化管線。而這些管線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引爆的風險。
731氣爆至今已7年,希望我們能記取這個慘痛的教訓,一起關注高雄石化議題。高雄能不能從工業之都翻轉成不一樣的港都?我們該如何建構一座宜居的安全城市?是你我能夠共同思考與努力的課題。
產業轉型
經歷過高雄氣爆後,高雄人面對石化工業開始有了警覺心。高雄的石化工業需要產業轉型,以減少工業污染以及公安風險。更重要的是,未來的產業應該朝「循環經濟」發展,打造一個永續、零污染的綠能港都。
產業轉型,還給高雄市民歷史正義
一場讓許多家庭從此天人永別,生者有家歸不得的高雄石化氣爆案,凶手是誰?所有的證據都已指向環保紀錄惡劣的李長榮化工。接連發生的重大傷亡事件,已成為台灣工業界的恥辱,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許多台商惡質的營運模式,守法精神、道德水準崩壞到底的結果。
產業轉型
與高汙染產業分手
為什麼談工業汙染不講汙染防治,要強調產業轉型呢?其實從事環工相關工作或研究的已經很多,但縱然業者落實管理與防治、官方致力查緝防止偷排,在地狹人稠的台灣,發展密集的高汙染工業,我們的生活環境又如此住、商、工、農混雜,光是減汙減廢如何邁向環境永續?
公正轉型
告別老舊石化工業區
讓深受污染所苦的社區居民與石化勞工陷入對立,對居民與勞工並不公平,以工作權作為延遲產業轉型的擋箭牌,未能及早啟動轉型過程涉及的工作轉換與安排,是企業與政府的怠惰與不負責。
返還居民「環境正義」,並在工業轉型過程保障勞工權益,以「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的架構實現,才讓高雄有機會脫胎換骨。
新高雄市長
無法推卸的轉型責任
高雄過去一直背負工業發展的重擔,而高雄市政府需正視民眾對環境品質與健康的迫切需求,並回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高雄市長對於上述沉痾不能視而不見,對於市民的健康與城市的願景,更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社區知情權
經歷過石化氣爆後,讓多數人明白自己身處的腳下,還埋藏著石化管線。這些石化管線經過人口密集處,通到高雄各個工業區。在管線上居住與活動的高雄人,有權利知道管線行經區域路線,以及相關環境資訊。
導入社區知情權,除了制定災害應變措施,也應該將工業區的相關化學物質資料公開化,才能讓社會共同面對風險,預防下次災難發生。
還有多少未爆彈?即刻公佈全台石化地下管路
於81氣爆後,地球公民要求中央政府也應公布全台石化地下管線配置圖,避免再釀成悲劇。此外,應盡速安檢全台石化、煉油地下管線,如發現管線有腐蝕等,應從嚴限期汰換、改善,並讓鄰近的社區民眾了解防災應變辦法。中央政府應檢討產業發展方向,公佈石化業規模縮減時程表。
氣爆後的改革之路
淺談社區知情權
2014地方縣市選舉落幕,新聞標題以「得票率近7成,石化氣爆未撼動陳菊」霸氣十足地宣告陳菊市長成功連任,甚至在氣爆中心前鎮、苓雅區都獲得高票。陳菊市長的高人氣顯示市民的高度期待,然而陳菊市府團隊在氣爆過後所承諾的各項作為:重建如何落實、體制如何因而改良等,仍是有待檢驗的課題。
一再被忽略的社區知情權
對於如何治理化學災害發生頻繁的城市,去年高雄氣爆後,政府官員和學者專家最常談論的是風險控管,討論如何以各種科學技術、精密的儀器和應變措施把發生意外的風險降到最低。然而,這些論述卻總是遺漏風險管理的基礎:「社區知情權」。
社區知情權入法還要等多久?
台灣地狹人稠,工廠與民宅往往只有一牆之隔。如果居民不知道自家附近的工廠生產什麼、有沒有危險,發生事故時,又怎知如何保護自身與家人的安全?如同公佈土石流潛勢地區與土壤液化區一樣,政府應檢討修正現有災害防救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等相關法制。
大社工業區降乙編
高雄氣爆發生的主因,是當初華運公司在運輸丙烯到李長榮化工大社廠時,其中管徑四吋的丙烯輸送管線,出現壓力異常、管線破裂而未及時發現,最終釀成災害…
此外,大社工業區本身與周遭住宅區距離僅120公尺,對周邊居民而言,是顆危險的未爆彈,更有健康上的風險。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達成過去的承諾,將大社工業區從特種工業區,降為低污染、低公害的乙種工業區。降為乙種工業區後,才能加速大社工業區內的石化廠產業轉型,還給高雄人應有的環境正義。
【懶人包】為什麼大社工業區應該降乙編?
大社工業區對於大社區的居民、高雄市市民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因此政府應遵循幾十年前答應的承諾,讓大社工業區順利降為乙種工業區,啟動石化產業轉型,減少大社工業區造成的外部成本。
大社工業區降為乙種工業區,嘉惠大高雄
還記得2014年的高雄氣爆事件嗎?肇事的李長榮化工,正是為了把石化原料丙烯從高雄港邊的儲槽,利用已存在數十年的地下管線往北輸送到大社工業區。
這些南北縱貫高雄市區的石化管線,如同不定時炸彈,二百多萬市民承受著很高的工安風險。雖然石化氣爆之後,高市府有加強了管線的管理,但治本手段之一就是大社工業區的轉型。
【大事記】大社反公害運動
大社工業區設立於1971年,區內有中石化、國喬、台橡、中纖等,共11家化學製造業、1家機械製造業。1993年爆發大社反公害事件,經濟部長江丙坤同意2015年大社工業區遷廠,1998年都市計畫委員會核准於2018年降編為乙等工業區。然而區內工廠持續擴建,楠梓居民正極力呼告政府兌現遷廠承諾。
大事記
2014.07.31 | 高雄氣爆發生 |
2014.08.01 | 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還有多少未爆彈?即刻公佈全台石化地下管路」記者會,針對石化管線提出「社區知情權」 |
2014.08.04 | 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行政院「二要三不」決策 |
2014.08.06 | 地球公民基金會在行政院門口舉行記者會,針對江宜樺提出的「二要三不」做出回應 |
2014.08.06 | 經濟部長張家祝、杜紫軍次長請辭下台 |
2014.08.08 | 時任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以及工務局、水利局、捷運局局長一併請辭 |
2014.08.16 | 舉行「我要活下去 反對石化業進駐家園」記者會 |
2014.09.09 | 舉行「石化產業與高雄——石化專區可以解決問題嗎?」論壇 |
2014.09.26 | 舉行「產業轉型與高雄的城市發展,兼談大社石化工業區的去留」座談會 |
2015.07.03 | 舉行「高雄氣爆一周年論壇-石化管線上的宜居城市?」論壇 |
2015.08.04 | 氣爆一週年後,針對「管線資訊公開」、「提升社區災害防救能力」、「石化管線管理」以及「縮減石化產業規模,打造宜居城市」等四面向,召開「記取32條人命的教訓 高雄氣爆週年體檢」記者會 |
2019.04.19 | 由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議會林于凱議員辦公室,和吳益政議員辦公室共同舉辦「高雄石化社區治理公聽會」,討論社區知情權 |
2019.06.03 | 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大社環境守護聯盟針對大社降編,共同召開「經濟部可"乙"囉,別再造"甲"了」記者會 |
2019.07.27 | 高雄氣爆五週年-影片放映與座談:打開社會事件S 檔案:從地底引爆-高雄氣爆 |
2019.11.07 | 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大社環境守護聯盟共同舉辦「經濟部背信毀諾 大社工業區應降乙編」記者會,抗議經濟部不肯將大社工業區降為乙種工業區 |
2020.07.30 | 氣爆六週年記者會:「氣爆風險還在,新市長必須面對」 |
2020.08.02 | 舉行「市長要改選,高雄要轉型! 如何突破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困局」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