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法》本身無法成為一切土地爭議的單一解答。而花東國土的特殊脈絡,是否能在「縣市國土計畫」中被地方政府確實盤點、重整規劃,並投入合理的資源分配呢?
論壇
您在這裡
針對大家所關心的轉型路徑、缺電、空污及排碳、電價、再生能源、節能等問題,從學術界與民間團體的角度提出觀察與解析,同時概述南台灣在轉型過程中所面對的課題。
現行的礦業法自1930年立法以來已歷十七次修法,卻始終獨重礦業之產業發展與礦業權者的權利,國土與環評權責機關幾乎被架空。國土計畫法上路後,有沒有可能扭轉這變形的機制?請一起來關心!
從2008年到2017年全台違章工廠,竟從8萬家增加到13萬家,違章工廠如何能解?落實國土計畫功能分區的第一步,需要政府、社會以及業界正視矛盾、共同省視,更期望民間社會共同推動改變,讓我們一同來...
2015年12月18日,《國土計畫法》終於完成立法。延宕23年的法案,是台灣國土的最高指導原則。此論壇針對農地總量、違章工廠、礦業、森林、水庫集水區、山地農業、工業區、都市計畫等八大關鍵議題,邀...
從平原到山區,集水區內既有的聚落,畜牧業、工業區,除了土地的分區管制,是否有什麼樣的政策和管理配套,以落實水資源的保護?
「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在去年6月9日修正通過後,今年冬天面臨第一次考驗,政府根據此辦法採取了什麼應變?預警二級、一級的防制足夠嗎?南部民眾如何看待跨年夜中濃度破百的PM2.5?我們邀請...
台灣的伐木事業在七零年代達到最高峰,直到1991年全面禁伐天然林,才結束了百年伐木。2016蔡政府上台之後,農委會宣布了「天然林禁伐、里山倡議、人工林FSC認證」等三大政策。
我們...
蔡政府近日宣示將提出新的組改大菜,原因在於:依據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的規定,組改必需在2018年1月31日完成,除非要再修法延後,否則包括環資部等六大部會的組改,近期將在行政院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