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反對塞爆七星潭,拒絕黑箱闖環評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近日,多次在花蓮縣長、環保局長和地方議員口中,強調務必加速通過環評、開始動工的「花蓮縣道193線拓寬改善計畫」,正快馬加鞭地欲趕在今年底想要衝破環差關卡。引發諸多爭議的縣道193拓寬案,自民國88年通過環評後,因故並未施工,直至104年重提環差,多次變更開發目的與道路設計,不僅當初開發目的早已不復存在,目前最新路線前寬後窄的規劃,更讓人難以理解。究竟這是一條要作為紓解台九線車潮的替代道路,還是有其他「更重大的原因」,讓縣府非拓寬不可。
地方民代頻頻施壓,環保局未審先判
今年11月23日,花蓮縣議員何禮臺於縣政總質詢時,語帶威脅地要求花蓮縣環保局饒忠局長承諾環差的結論,而饒局長竟直接在議會殿堂上表示環差「會通過」;事後饒局長接受媒體訪問時澄清,自己並非說會馬上通過,但強調「一次不過、再修再送」,修到環評委員滿意,「總有一天會過」。地球公民基金會蔡中岳表示,任何建設開發案件,依法要進行「通過」或「否決」的審查,此種未審先判且直接由審查機關的負責人公開承諾會「通過」的案子,代表其中的政治力凌駕在環評委員的專業及法律之上;議員利用質詢時間公開施壓,要求行政單位逾越職權,本來就是台灣普遍的弊端,但如果連口口聲聲「依法行政」的政府部門都不迴避,帶頭違反行政中立,那民眾對政府連最後一點信賴都沒有了。
道路設計極不合理,硬要拓寬浪費七億
檢視此次送審的環評報告書內容,道路設計由原先0~8K+180拓寬為20公尺,變更為0~6K+520拓寬為20公尺、6K+520~7K+080暫不拓寬、7K+080~8K+180拓寬為16公尺;幸福193聯盟代表譚凱聰指出,這樣忽大忽小的道路設計,恐會危及用路人安危、造成瓶頸路段嚴重壅塞、遊憩品質降低…等嚴重問題,也完全無法達成縣府口口聲聲說拓寬193是為了要紓解台九線車流的目的,七億生活圈經費淪為拓寬193的唯一原因。
海岸退縮嚴重,七星潭自行車道已面臨路基掏空
聖誕節前夕,傳出七星潭自行車道部分損毀的消息,原因是該路段連年遭遇颱風摧毀,期間也一再挹注維修經費,但車道仍往內陸移動將近8公尺,目前已無足夠腹地退縮,在種種考量下,花蓮縣觀光處已公告該路段封閉。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提到,這二十年間此段海岸平均倒退了20~30公尺,沿海沙灘面積也逐年縮減,且颱風屢次侵襲使保安林相破碎,種種劇烈的環境變化,在環差報告書中卻隻字未提。2001、2003年花蓮縣長參選人齊淑英也痛心地表示,現行治理海岸的手段多為大量堆置消波塊,僅能短暫搪塞居民失去土地的恐懼與無奈,自然海岸線仍在不斷地失去。每分每秒,台灣島嶼的海岸線都正承受著人為開發和車流壓力、狂風暴浪的壓迫與威脅。每多一棵樹倒下、每多一輛車經過、每多一次大型工程的開發,都可能是壓垮這道海岸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拓寬秘境毀,不要遊覽車不需專用道
縣道193三棧至民有街路段,一直是花蓮人與單車愛好者假日休閒的好去處,縣府規劃此段將拓寬為20公尺,將開放甲類大客車行駛,且設計上自行車道會緊貼著排水溝和東側保安林。勁彩自行車隊隊長何映偉以親身經歷說明,單車愛好者最怕專用道在森林和水溝旁,會有許多枯枝落葉影響騎乘安全,需要閃避時一不小心又可能會跌進旁邊的水溝;其次,當自行車和大型車輛會車時,無論路權,從來都是自行車友為了保住性命,選擇主動避開大車,未來193北段拓寬後將開放遊覽車通行,對於車友的安全必定造成威脅;再者,此段道路沿途景色優美、車輛稀少,是自行車友間口耳相傳的秘境,根本不需在既有道路旁另闢自行車專用道,唯有路面現況有些凹凸不平之處,建議縣府要積極改善。
勿再玩身分檢查遊戲,人民稅金應花在刀口
縣道193(三棧-七星潭)拓寬案的經費高達七億,皆來自人民的納稅錢。返鄉青年彭昱融認為,辛苦創業或工作打拼所繳的稅,應該好好的用在改善花蓮的就業、教育與醫療,而不是被任意用來開發一條不需要拓寬的道路;彭昱融也呼籲,今天願意站出來的人,就是在乎和關心花蓮的人,多年來面對「反對道路拓寬就不是花蓮人」的挑撥分化,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暢所欲言,自由參與公共事務而不必擔心打擊報復;而前仆後繼來到花蓮尋找新生活的人,關心花蓮的人,都不必再被是不是花蓮人的身分檢查而困擾。
今日環評結論:
- 請開發單位依環評委員及相關機關所提意見補充、修正暨民眾意見妥於說明,並於4月20日前再送本專案小組審查。
- 國土保安林地不應開發。
-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3條之1第1項規定: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初稿經主管機關受理後,於審查時認有應補正情形者,主管機關應詳列補正所需資料,通知開發單位限期補正。開發單位未於期限內補正或補正未符主管機關規定者,主管機關應函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駁回開發行為許可之申請,並副知開發單位。
共同聲明團體: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幸福193聯盟、勁彩自行車隊、地球公民基金會、東部發展聯盟、花蓮大發展協會、花東發聲台、東部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