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光電普及民間,都市永續兼顧美感

民間團體呼籲義務裝設面積下修至300平方公尺
2024 年 07 月 15 日

您在這裡

20240715-001.jpg

「建築整合太陽能」(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模擬示意圖

民間團體呼籲義務裝設面積下修至300平方公尺

內政部國土署建築管理組將於7月15日召開「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具體措施第7次研商會議,仍擬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12-1條子法,預計1000平方公尺(300坪)以上新、增、改建建物,不分建物種類,每20平方公尺強制裝設1KW的太陽能板。

20240715-002.jpg

圖一:淨零建築路徑規劃 (圖/建築研究所)

地球公民基金會及多個民間團體齊聲呼籲,六都用電佔7成,在都市建物中普及光電,是「用電責任」妥善分配的關鍵!都市中的屋頂光電不僅是遮陽防漏、能源普及、增加居住舒適度和信任感的最佳場所,更能結合建築師的巧思,透過設計,在建物新建之初,以「建築整合太陽能」(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邁向「淨零建築」,透過50%節能、50%創能達成碳中和,打造永續兼顧美感的都市景觀。

因此,民間團體提出以下3大建言,期待草案擬定機關內政部國土署,察納民意:

  1. 義務門檻下修至300平方公尺(90坪),兼顧建築美學、舒適和永續
  2. 公共、商業、工業類等建物,每15平方公尺裝設1KW太陽能板
  3. 齊備移轉、維護管理、消防和結構安全等配套,讓政府美意更加分

一、90坪新建物優先裝光電,不只能放屋頂!建築美學、舒適、永續都兼顧

讓都市的電都市發!本法規範之建物面積,應下修為300平方公尺(約90坪),減少地面型光電於農漁村建置的壓力,走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用最小衝擊的屋頂光電,普及再生能源。

建築設計方面,屋頂光電除了能夠增加居住舒適度,如隔熱、防漏,與其他綠美化等設施共存共融外,如高雄厝推動十年案例;本法亦未限制光電只能放「屋頂」,因此將能透過建築師的巧思,建築整合太陽能的工法,讓光電配合建物外型、節能設計,融入窗戶、建築立面、採光罩甚至是公設等。

20240715-003.jpg

圖二:台南市政府民治中心改建的BIPV牆面。圖三:台電月刊-高雄厝案例圖。(圖/高雄厝FB)

而在建物「創能」方面,根據本會統計(依據內政部建築物使用執照統計),90坪以上新、增、改建物,僅佔全台使用執照數量20%,卻佔新、增、改建物總面積的80%!若以建物面積的二分之一裝設光電,約可生產0.22GW的電力,每年可供6.2萬家戶用電,減少220公頃地面型光電之土地使用(約22座大巨蛋),且因目前光電給予小屋頂較高躉購費率,回收年限較大屋頂更短。

因應氣候變遷和建築趨勢,建築量體和設計,已朝向「小而美」的潮流,過去綠建築20年的推動經驗,建築業者和建築師,等於是選用太陽光電和節能、綠化等設施,以相當微小的成本,發揮空間規劃技術,未來必能替建築市場加分,亦能讓台灣的天際線和市容兼顧永續和美感。

表一:屋頂光電下修300平方公尺效益/地球公民基金會製

面積

300平方公尺(90坪)

1000平方公尺(300坪)

普及性

涵蓋20%新增改建建物

涵蓋6%新增改建建物

年裝設量

0.22GW

0.17GW

減少地面光電裝設面積

220公頃

170公頃

總屋頂面積佔比

80%新增改建建物面積

60%新增改建建物面積

占全國新建住宅比例

24%

9%

售電回收年限

至多9年

至多10年

光電造價佔建築成本

0.4%~2%

(依台北市透天厝及電梯大樓,一般建物材料等級等粗估)

二、公共、商業、工業類等建物,下修至每15m2裝設1KW光電,分配用電責任、提高社會接受度

應依據各類建物用電強度,設定不同裝設標準:A(公共類)、B(商業類)、C(工業類)、F(衛生福利類)及G(辦公)類等耗電量較高、具公共使用性質等建物類組,每15平方公尺裝設1KW。

此舉不僅能讓建築部門結合節能,盡可能達成淨零建築的目標,且讓用電需求較大的建物類型,優先負擔自己的能源責任,相信更能讓一般家戶(H類建物)和多數民眾接受「共同且有分別的責任」,人民將能更信任政府推動淨零和建築政策!

三、齊備移轉、維護管理、消防和結構安全等相關配套,讓政府美意更加分

據上次子法草案,未來建築業者將在申請使用執照時,將一併提供太陽能板併網發電文件,我們認同內政部的美意,期待本次子法,更能完整納入光電系統「移轉」產權給所有權人或社區管理委員會的程序,以及應備維護管理之注意事項與文件,如委託光電系統商名稱和維運時間、相關告示等相關辦法。

消防安全方面,儘管〈消防機關搶救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火災指導原則〉已有相關規範,但依據過去現場救災經驗,我們期待,裝置光電的建築物在一樓或顯眼處設立告示牌,內容包括裝置容量、直流開關位置,台電與光電系統商的連絡電話等,以供救災人員利用。

而結構安全方面,我們了解到目前設置屋頂太陽光電,必須提供結構技師簽證和結構安全證明書,期待子法上路時,能夠加強相關宣導,避免引發民眾誤會、恐懼。


會後補充

內政部國土署建築管理組召開「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具體措施第7次研商會議決議如下:

  1. 維持草案現有條文,義務門檻1000平方公尺(300坪),因無共識,不下修。
  2. 樂見定期檢討的概念,惟是否要增設定期檢討條款,會再回去討論。
  3. 目前不擬分建物類別、建物耗能量分設不同裝設標準,以制度走穩走好為主,未來都有彈性調整空間。
  4.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安署)高空作業條文,現場無共識,之後再開政策協調會討論。

23個民間團體強烈呼籲下修屋頂義務門檻面積至300平方公尺(90坪),並提出完整的立法說明、會議結論和具體回應,並明確訂定定期檢討條款,兩年至三年一期等。

關於本次草案第三條增、改建部分,此次草案變更為須「屋頂層」大於1000平方公尺才需裝設屋頂光電,民間團體表示非常不認同,不僅沒有任何法規規範所謂屋頂層面積,更可能讓絕大多數的增、改建建物都不需裝設屋頂光電,嚴正要求應以原案,「建築面積」計算

另有關職安署意見,民間團體也希望於本法納入明確職業安全條文,避免後續不幸職災事故;消防方面,希望至少明確於建築物張貼光電告示,包含光電商、台電、所有權人等姓名及聯絡電話,以利救災需求。


聯合聲明團體: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北市信義新城社區陳有鵬主委、嘉義縣大林公民電廠生產合作社、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有限責任台灣綠主張綠電生產合作社、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台灣心靈生態村協進會、野薑花公民協會、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南市野鳥學會、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環境正義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