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鎖的腳踏車

2008 年 08 月 06 日

您在這裡

我們將物品上了鎖,宣示佔有,
如同我們將土地畫界,宣示擁有......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我們將物品上了鎖,宣示佔有,
如同我們將土地畫界,宣示擁有......

文:王敏玲/地球公民協會研究員

在地球公民協會辦公室,工作同仁最常見的樣貌是各自盯著自己的電腦螢幕,雙手敲著鍵盤,為手邊一件又一件的案子忙碌著。彼此的思考要激盪出火花,通常是離開座位倒水或閒聊的片刻。一天,蠻野心足的理事長Robin為了前來演講,提早來到協會,Robin讚嘆著協會採光的明亮與地點的便捷,根政則提起協會同仁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雙腳和雙輪(腳踏車),而他自己最近「發現」一件事,就是:腳踏車不上鎖真方便。

根政說,最近自己騎腳踏車回家後,不上鎖,就停在大樓地下室,要出門的時候隨時可以上路,方便極了。他還提到,跟他住在同一棟的「麻吉」志男,有時要外出買個東西,因為這台腳踏車沒鎖,不必去借鑰匙,就可以隨到隨用,使這台腳踏車的使用率增加不少。

腳踏車不上鎖?我心裡出現兩句OS:「哼,你停在路邊看看!要是你那台車是造價昂貴、動輒上萬的,看你鎖不鎖!」

話題轉開了,大家對環評審理中的開發案顯然比根政的腳踏車還有興趣,我也沒拿心裡的OS吐槽。然而,是夜,我想起多年前有人想轉贈我的一台四萬元的自行車。

那是我老闆的先生M君。M君剛辭去一間股票上市大公司的要職,打算轉戰跑道,他的大老闆(一個有才氣的商界聞人)惜才、不捨,包了一個大紅包之外,還送上一台高檔的自行車。M君後來轉戰有成,在金融界大放異彩,出門有雙B代步,這台四萬元的自行車放在家裡反成累贅,有一天心血來潮打算轉贈給無車階級的我,沒想到我竟不假思索地一口婉謝。

當時我租房子在台北一個交通節點附近,要上哪去公車、捷運都四通八達,根本用不到車,假日通常搭火車回家看父母,也沒有休閒運動或拉風的需求,要這台車做什麼?

需求。這兩件事顯然都與生活的基本需求有關。自從協會教育手冊 文稿寫就之後,我常自問,什麼是滿足生活「基本所需」?

當年M君與我都因為沒有「需求」而使那台四萬元的自行車亳無用武之地;而根政時常「需要」出門到不算太遠的地方,倘若開車,會耗油、排放污染、還要佔用停車位(別忘了使用停車位的代價很高,既要花掉政府大筆預算,亦即我們的稅金,選址開發闢建,還要增加地球上水泥化的面積,而後續的維護、聘收費員......都要燒錢),但他住家附近並沒有方便的大眾運輸工具,於是雙輪代步成了最優的選擇。回家之後,不上鎖,代表著一份自在、舒坦及對鄰人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滿足了另一個人的「需求」(因為不必先行商借,隨到隨用,十足地「便於行」),同時省去另一台車的油耗、污染、停車成本。

這不就是「善的循環」嗎?我驀然悟得Bicycle的新解。

可是單車若能行遍各地、處處不上鎖,又是何等境界呢?是不是可以說明一個人對所處社會的自在、舒坦及信任?更究竟的,是人類佔有之心的解放。

我們將物品上了鎖,宣示佔有,如同我們將土地畫界,宣示擁有。因為擁有,我們可以恣意妄為,只要符合當代的法律許可範圍,所有後代的需求、下一個世代有可能截然不同的見地與律法,可以完全忽視。於是,一片一片合法取得(上了鎖)的土地被視為私有物使用(破壞),數十年過去後,私有地被蹂躪成無可回覆的荒蕪,污染的土壤灰劣不堪、不明的毒水四處漫流。僅僅一、兩代人鎖住與佔有,可以壟斷未來,葬送生機。

十多年前讀過一段話:「土地是借給你用的,任何人都沒有蹂躪的藉口」,我不知道出處,卻深深佩服作者深刻透徹的大智慧。朋友,我們擁有的東西何時可以不上鎖?

「產業轉型 低碳有機 簡樸新社會」,地球公民協會教育手冊,2007年12月出版

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