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10/14 南橫公路與氣候的拔河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圖片:傅志男提供)
南橫公路修了又斷、斷了又修。「面對環境的變動,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姿態生活?要怎麼調適?」傅志男老師嚴肅地問。
他是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是生態解說員,更是環境忠實的記錄員。面對兩者無止盡的拔河,傅老師提供了不同的觀點。
南橫公路的緣起與面貌
他從23年前開始記錄南橫公路,與夥伴進行長期、定期的生態調查,為的是更了解這片土地。
南橫公路前身為日治時期關山越嶺道,後來國民政府擇其適合路段串聯而成。公路始於臺南市區的湯德章紀念公園,穿過阿里山山脈及玉山山脈,在跨越中央山脈後抵達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
公路沿途經過寶來、勤和、復興等布農族部落。除了原民文化、抗日歷史外,沿線的生態資源也相當豐富,像是臺灣欒樹、尖葉楓和山桐子為山谷帶來一抹黃與紅;臺灣藍鵲與藍腹鷴為森林妝點了大海的顏色;或是突然迸出的黃喉貂或青條花蜂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當公路經過天池來到埡口,分布在中高海拔的臺灣鐵杉以挺拔的姿態,屹立於夕陽與雲海之中。
公路接著向下,經過向陽大崩壁,接著是摩天的美麗梯田與驚人的崩壁,再次提醒我們地質多麼脆弱。而此區的抗日行動亦沒有停歇,後人甚至在霧鹿砲台保留了日人轟山的大炮供人憑弔。
極端氣候重創南橫
傅老師展示2009年八八風災前後拍到的畫面,除了驚嘆溪流帶來的豐沛泥沙量,更多是對自然的崇敬。例如風災後溪床墊高40公尺,相當於10幾層樓的高度。土石淹沒勤和明隧道,多座橋樑橋面與溪床幾乎沒有空隙,甚至小林村被整個掩埋。
由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雨勢,小林村被掩埋時,該區已累積高達1,856毫米的雨量(將近甲仙鄉平均年雨量的五成)。即使已知水會致災,卻因通訊中斷而無法示警。
依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新聞稿,超大雨量造成獻肚山順向坡大規模崩塌,也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在壩體潰決後,洪水夾帶大量土石再次覆蓋小林村,造成悲劇。
另外2021年盧碧颱風及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也重創南橫公路。當時桃源區玉穗溪爆發土石流,導致明霸克露橋橋梁遭沖毀及引道被掩埋,復興部落以上三里對外交通中斷。
這段原本是削山道路,後續又有崩塌,才決定在溪床上建一座長跨橋。橋最終不敵大自然的破壞,但也促使政府思考如何採用「最順天,又能應人」的方案,試圖打造永續安全的道路。
從人定勝天到順應自然
綜觀南橫公路13年修復史,終於在2022年全線有條件通車。傅老師特別感謝這一群無名的修路英雄,他們面對隨時可能落下的岩石、自身墜落的風險,以及居民的期盼,為的就是通車的瞬間。然而通車也帶給他不安。
「沒有大量遊客的山林反而欣欣向榮。」傅老師感嘆地說。小林村也在十年間長成一片森林。面對南橫大小災難,他說:「沒有自然反撲這件事,只是我們的開發承受不住自然營力而已。」
當極端氣候到來,大自然就會收回人類爭走的地。順應自然、與之共存似乎成了未來唯一的方向。
近年公路的修繕方式漸漸納入生態考量,例如橋梁復原工程為一棵百年檜木改道。另外公路採部分時段開放,以等待全線完工。傅老師此時拋出疑問:未來若是全線完工後,是否也能維持有條件通車的模式?讓山林有喘息的機會。
如果我們反過來想,災難其實也是一種契機。像是溪流夾帶大量土砂,是土石流、是災難,卻是平原的基石。儘管極端氣候向我們展示自然的宏偉,將人們拉向痛苦深淵,但當人們抱持謙卑的態度,自然會開啟嶄新的道路。
而環境教育是傳遞信念的媒介,有時只需要一句話、一首詩、一部電影,引領孩子將對土地的認同與感動,化為關心土地的實體行動,我們就能與大地一同成長。
「當我們更了解土地,或許就能有更美好的未來。」傅老師如此期待著。
【活動詳情】
- 2023/10/14 (六)14:00-16:00
- 講者:傅志男/生態解說員、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 主持: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 了解更多請上:10/14 【南橫公路與氣候的拔河】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