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健康危害超過你想像,教你正確挑口罩、看空品指標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出門前,除了看天氣預報,你有注意過空氣品質如何嗎?不論是否注意,空污就藏在呼吸的每一口空氣裡威脅健康。你知道空污會造成哪些健康危害嗎?怎麼看空品燈號、怎麼選口罩來保護健康?空污到底有沒有改善、該如何改善?就讓我們藉著這個機會,來釐清關於空污的各種疑問吧!
人人都會受影響!空污對健康造成的危害這麼多
主要的空氣污染物包括細懸浮微粒( PM2.5 )、懸浮微粒( PM10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 6 種。
其中,直徑小的 PM2.5 可以穿過一般口罩,直達肺部進入體內,長期下來增加各種疾病、癌症與死亡的風險:
- 呼吸道疾病與肺癌
- 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 失智
- 新生兒出生體重偏低,與導致流產。
空污威脅的是所有人的健康。可怕的是,根據環保署的調查[1],就算是搭乘大眾運輸,也會吸入汽機車排放的汙染物,也就是說不管不論使用什麼交通方式,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空污汙影響。
什麼是 AQI?如何解讀空品燈號護健康?
面對空氣時好時壞,該怎麼辦?其實可以根據不同的空品狀況,來評估自身防護措施,而 AQI ( Air Quality Index ) 就是觀察空品狀況的好幫手。
AQI 是什麼?
AQI 是源自美國的空氣品質指標,目前台灣也在使用。AQI 值[2]愈低,表示空品愈好。不同 AQI 值對應不同顏色的燈號與健康影響。
圖:取自衛福部國健署「面對空氣污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手冊
只看 AQI 燈號就夠了嗎?
可以先參考 AQI 燈號,再對照環境部的「空氣品質指標與健康影響及活動建議」進行自身防護。舉例來說,橘燈時表示空品可能會影響敏感族群(包括孩童、孕婦、老年人、有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建議減少體力消耗活動及戶外活動,必要外出應佩戴口罩。
不過,並不是每一項污染物的即時污染狀態,都能在 AQI 燈號中呈現。以 PM2.5 來說,就會是過去 4-12 小時的計算值。因此,看完 AQI 燈號後,也可以進一步確認常見污染物如 PM2.5、PM10 或臭氧的「小時濃度」,能更清楚當下的污染情形。若 PM2.5 > 35 mg/m3 則建議敏感族群外出佩戴口罩。
去哪看空品?3 個空品網頁/APP 推薦&教學
網頁可以使用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APP 則可以使用環境部的「環境即時通」。
環境即時通APP:IOS 下載|Android 下載
如果使用空氣品質監測網(以電腦版為例),首先點選地圖上的位置,或使用右側下拉選單選擇想查詢的縣市與測站,就可以查看測站的 AQI 值、燈號,以及六種空氣污染物的小時濃度。
圖:空氣品質監測網使用畫面
圖:環境即時通 APP 使用畫面
如果使用環境即時通 APP,可查看離當下所在地最近測站的空品資訊。
不過環境部的空品測站是為了監測大範圍的空品狀況,因此數量不多。如果想查看周遭空品,例如想知道現在住家附近的空品是否適合慢跑,可以使用由中研院和民間業者合作的「空氣盒子」網頁。
空氣盒子是簡易的空氣品質感測器,成本低,但若未經校準,會有些誤差。建議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跟「空氣品質監測網」或「環境即時通」搭配使用。
圖:空氣盒子網頁使用畫面
面對空污,怎麼選適合的口罩?
空品差時如果無法避免外出,可以根據不同情境佩戴適合的口罩,保護健康。
1. 在車流量高的馬路騎機車或腳踏車時,建議佩戴「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以吸附車輛排放的有害氣體,並過濾廢氣中的微粒與道路揚塵。
但為避免口罩的活性碳失效,不建議長時間重複使用。
2. 當戶外PM2.5濃度偏高時,建議佩戴「防霾(PM2.5)口罩」。
3. 整理環境時,可能因吸入灰塵或過敏原而導致過敏現象時,可佩戴「拋棄式防塵口罩」。
表:面對空汙佩戴口罩之建議
常見生活狀況 | 主要空氣污染物種類 | 建議佩戴的口罩 |
外出騎乘機車及腳踏車 | 粒狀與氣狀污染物 | 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CNS14756) |
外出活動、廚房油煙、 燒香、吸菸環境 |
PM2.5(粒狀污染物) | 防霾(PM2.5)口罩 (符合CNS15980) |
整理居家或工作環境 | 灰塵(粒狀污染物) | 拋棄式防塵口罩 (符合CNS14755) |
空污都從境外來,台灣怎麼努力都沒用?
境外污染源占多少?
以 PM2.5 年平均濃度為例,從環境部公布的研究模擬資料[3]來看,臺灣境內自身排放仍略多於境外傳輸。2019 年臺灣境內自身排放影響為 53%,受境外傳輸影響為 47%,同時不同縣市的狀況也不同,像是高屏便多數來自境內影響,高達 58%。這些資料顯示積極改善台灣境內空污仍十分必要。
境內污染來源又有哪些?
境內污染源包括工廠排放、交通排放、營建活動、農業、商業及民生活動,還有部分是源自於非人為的自然活動,如森林火災、自然揚塵以及森林行光合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
若以行業別[4]分類,PM2.5 排放量前三大為營建/道路揚塵(48%)、工業(25%)、車輛(16%);包含經常超標臭氧的 NMHC(非甲烷碳氫化合物)排放量前三大為工業(35%)、商業(29%)、車輛(23%)。
那這些年台灣空污有改善嗎?
空氣品質其實還是有逐年改善的趨勢,只不過還是達不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
依照政府資訊[5],2016 年到 2023 年,AQI>100 (橘燈為 101-15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比例,各空品區都呈逐年下降趨勢。 AQI>150(紅燈為 151-200,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比例,則是全國各空品區[6]大多呈逐年下降趨勢。
圖:近年各空品區AQI>100比率變化趨勢。取自環境部
圖:近年各空品區AQI>150比率變化趨勢。取自環境部
大家關心的 PM2.5 與 2013 年相比,年平均值濃度改善 43%。不過臭氧超標的情形還是經常出現,改善的效果不如 PM 2.5,成為政府及學者更加關注的污染物。依現行空氣污染防制區劃定,全國 22 縣市中臭氧的合格縣市僅有台東、花蓮及宜蘭三個縣市。
圖:全國 2016 -2023 年各污染物年平均濃度。取自環境部
儘管空品有改善,但包括 PM2.5、PM10、臭氧等目前都還未達到 WHO 世界衛生組織 2021 年發布的空氣品質指引目標值,以 PM2.5 來說,許多中南部縣市更未達到國內空品標準。
所以台灣的空污並沒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但為了我們的健康,持續改善空污仍然十分重要。
我們可以如何改善空污?
除了戴口罩來減少空污對我們健康的傷害,更重要的應該是採取更多積極的作為,從源頭減少空污的產生,才能改善整體環境的空污。
如果要從生活上改善空污,我們能夠做什麼呢?
1. 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使用電動車取代燃油車
2. 節約用電,支持再生能源發展,達成減煤目標
3. 盡量以鮮花素果取代紙錢,或將紙錢集中焚燒
4. 公民參與:持續分享相關資訊與意見,讓更多人了解關注空污議題的重要性,要求政府有更加積極的作為
5. 關注並支持倡議空污、能源轉型的公民團體
多年來地球公民基金會在空污議題持續倡議,以下是我們帶來的一些重要改變:
- 調高大工廠的空污費,並大幅提高有害空污的空污費,促使業者改進污染防制設施,未來每年將為台灣減少數千噸的空污。
- 擋下大林電廠燃煤機組、促使興達電廠提前大幅減煤,減輕南部空污。
- 修正空污法子法,爭取到在空品不佳時,更嚴格管制固定污染源。
- 提高空品標準,促使政府強化空污管制力道。
未來地球公民仍會持續進行其他空污政策的倡議。但是我們的行動,也需要你的支持。地球公民堅持不跟政府與監督企業拿錢,以獨立監督與倡議。你的捐款可以讓我們持續推動政策改革,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呼吸。立即捐款,一起改善空氣品質!
訂閱環境污染議題電子報:
參考資料:
奇美醫院〈國人十大癌症死因 可能大部分都與細懸浮微粒(如PM2.5)有關〉
參考資料:衛福部國建署〈面對空污,民眾該如何選配適合的口罩?〉
註[1]:環保署臺北都會區通勤期間之空氣汙染物暴露量調查
註[2]:AQI 考慮了六種污染物臭氧、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的濃度。根據六種污染物的濃度,計算各自相對應的 AQI 值,數值最大者就是 AQI 值。
註[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專案計畫-建置 AERMOD 本土化模式及空品模式審驗制度專案工作計畫(三)
註[4]:環境部空氣污染排放清冊 TEDS12.0_污染源版排放量分類統計表_全國
註[5]:中華民國112 年度空氣污染防制總檢討
註[6]:離島地區 2023 年多有惡化現象,主要為臭氧濃度升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