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不停止,以後吃什麼:中高污染農地工廠轉型系列講座(一)【看看日本70年代如何解決「違章工廠」】
國土治理
議題內容總覽
2020.09.08
上周經濟部公布《工廠管理輔導法》的子法--《中高污遷廠原則》,農地中高污染違章工廠都必須2020年3月20日起2~6年內轉型、遷廠或關廠。然而,這《中高污遷廠原則》虛有其表,無明確遷廠規劃,因政府稽查量能有限,經濟部必須公布全國未登記工廠清查報告,才能形塑廠商的遷廠壓力,避免農地繼續淪為犯罪天堂,就有廠商表示,現在新增建沒拆幾間,不接受納管也不會怎麼樣。這意味著,當政府沒有務實的遷廠配套與污染地圖資訊公開,無法遏止廠商觀望與投機心態,違法工廠繼續污染農地,破壞台灣糧食安全。
2020.08.31
今年3月20日新版《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上路,六月底經濟部中部辦公室首次公開各縣市農地違章工廠查處進度,該資料除了缺漏《工輔法》要求的公開未登記工廠名單外,其公開的查處進度更落後得令人失望,實施至今僅一件斷水斷電以及一件拆除。關心農地違章工廠的公民團體自三月《工輔法》實施後,積極檢舉各縣市的新增建違章工廠,目前累計檢舉超過150件,竟只有一件自行拆除,無任何一間斷水斷電。
2020.08.27
二十年後的台灣,解決違章工廠的行動方案
我們如何想像二十年之後的台灣?
二十年,就是一個孩子出生到成年的時間。
二十年,也是《工輔法》修法讓違章工廠合法化的期限。
現在有權力的大人們,是否願意努力收拾好違章工廠這個爛攤子?讓孩子成年後,不必再看到如此失序的國土,破碎的農地、危險的食安?不要讓年輕人回鄉找不到田,丟失了在土地上耕耘的可能。
2020.08.27
二十年後的台灣,解決違章工廠的行動方案
我們如何想像二十年之後的台灣?
二十年,就是一個孩子出生到成年的時間。
二十年,也是《工輔法》修法讓違章工廠合法化的期限。
現在有權力的大人們,是否願意努力收拾好違章工廠這個爛攤子?讓孩子成年後,不必再看到如此失序的國土,破碎的農地、危險的食安?不要讓年輕人回鄉找不到田,丟失了在土地上耕耘的可能。
2020.08.27
為何台日走向不同路徑?
2019年10月3日台中市大雅區的一起火災,造成兩名消防員不幸在鐵皮工廠的火場中喪生,各界紛紛表示哀悼,檢討消防調度等問題四起。但背後更深層的問題,是台灣違章工廠現象下,建築、消防、環境法制集體失序的歷史沈痾。縱使經過數次政黨輪替,中央與地方政府卻都投鼠忌器拿不出解決方案,只能一再修法來拖延,不肖業者認為有機可乘,使得違章工廠不減反增,問題惡化。
2020.08.27
蔡英文總統未就任之前,先到鹿港頂番婆一帶的水五金違章工廠聚落參訪,甚至到違規情節重大的「帝寶車燈」,在此之後,農地蓋工廠迅速增加,該區農地價格立即飆漲,可謂點石成金的經典案例,這是蔡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
2020.08.26
台灣從1980年代設立國家公園以來,扮演了保護國家重要自然生態、動植物、景觀、文化的功能,然而由上而下的保育施政留下許多爭議,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階段。
2020.08.25
在工商普查資料中,全台灣僅有近8萬間的違章工廠;但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運用工商普查資料、稅籍資料勾稽(具製造業稅籍無工廠登記證)以及國土利用現況調查的資料,估算全台違章工廠數量在2016年有12萬5千間、2017年則有13萬間。
更為驚人的是,從稅籍資料估算,違章工廠數量自2006年開始討論《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後爆增。2010年至今,平均每年新增建違章工廠約5,500間,與政府所說「1970年代歷史共業」中每年新增800間相比,高出七倍。
2020.08.25
在工商普查資料中,全台灣僅有近8萬間的違章工廠;但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運用工商普查資料、稅籍資料勾稽(具製造業稅籍無工廠登記證)以及國土利用現況調查的資料,估算全台違章工廠數量在2016年有12萬5千間、2017年則有13萬間。
更為驚人的是,從稅籍資料估算,違章工廠數量自2006年開始討論《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後爆增。2010年至今,平均每年新增建違章工廠約5,500間,與政府所說「1970年代歷史共業」中每年新增800間相比,高出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