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在2025/1/2/預告「審查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涉及生態檢視指引」草案(以下簡稱生態指引),要求農地變更光電案場若涉及保育類野生動物及經指認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棲息地,需依據列表實施生態保育措施,並進行生態監測。
但在農業部未同時提出農地規劃等上位政策跟部門計畫的現況下,我們也擔憂,如果只有「生態指引」,是否在未來會讓農業部以「生態無疑慮」,做為同意農地變更光電的理由,讓生態指引反而成為農地開發的「擋箭牌」。
山林水土
You are here

台灣,我們一同居住的島嶼,有血、有汗、有衝突、有忿罵,卻都是我們相聚的地方。島嶼超過3/4的土地為山林所覆蓋,作為國土的中心保存著攝人心魂的自然與人文印記、作為河川的發源地影響著中下游整體的水土環境與生活,卻往往缺乏關注。地球公民自建立以來即持續發展山林議題,監督山坡地的不當開發與林業政策;參與河川、溼地、農地的保護。2013年起開始長期追蹤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與縣市區域計劃的擬定與礦業議題,進一步從上位空間規劃與產業制度思考台灣國土的長期發展。我們目前的工作重心:
● 持續追蹤參與國土計畫法子法與全國國土計畫、22部縣市國土計畫的擬定方向。
● 以各地工作坊及講座方式擴大及串聯國土計畫的早期公民參與。
● 推動礦業法修法、政策環評 。
● 違章工廠議題與產業鏈之研究,民間處理方案的草擬。
● 社區保育、山地農業與林業政策與原住民族土地權益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