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返鄉路—關於蘇花高、蘇花改及青年訪調活動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不一樣的返鄉路
—關於蘇花高、蘇花改及青年訪調活動
編按:本文完稿後,適逢梅姬颱風造成蘇花公路大坍方,在花蓮人憤怒的壓力下,行政院與環保署加速「蘇花改」環評審查程序,不排除於11月1日通過環評、立即動工。包含本會在內的民間關心團體,正緊急凝聚發聲的力量,向政府表達「災後切莫躁進、應更審慎評估」之訴求。最新蘇花議題的進展,請見本會網站。
2008年,當一批大學生如筆者陸續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的同時,也開始睜眼看見了台灣發生的許多事。3月,總統大選結束後政黨二次輪替;11月,陳雲林事件所觸發的野草莓運動,已可見大學生較過去十年來更廣泛地接觸社運的現象;接著到了冬天,2008年便結束在金融風暴的低迷氛圍中。
吵得沸沸揚揚的蘇花高速公路,就在這充滿詭譎氣氛的一年被環保署先通過又退回交通部。4月25日環評大會那一天,環保署外站滿了支持與反對蘇花高雙方人馬隔空叫陣,支持的一方是地方立委包遊覽車帶上來的大群鄉親,一字排開持著白布條,上面寫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斗大的企盼;另一方是花蓮旅外學子號召舉辦的花青久地音樂會,反對貿然興建蘇花高的青年及環境人士,密密麻麻地綁著「不一樣的返鄉路」的黃絲帶。
支持與反對蘇花高的花蓮人們,似乎都認為彼此是被政治或利益團體操弄的一方,然而仔細比對雙方的訴求,卻同樣是要一條「回家的路」,顯然是兩代人對家、對路的想像逐漸有了不同,在爭議事件的催化下演變成如此二元對立的衝突。425音樂會的主辦人告訴我,這個運動到了後來,真正讓他心痛的已不是高速公路的興建,而是看見鄉親之間被一條道路撕裂。
425當天,蘇花高出乎意料地被環保署退回了,但是在反蘇花高青年們心中尚未結束,因為反對「貿然興建」並非是反對發展,蘇花高停下來後,花蓮的困境仍然無法改善,而交通建設上根本的問題是,在西部擁有兩條高速公路、鐵路、高鐵及捷運的同時,東部人只有一條省道和鐵路,且假日仍然買不到回家的火車票,因為被觀光客搶購一空。另外,蘇花高這個亮眼的危機一解除,似乎這個社會也不再關心花蓮的發展/環境問題了,但花蓮的政治人物仍然藉由人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推動著花東縱谷、東海岸千千萬萬個大小開發案。人民對一個繁榮象徵的期待並沒有消失,它可能是任何一種大型開發案、也可能是不斷死灰復燃的蘇花高。
果不其然,同年7月,行政院長劉兆玄即宣布興建蘇花替代道路,它將以快速道路形式取代高速公路,後來又定調為蘇花公路山線改善。雖然媒體的關注很快就過去、反蘇花高的人群也逐漸散去,但仍有一些人持續地關注蘇花替議題,且開始嘗試著一些新的方法,來彌補蘇花高運動中的不足。所謂不足,指的是對於「環保人士抗議蘇花高/花蓮人激烈反撲」這樣的對立結構,在政府急急想要通過蘇花高的現實壓力下,沒有人能夠去探究「要與不要」這兩個價值選擇之間,有多少非理性的意識型態所造成的嚴重對立,而現實狀況下彼此又有多少妥協空間。這成了反蘇花高青年省思的關鍵問題,因為他們同時背負著「在地需求」與「環境永續」兩種思維與價值,也許最初是由環境角度進入運動,但由於「永續發展」還只是個口號,在地無法突破的經濟發展困境,造成許多困惑與遲疑。
因此,從2008年暑假,關心花蓮的青年們以「花蓮大發展協會」之名義舉辦了第一次訪調活動,以「花蓮人究竟想要、需要什麼」為命題,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2008年底至2009年初,環保團體及花蓮青年共同舉辦了一連串「花蓮人要車票活動」,督促交通部在公路建設之前,更應該先加強鐵路的改善。2009年初,「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可行性研究」由公路總局正式發包,關心蘇花替的人士也開始對於蘇花改要「如何改」的問題著手進行研究,並要求交通部及公路總局於規劃階段就進行資訊公開及民眾參與。2010年,青年又再度以「幸福花東促進會」名義舉辦了第二次的訪調活動,這兩年來的一連串活動中,民間終於慢慢累積了一些基礎知識,有了兩股雖微小但穩定的力量,同時展開「花蓮在地需求」的摸索(註一)以及「蘇花改工程問題」的探討(註二)。時間來到2010年的9月,蘇花改已由交通部送進環保署,蘇花改關心人士、政府、媒體、花蓮地方民眾、環保團體、花蓮青年…等各方都準備好再度將眼光集中於此,從現在起持續到年底的環評大戰,已悄然延燒。而有一小群人仍在悄悄努力,並在重重反思之後準備以新的姿態再度面對這個爭議。
筆者個人參與蘇花高運動後辭去台北工作想要回鄉,在機緣下受聘為地球公民協會的研究員,專責於花東地區的幾個環境議題。2010年西部走廊上的大埔徵地、反國光石化、搶救白海豚、中科三.四期…等環境人權事件頻仍,民眾的情緒逐漸被「經濟與環保」爭議所攪動,開始在報紙上投書述說著對國光石化與未來的想像,「要與不要」兩種價值的分裂又再度被清楚呈現,如同蘇花高在花蓮造成的紛爭。儘管在資本主義發展下東西部的發展軌跡與命運已逐步趨同,然而近年來東部與西部皆不斷有二、三十歲的青年們前仆後繼地投入人權或環境社運,也許這就是社會即將再度轉型的初步象徵。期望這個社會能在環境與經濟的拉扯之後,不只著眼於兩種觀點的對立而是更深入地互相瞭解,以及體認到各自的侷限,並讓我們這一代普遍接受「永續價值」的台灣青年們,在面對現實、摸索人生道路時更有機會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和可能性。
註一:「花蓮在地需求」為花蓮青年訪調活動主題,由於問題範圍寬廣,涵括交通、就業、人權、公民意識、教育、醫療等等,並非一兩年可完成,因此預計長期進行。蘇花高時期正反雙方對花蓮發展的想像因不曾被廣泛討論與了解而產生許多爭議與衝突,目前這些問題在初步訪調後已逐漸有了輪廓,並更顯出多元價值以及溝通對話的重要,因此後續的行動目標即為期待透過現狀理解、對話交流,進行多方的學習,一面提升對地方的基礎認識,一面尋找改善在地生活或發展的各種可能。
註二:「蘇花改工程問題」由一批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定期聚會研究、追蹤,已持續兩年。目前於設計規劃上的主要爭議以及民間訴求為:
1. 蘇花公路真正肇事禍首之一的砂石車問題在此計畫中並無法解決,甚至本計畫將提供更多砂石車上路的機會。
2.施工期間的土方運輸對花蓮唯一聯外孔道—原蘇花公路所造成之交通阻塞,以及需大幅開挖的施工便道對地質及水土保持的影響,似乎仍未審慎思考解決方案。
3. 鐵路運輸不敷需求等問題交通部雖已做出回應,但仍因票務、增班等實際執行力不足,而無法達到預期成效。
综上所述,民間認為交通部應再審慎思考未來砂石車流、施工期間衝擊以及「鐵路為主、公路為輔」政策落實等問題,否則四百多億的工程最終恐怕仍無法達成蘇花公路改善安全的目的。
附件資料:蘇花高、蘇花改工程及路線比較表
蘇花高、蘇花改簡易對照表
|
蘇花改 |
蘇花高 隧道段(崇德以北) |
道路工程設計及管理方式 |
||
施工單位 |
交通部-公路總局(西濱北工處) (省道系統) |
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 (國道系統) |
道路形式 |
五座單孔短隧道、兩座雙孔長隧道 高架橋、路堤 |
多座雙孔長隧道、高架橋 高架橋、路堤 |
路寬 (含路間) |
1.一般路堤段:13~19m寬不等 2.雙向分離段(僅南澳和平): 橋梁約為 10.5m × 2座= 21m寬 隧道(內)約為 10m × 2孔 = 20m寬 |
1.一般路堤段:23~25m寬不等 2.雙向分離段(大多數路段): 橋梁約為12.6m × 2座= 25.2m寬 隧道(內)約為10m × 2孔 = 20m寬 |
施工長度 |
38.5 km |
蘇澳-崇德段工程約5~60 km |
流量設計 |
雙向二車道,道路容量36,000 PCU/日 |
雙向四車道,道路容量68,000 PCU/日 |
速限 |
40 km/h ~ 60 km/h |
最高100 km/h,隧道段70 km/h |
縮短行車 |
120分鐘=>72分鐘 縮短48分鐘車程 |
3.5 hr => 2 hr 縮短90分鐘車程 (國工局官方資料) |
工期 |
約6年 (新聞資料) |
8年 |
經費 |
約432億 |
約930億 |
土方量 (m3) |
挖方563萬、填方427萬,挖填平衡後,有價料176萬送至和平、和仁站供業者購買,剩下棄土136萬m3送漢本新生地 |
蘇澳-和平段: 挖填量不詳,僅知棄土106萬m3送至漢本新生地 和平-新城段: 挖填平衡 (挖方430萬,填方430萬) |
營運期間管理 |
||
管理、維修單位 |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 |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
車種管制 |
新路段全線禁行聯結車(含半拖車),但可開放單體貨車(機慢車是否放行未定) |
可能比照雪隧管制,禁止大貨車行駛 |
收費 |
不收費 |
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