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科三期開發陰影下 耕作的農民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台灣有些仍在耕種的農業生產區,在錯誤的土地開發規劃下,成了非農地,一旦被炒作土地的禿鷹鎖定,即使歷經數十年沒有開發,還是無法恢復為農地的身份。炒地集團憑藉在地雄厚政商實力,逐步買下將被區段徵收、協議架構的土地,在賺取暴利吃乾抹淨之後,再繼續炒作下個受害地區。而在這裡耕作的農民,除農政資源挹注不易,更要一直擔心無法繼續耕種。
新竹縣竹東鎮雜糧產銷第一班有一百多位成員,位處竹東鎮二重埔、三重埔等地區,2015年榮獲了全國優良農業產銷班,班長莊正燈更是十大經典好米的冠軍農夫。多年來,農政單位在參觀各地農業生產聚落時,總不會遺忘這個地區。諷刺的是,早在三十年前,這塊優良的農地就被納入竹科三期的特定區計畫範圍內,即使後來新竹科學園區放棄開發,但在地方政商勢力覬覦下,至今仍未能恢復回農業土地。
竹科三期計畫區內,現況絕大部分是農業使用和雜木林(綠色)。北側做為建築使用的土地,為工研院中興院區。
良田—政商爭食的肥肉
1980年代,台灣政府將生產重心由國營石化產業、民營多樣化工業品生產,轉為以國家資源全數投入高科技產業,於是從新竹科學園區開始擴張腹地。1981年5月20日,省政府規劃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並於1987年將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以及柯湖等地區劃設為第三期發展地區,預計徵收454公頃土地,其中226公頃開發為工業區。與此同時,1981年4月寶山水庫開始動工、1997年4月寶山第二水庫開始動工,建設後美其名是為公共給水,但其實都是作為科學園區的用水,這裡的水專供給高科技的面板、晶圓飲用。
然而,當局低估了高科技產業的嗜水特性,光是竹科一、二期的需水量已讓新竹有水源供應風險,加上該區位處隆恩堰集水區的範圍,廢水問題必然引發爭議。另一方面,1989年在地居民與選區議員呂源貴共同籌劃並發起抗爭,歷經多年的角力,1995年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決定放棄徵收,並希望透過通盤檢討,變更回原來的使用分區,也就是讓這裡重新恢復為農業土地。
但這塊已被綁定在科學園區特定區計畫的大餅,已是新竹縣在地政商集團的覬覦的肥肉。
2000年,竹科管理局再次具文明確向新竹縣政府這裡無土地使用計畫,但鄭永金縣長於2005年選舉前夕,逕行以最有利標評定榮久營造公司得標,榮久公司隨即於取得「得標文件」後,以此文件申貸87億元,得到第一次融資23億元後,便不知去處。
期間,自救會發起多次抗爭,2007年6月6日,鄭永金縣長再一次不理會內政部糾正函,再一次逕行宣布,由王永慶女婿李宗昌以不實股東出資資料成立的「廣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也是再一次的,廣昌公司名義隨即向銀行借貸5億元,用於私人開銷。
2009年,在二重國小舉辦環評說明會上,地主林永銓表達抗議立場,突遭一群身份不明的人士持塑膠椅痛打,當場得緊急送至國泰醫院縫五針,而前議員呂源貴則因被阻擋於禮堂外,憤而將豬屎豬尿潑灑於自己身軀上。此後,在說明會上總會出現身份不明人士,或者土地掮客頻頻敲門「問候」自救會成員,就不斷壓迫著居民的模式,每次抗議行動幾乎都得用血跟淚來換。
2010年,廣昌公司因為涉嫌用不實的股東繳股明細、資產負債表、以及公司設立資本查核報告,做了不實的設立登記,使得其負責人等被緩起訴或定罪,導致新竹縣府的契約破局而未完成通盤檢討。
居民歷經多年血淚抗爭,撐到了負責公司捲款潛逃或者負責人被緩起訴或定罪,本期待這個荒謬的開發案件應該就得以邁入尾聲,變更回原分區。
沒想到,新竹縣政府在去年(2017)又捲土重來,繼續送審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計畫。這回提出的是「新竹縣轄竹東鎮部分主計通檢暨細部擬定」的計劃案,其範圍內的頭重里、二重里、三重里及柯湖里,將原計畫通盤檢討為150公頃的住宅區,42.48公頃的研究專用區,以及49.51公頃的產業專用區,要讓科學工業區管理局以及抗爭多年的居民來吞下。
就這樣,原先是優良農業生產基地,被規劃為科學園區,再以金蠶脫殼之術,打算變成了一個龐大的住宅區。
錯誤國土規劃,良田飲用水受害
從竹科三期,我們看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是如何的一錯再錯。新竹縣市過去超量劃設都市計畫區,仍有大量人口缺口,以2008年為例,新竹縣都市計畫的計畫人口42萬,但實際僅居住不到28萬的人口。以竹科三期所在地的竹東鎮的都市計畫來看,2006年至今的人口變化,2006年的95,824人到2016年的96,817人,雖然人口有增長,但也僅有約一千人。然而,在竹東鎮都市計畫第五次通盤檢討,其計畫人口卻以線性持續上升,成為新訂或擴大規劃的理由。這次竹科三期新增150公頃的住宅區,正是基於錯誤的估算,缺乏一個更上位計畫去引導、規範結果。
竹東鎮都市計畫位處隆恩堰集水範圍的地區,而隆恩堰正是新竹市民最重要的自來水水源,理應加強保護,減少開發污染源。竹科三期預定這塊土地位於新竹頭前溪南側的竹東臺地,也屬隆恩堰的集水區,如果再開發為大規模的住商,生活污水必然加重頭前溪的污染,讓新竹市民的飲用水質更加惡化。
由於產銷班的努力耕耘,竹東鎮二重埔、三重埔等的農業活動,多年來成為哺育非常多年輕學子熱情投入農業議題的基地,許多父母親也常帶著孩子到這裡實際地體驗農業。但是,這裏的農地並未計入全國國土計畫農地的總量,隨時可能無法繼續耕種。
連續蟬聯三屆竹東冠軍米,榮獲2011年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莊正燈,得獎感言是這麼說的,「人是活的、地是活的、植物是活的,加在一起,變化萬千。」這塊土地上,它孕育了獲獎的桃園3號香米、專提供作糙米的台南14號、台農57號甘藷、紅藜等依著時歲而生產的作物。
竹東雜糧產銷第一班致力無藥、低藥生產,但因為這裡並不被視為農地,難以申請各項驗證,而他們為了要向消費者證明,僅能自費送驗,證明每次的農藥零檢出。
當我們審視全台灣可利用農地時,倍覺這塊籠罩在竹科三期陰影底下良田,極需關注,籲請國人一起支持「竹東二重埔自救會」的行動,要求新竹縣府依據1995年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的建議,將竹科三期檢討變更回原使用分區,恢復為農地,不應該任由政商禿鷹從事獲取炒作土地暴利。
同時,本案凸顯了既有國土開發政策的嚴重疏失。內政部應全面檢視過往超量核發的開發許可,依國土計畫法的第七條,要求各縣市政府矯正早期錯誤的許可變更及廢止的程序,以原計畫精神,若未能符合其公益性、必要性,即檢討變更回原使用分區,而竹科三期正是指標個案;再者,應立即檢視全台集水區範圍工業生產情形,擬定工業區遷除或輔導零污水排放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