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福島現況報告:福島現在怎麼了?破解七大迷思

You are here

2018 年 08 月 16 日

You are here

20180816-006.jpg

加害者東電談核災復原–對災民的最大諷刺!

8/16上午,中華民國核能學會與台電舉辦論壇,邀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來台演講「福島復原現況:日本東京電力重建之路」,2011年震撼世人的福島核災至今已七年,東京電力公司一直以許多淡化災情的言詞,來逃避自己該負的責任,甚至轉嫁給日本政府與全民來承擔,所以日本市民團體一直對東電高度不滿與批判,台灣核電集團卻讓想逃避卸責的東京電力公司(後面簡稱東電)來談福島現況,實在是對受害災民的最大諷刺。

事實上,找加害者東電來談福島的重建,根本是與虎謀皮,日本市民團體近期正在抗議東電想要逃避賠償責任。日本在災後成立「原子力損害賠償紛争解決中心」,想幫災民和東電談賠償與和解,但對事故的善後處理以及居民處境應該有責任的東電,卻態度丕變,拒絕賠償給居民,跟對外界表現出誠懇道歉的企業形象完全不同。

遺憾的是,核能學會及其他台電相關與會者,在此論壇上刻意淡化災情、輕視災難的態度,一直偏頗傳播加害者東電與強推核電的安倍政府觀點,成為安倍推動核電的傳聲筒,甚至向來以「福島人都已經回去了」、「核電都已經重啟了」等似是而非的觀點,試圖影響台灣社會對於福島核災的認知,低估核災的影響,力推讓兩國的核電產業可以重生復興,為核能產業利益發聲。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日同步舉辦記者會,譴責只請加害者東電來談核島復原,是非常荒謬的作法,無視至今核災尚未結束,賠償責任也未釐清的真實狀況。

因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為破解當前針對福島事故與其後能源政策的迷思,邀請三位團體代表出席,以國際環境NGO日本地球之友(FoEJapan)今年三月出版的《福島的現在與能源的未來》報告手冊,以及日本綠色和平六月針對安倍政府新能源政策發表的分析聲明《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Japan’s Fifth Basic Energy Plan》的重要內容,破解當前針對福島事故與其後能源政策的迷思,並翻譯為中文版公布,讓社會了解福島現況,更呼籲核電集團不應該再刻意用偏狹的訊息傳播誤導大眾。

迷思1:福島災區已經除污,沒有輻射污染了? 錯!除汙不可能完全消除污染

Q:福島災區已經除污,沒有輻射污染了?
A:錯!除汙不可能完全消除污染,只是移動汙染源而已,且作業所產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棄物,其後續處理也讓人頭痛。

“2011年3月11日,因東日本大震災而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使東日本地區遭受汙染。初期外洩的放射性物質之中,據估計銫137的量達到6千兆~3萬7千兆貝克,為廣島原子彈爆炸的60倍左右。雖然因為位處西風帶,大半的放射性物質都被吹往海邊,但風向瞬息萬變,放射性物質還是被帶到內陸地區,通過飯館村、伊達市、福島市、郡山市等地,降雨或降雪之後就沉積在土壤,因而造成長期性的汙染。”(FoE Japan)

"到現在,整體來說空間劑量降低了,但土讓中的放射性銫的濃度,到現在仍高。以民間檢測組織「ふくいち周辺環境放射線モニタリングプロジェクト」(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環境放射線監測計畫)為例,2015年12月~2016年9月的土壤檢測結果,南相馬市鹿島區、原町區的196個地點中,有194個達到放射線管理區域的程度(4萬貝克/平方公尺),其中,更有50個地點高達40萬貝克/平方公尺。換言之,避難指示解除,宣布人可以回去的地方,雖經過除汙,但並不代表已經沒有輻射汙染。"(FoE Japan)

所謂的「除汙」是日本政府為了降低空間劑量,所進行的刨除表土、沖刷屋頂、雨溝等工作。但是在輻射汙染的重災區,成效有限。因為核電廠外洩的放射性物質不是只停留在居家,也飛散到森林、原野,除汙的確會降低若干劑量,但風一吹,它又會飄到居家等處,屆時居家附近的劑量又會再回復。簡言之,「除汙」不可能完全消除污染,多半只是移動汙染源而已,且作業所產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棄物,其後續處理也讓人頭痛。

居民之所以要撤離,並非因為「爆炸」這種瞬間而立即的傷害。放射性物質不是不會衰減,但就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且對身體的影響還有很多未知,所以311之後以關東或東北地區為主的民眾,被迫過著一種日以繼夜在意輻射值的緊張生活,許多不住在政府下達的避難指示區內的民眾也紛紛「自主避難」。這是一場長期抗戰,民間也因此出現許多市民檢測所,針對空氣、土壤以及食物等,進行長期監測。

20180816-004.jpg

迷思2: 災區避難指示已經解除,居民都回去了? 錯!居民回去比例不到兩成

Q:災區避難指示已經解除,居民都回去了?
A:錯!居民回去比例不到兩成,大多是年長者,年輕一代不願回去受輻射威脅。

日本政府的確逐步解除避難指示,但所依據的標準過於寬鬆,不但引發各界批判,且返回者相當有限,多是高齡者,重點是選擇不返回者,在制度上將不再是難民,賠償及住宅提供等隨之消失,淪為棄民。根據日本東北地方的「河北新報」,在2018年3月4日的報導,解除避難指示一年後,福島9個市町村的居民,整體而言,返回的比率只有15%。

另外,日本地球之友(FoEJapan)的調查報告,則針對特定區域的返鄉狀況整理表格,在2018年1月底到2月初的這個時間點,富岡町回去的只有3.2%,浪江町2.7%、飯館村10.3%。2018年1月底到2月初,登錄人口佔居住人口的比例(包括返鄉及新遷入者),富岡町3.2%、浪江町2.7%、飯館村10.3%、川俁町山木屋的30.1%。又回去的多是年長者。

根據日本地球之友(FoEJapan)的調查報告,福島的避難者在2012年達到高峰,有16萬4865人,其後一路減少,到2018年2月時,剩下5萬642人,但這個數字並沒有包括被安置在臨時組合屋、公營住宅的避難者,也沒有算入福島縣、宮城縣、神奈川縣等的自主避難者。這是一個計算上很大的問題。也因此到底有多少人避難的全貌,很難掌握。2016年10月政府公布了針對富岡町居民的意向調查,回答「想回去」的有16%,年紀越大的越有此傾向,而16%中,有37.5%表示「想回去,不過甚麼時候還沒決定﹞。而回答「決定不要回去」者,用年齡層來看,以30~39歲這個年齡層為最多。

居民對返鄉卻步的主要的原因在於,政府解除避難指示的標準20毫西弗/年太鬆。ICRP建議的年受曝限度為1毫西弗,日本的原子爐管制法等相關法令都以此為基準下去設定,且日本法令也規定5毫西弗/年的區域為放射線管理區域,禁止一般人,尤其是未滿18歲者進入,並施以嚴格的放射線管理。但災後,竟以20毫西弗以下為解除避難指示的基準,兩相對照之下,難怪避難者為之卻步,社會也發出基準太寬鬆,解除時期過早的批判。這不得不讓人聯想日本政府想方設法就是要盡快讓傷害在形式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難以看見。

當避難指示解除,原本被強制避難者,如果選擇不回去,也將變成自主避難者,這個數字在統計上將難以看到,而且他們多半面臨貧窮與被人群孤立的問題。東京在2017年3月針對被切斷住宅支援的自主避難者進行問卷調查。其結果有幾個發現:有22%的家庭月收在10萬日幣以下。在20萬日幣以下則過半(PS:日本大學生就業第一份工作薪資通常是20萬日幣),有36%的人表示長期的避難,讓他們身心感到負擔。

20180816-005.jpg

迷思3: 核災傷害被誇大,沒有人死於福島核災? 錯!核災傷害是廣泛且多層次的

Q:核災傷害被誇大,沒有人死於福島核災?
A:錯!核災傷害是廣泛且多層次的,不可能都以金錢衡量,因為核災被迫遷離家園、土地,導致的各種身心壓力、疾病、自殺者都被稱為有關聯性的死亡,並不是只有受輻射曝露而死才與核災有關。

“核災的傷害多方面且多層次,不可能都用金錢衡量。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故鄉的喪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的斷裂、生存意義的喪失;對農林漁等產業的影響;各種形式的分裂、對立與糾葛;輻射被曝與因此而升高的健康風險和不安情緒;歧視和霸凌……。這些,都可謂是福島核災帶來的傷害。””(FoE Japan)

福島隸屬農業縣,避難者究竟被剝奪了什麼,對大多數居住於都市的讀者而言,恐怕難以掌握,因為核災被迫遷離家園、土地,導致的各種身心壓力、疾病、自殺者都被稱為有關聯性的死亡,並不是只有受輻射曝露而死才與核災有關。避難者失去的,不光是現在或未來,他們甚至連「過去」和「自我」也被剝奪了。人不是機器或動物,仰賴著某種意義性的東西,才能活下去。在鄉村,它和大自然,以及奠基在其上的人際往來等,有著密切關係。這與居住在都市,相對能輕易移動的狀況,迥然不同。

重點是,即便避難者願意冒未知的風險,返鄉回家,這些失去的也不可能復得。就如同談論風災帶來多少傷害時,不會只談淹水毀損家具、土石流沖垮屋頂住家、具體的死傷人數,也會把撤離家園所造成的社會面的影響納入其中一樣,論福島核災的影響,當然也包含了能量化的和不能量化的部分。那些「福島核災沒死人」之類的說法,若非惡意,也顯露對災難本質的無知。

根據日本地球之友(FoEJapan)的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福島縣針對18歲以下的未成年者進行的甲狀腺癌篩檢,共有194位疑似罹患甲狀腺癌,其中已經有159位經過手術後確診。日本的國立癌症中心曾推估2010年福島縣18歲以下未成年者,只有2位罹患甲狀腺癌,所以該中心的津金昌一郎博士才在2014年11月指出,311之後,福島縣未成年者的罹癌率是災前的大約60倍。福島縣政府也承認的確比震災前高很多,但卻刻意否認其與福島核災之間的關聯性。
 

迷思4: 核災不是結束了?到底還需要多少費用? 錯!核災後續處理、除汙與賠償還沒有結束,處理費用節節上升

Q:核災不是結束了?到底還需要多少費用?
A:錯!核災後續處理、除汙與賠償還沒有結束,處理費用節節上升,恐攀升至50兆~70兆日元。

“2016年12月,經濟產業省設置的「東京電力改革/福島第一核電廠問題委員會」,對外公布福島核災相關的賠償、除役、除汙等處理費用將達到21.5兆日元。才短短三年,就比該單位在2014年11月時發表的11兆日元,多了一倍。”

2017年3月,日本權威智庫「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就發表了一篇報告,指出福島核災處理費恐攀升至50兆~70兆日元。主要是官方還沒把輻射污染土的最終處理費,及爐心熔毀的福島第一核電廠1~3號機和輻射污水的處理費算進去。因為該單位屬保守派智庫,用的又是和經產省一樣的試算模式,所以發布後引發不小的震撼與漣漪。

要注意的是,官方自己也上調了估算值。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除役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上述資訊傳達的訊息是,目前所掌握的代價,僅是冰山一角;官方若再修正往上估算,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迷思5: 安倍政府不是已經宣布要「重啟核電」了嗎? 核電重啟政策不是中央說了算,重啟機組不到核災前的五分之一。

Q:安倍政府不是已經宣布要「重啟核電」了嗎?
A:事實上並不順利!核電重啟政策不是中央說了算,受阻於地方政府、公民訴訟、反對民意,目前可以重啟的機組不到核災前的五分之一。

台灣很多主流媒體都曾大篇幅報導,身為核災國的日本,卻又已經宣布將「(全面)重啟核電」,這不就表示核災沒那麼嚴重嗎?

首先,大家必須先了解日本核電廠在核災後之所以相繼停下或廢爐的原因。日本跟台灣不同,日本每日核電廠定期大修(定檢)後,是否再啟動運轉需要地方政府的同意權。因此在2011年311福島事故後,日本各地的54個運轉中的核電機組在相繼進入定期大修,因為全國各地的廢核民意高漲,日本政府決定要提高大修後機組是否重啟動的審查標準,但這個審查標準的制定,一直到2013年7月才正式上路,因此在這之後各電力公司才有補強的標準能依循。加上部分地方政府也在反核民意下不同意重啟動大修後的機組,因此造就了約兩年的零核電運轉時期(2013年9月~2015年7月)。

安倍首相在2012年年底再次就任首相後,基於核電產業的遊說與自身黨派的利益,就一直主張要大幅重啟核電,但核災後因為社會的不信任,日本核電管制機關也被要求從原本的經產省獨立出來,成為現在的原子規制委員會(NRA)獨立機構,對核電運轉提出更高標準的管制審查要求;同時,各地的公民也從地震、火山風險和其他安全因素提出公民訴訟,阻止各地機組再啟動,也使得部分機組自認無法通過新標準的審查,或運轉利潤不敷補強成本而直接宣布除役。在這幾個具體因素下,安倍政府想要大幅重啟核電的宣誓在經過了數年後,目前也只有9座機組通過原子規制委員會的審查並運轉(其中一座遭遇訴訟假處分停轉中),不到核災前的五分之一,但已經除役與確定將要進入除役的共有22座機組。(註釋2)

以朝日新聞針對核電啟動的民調來看,反對重啟的民意依舊在保持在六成上下,而同意啟動的僅不到三成(註釋3),如此龐大的廢核民意依舊跟安倍政府希望大幅重啟核電的慾望拉扯交戰中,因此,若台灣主流媒體還是僅用安倍政府的單方面的政策意向,來判斷日本的核電政策,將會是嚴重失真的認識。

20180816-003.jpg
《 The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17》

迷思6:日本未來還是要大量使用核電嗎? 不!2030年日本的核電佔比極可能僅落在3.5%到5%左右。

Q:安倍政府在今年6月公布最新的「五年能源計畫」,其中規劃2030年要讓核電占比達到20~22%,這不就表示日本未來還是要大量使用核電嗎?
A:根本不切實際!2030年日本的核電佔比極可能僅落在3.5%到5%左右。

2018年6月安倍政府公布最新的「五年能源計畫」,規劃2030年各能源別的電力占比:燃煤26%、天然氣27%、核能20~22%、再生能源22~24%,其中再生能源將由2016年的15%提升至22%,核能則由2%增加至20%,逼近福島核災發生之前的比重。很多台灣朋友都很訝異,身為核災國的日本,居然還在2030年規劃這麼大量的核電占比,是否核電的問題沒有想像中嚴重?

日本綠色和平在安倍政府公佈「五年能源計畫」後,旋即透過仔細的分析發表最新聲明(註釋5),評估這份最新規劃的可行性,透過數據整理清楚地判斷,計畫中2030年的核電發展目標是不可能達成的,這個目標的規劃並不實際。

首先,要達到這份計畫定下的2030年核電佔比22%的目標,必需要有大約30座運轉中的反應爐(相當於30GW裝置容量),目前卻只有9座反應爐將重新開始運作。在福島核災之後,所有新增的核能反應爐都將在社會上引起激烈反彈,遑論核電廠動輒耗資上兆日圓,可行性非常低。

日本綠色和平的聲明分析,如果逐座去檢視每個機組目前的狀態,可發現現有未永久關閉的機組共有39座,但只有26座已經向NRA提出審查申請,其中至少有6到14座反應爐極有可能無法重新運轉,如果再考慮40年除役年限的因素,現有的這39座反應爐中仍有16到34座非常有可能在2030年會宣告除役。(註釋6)

因此日本綠色和平推算,2030年幾乎不可能達到樂觀的較高占比規劃,但即便要維持8%到10%的發電佔比,也表示NRA得批准數座反應爐延長服役年限到60年以上,並且得解決地震、火山等安全性問題,同時要完成所有興建中的發電廠,而這一切都須面對社會上普遍反對核能的廣大民意。考量種種現實因素,在上述困難皆未能克服的情況下,2030年日本的核電佔比極可能僅落在3.5%到5%左右。(註釋7)

事實上,許多日本能源智庫均將安倍政府2030年核能要佔20%以上的規劃,視為日本未來能源政策最大不確定性的來源,在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狀況下,他們更擔憂不足的電力要從哪裡來?

20180816-002.jpg
日本綠色和平六月針對安倍政府新能源政策發表的分析聲明《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Japan’s Fifth Basic Energy Plan》

迷思7:日本與台灣的能源改革,真的有條件大幅發展再生能源嗎?有!再生能源可以在短時間內取代原本對化石燃料的需求

Q:日本與台灣的能源改革,真的有條件大幅發展再生能源嗎?
A:有!如果從國際上再生能源發展較早的國家經驗來看,日、台目標與進度並不躁進,甚至還有提高的空間。

以日本能源現況來看,提高核能占比在2030年超過20%不僅難以達成,面對急迫的減碳壓力,重新擁抱核電曠日廢時,反而將使日本難以達成減排目標。今時今日有多種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已臻成熟,可以在短時間內取代原本對化石燃料的需求,作為能源轉型後的發電主力。

日、台政府過去一直沿用傳統核煤電力的觀點來規劃能源政策,忽視了再生能源的發展,因而成為再生能源發展的後進國。日本於2012年導入躉購制度(Feed in tariff),民眾意識亦因福島核災而轉變,讓太陽光電從2011年的1.4GW裝設量和2兆度發電量,大幅增加到2016年的43GW裝設量和47兆度發電量,總體再生能源的電力占比在2012年之後更是逐年增加,在2017年已達到15.6%。2014年日本電業改革後,更陸續發展出友善綠能的中小售電業,成為日本民眾支持再生能源的新選擇。

回望台灣,我們也有了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要達20%的目標,如果從國際上再生能源發展較早的國家經驗來看,日、台目標與進度並不躁進,甚至還有提高的空間。

台灣現在欠缺的,是更完備的相關的公、私制度與機制。在電力電網系統上,台灣必須突破傳統的「基載電力概念」,轉而建立電力系統靈活調度的彈性與能力。要提升電力系統的彈性,必須增加基礎設施建置、改善系統的靈活度,以因應再生能源大規模併網,例如利用氣象觀測數據以提高發電出力的準確性。更重要的是,公民社會的投入和參與,正是整合社會資源進入能源轉型的關鍵,也是台灣現在最欠缺的。

我們相信,只要不再限於核、煤的傳統思維,明確以再生能源為規劃的核心,參考綠能先進國家的經驗與做法,針對上述具體的問題提出真正具有遠見的政策方針,對症下藥,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絕不會只能限於20%的發電量,可以大幅減少化石燃料與危險的核電,讓更乾淨的能源改善我們的環境與氣候危機。


資料來源:國際環境NGO日本地球之友(FoEJapan)今年三月出版的《福島的現在與能源的未來》報告手冊,以及日本綠色和平六月針對安倍政府新能源政策發表的分析聲明《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Japan’s Fifth Basic Energy Plan》。

註釋1:1980年在日本成立的國際環境NGO「日本地球之友」(FoE Japan),311之後即投入災區救援等工作,並為爭取災民權益而進行法律制定等多項倡議。2018年3月,他們整理了行動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出版報告《福島的現在與能源的未來》。《福島的現在與能源的未來》日文版下載
註釋2:數據來自日本經產省2018年7月12日的核電機組狀態統計資料 
註釋3:數據來自2018年3月朝日新聞民調 
註釋4:《 The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17》58頁,圖19 
註釋5:《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Japan’s Fifth Basic Energy Plan》
註釋6: 日本原子力產業協會(Japan Atomic Industrial Forum),"Operable NPPs”
註釋7:Greenpeace, “Reality Check: Energy Mix 2030 and Japan’s Collapse in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AttachmentSize
PDF icon 0816福島現況記者會簡報.pdf1.44 MB
議題分類: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