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加速執法 守護台灣糧食--新增建農地違章工廠即報即拆

You are here

2020 年 04 月 28 日

You are here

109屏東屏東頭前溪段(不具名民眾舉報提供)

在新版《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實施一個月的現在,目前各縣市究竟對於新增建的違章工廠做出了哪些行動?是否真的如經濟部所言,修法成功就能造就全面納管、提升環保的效果了呢?蔡英文政府就落實了2016年5月20日即報即拆的政治承諾嗎?

去年修惡的《工輔法》於今年3月20日正式公告實施,其28-1條明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日以後新增之未登記工廠(以下簡稱新增未登記工廠),應即依法停止供電、供水及拆除」。依據環境資訊協會統計,近三年每年以6000家的速度新增,單單2016年就新增了6,325家有登記製造業稅籍但沒有工廠登記的廠商。依此速度來看,每個月政府應該處理500處工廠才能完全根除新增建的違章工廠。

2017年蔡英文政府承諾,2016年5月20日之後新增的農地違章工廠即報即拆,只要一有人舉報便馬上拆除,然而,行政院於2017年3月27日回應民間團體「違章工廠即報即拆」的訴求,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第一波拆除名單僅有17間,截至目前,總共拆除了16間,而都已到第二個任期,四年多過去了,至今,中央政府都未公佈第二波拆除名單。

「拆除新增未登記工廠」是現下為農地流失止血的關鍵課題,首先,對蠢蠢欲動要違法搶建違章工廠的地主、廠商來說,看見實際拆除才會因害怕執法而停止設廠。二來,若沒有讓新增建停下,既有的違章工廠將因為看到更多新增工廠冒出,害怕遷廠至工業區、讓建築、消防、用地合法化成本提高,無法面對其同業競爭,而按兵不動。第三,政府的不執法,讓人民炒作農地、財團圈養工業土地,讓想耕作的農民租不起土地,危害台灣糧食安全,第四、讓合法工業區廠商喪失公平競爭力,劣幣逐良幣,助長非法行為不正常的發展,商品無法有國際競爭力,造成台灣經濟產業發展扭曲。因此,「拆除新增未登記工廠」應是現下中央、地方政府面對違章工廠,在新法加持下守護台灣糧食的第一要務。

地球公民基金會自《工輔法》公告後,透過與「g0v零時政府」社群參與者,共同開發「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一個月就募集到民眾回報的全台農地新增違章工廠資訊並檢舉33件,意味著每天至少一件,半數的檢舉進入稽查階段,僅有2件確定稽查已完成,1件確定將依區域計畫法進行裁罰(其額度最高只有30萬),各縣市面對新版《工輔法》上路,仍舊缺乏魄力或是措施。

109016彰化縣埔鹽鄉永昌段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提供)

農地違章全民舉報 地方不作為 中央代行

臺中與彰化分列「違章工廠佔用農地筆數」與「違章工廠佔用農地面積」之首,其民眾舉報數確實也是此次民眾回報之冠,桃園作為第三嚴重的地區,檢舉數量也緊追在後。高雄、臺南、新北也是過去違章工廠嚴重區域,但其回報數量卻只有零星幾件,新北市甚至掛零。此六縣市的既有違章工廠數都是其他縣市的兩倍以上,新增的速度可想而知。除了鼓勵臺中、彰化的民眾再接再厲,我們也希望高雄、臺南、新北的民眾多多利用「違章工廠回報系統」進行資訊上傳,讓新增建違章工廠的資訊可以更加完整且有效。(請參閱附件一、各縣市舉報稽查率)

目前的排程稽查率達六成三,但實際回覆已稽查的案件僅有兩件,致使舉報稽查率只有個位數。我們呼籲各縣市政府的稽查速度也應該加速,中央政府也應開始研擬更加詳盡的斷水斷電代行機制。「違章工廠回報行動」將如影隨形的監督這些違章工廠輔導、遷廠、拆除法令的實施!

如果一個月處理不到三十件,我們難以期待地方政府有能力處理一年六千件的新增量。因此此次新版《工輔法》,除了重申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建的農地違章工廠,經舉報後地方政府應即拆除外,還指出,若是地方政府有怠為執行之時,中央政府經濟部應該「代為斷水斷電」。地球公民要求中央、各縣市政府認真執法,不讓農地流失,維護農地農用,提升糧食自給率達40%國家目標。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加入WTO後,一直都在30-35%之間徘徊,這代表台灣人的熱量來源有七成仰賴進口的食物,一旦國際貿易供應鏈出狀況,台灣可能得糧食配給。若中央、地方政府沒有提升對未登記工廠的處理能力與決心,蔡政府的「新增建即報即拆」的承諾與法條就仍是白忙一場。地球公民邀請各縣市民眾關心台灣的糧食安全,尤其是農地違章工廠重災區---彰化、台中、桃園、高雄、台南、新北的居民,加入回報農地違章行列,有越多的資訊回報,我們就可以知道有多少新增建已經建起,又有多少被地方政府的惰性所忽略。

如果未來能夠揭露有任何一個縣市累積100件新增建未登記工廠未處理,相信情況就會有很大的不一樣!這些數字使得「檢舉」不再是陳情人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單一事件,而是跨縣市民眾對整體違章工廠搶建亂象的集體意志。期待更多民眾加入我們的「農地違章工廠回報行動」的行列,留給下一代乾淨農地,守護糧食安全,遏止土地炒作,公平正義的良善競爭環境,產業經濟發展正常化!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