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淨零,尋路共行」 資訊公開,公民參與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台灣淨零,尋路共行- 資訊公開,公民參與 (吳昌儒/攝)
為化解全球暖化危機,去年地球日總統首次在公開演說中承諾「淨零轉型也是台灣的目標」,今年3月30日行政院終於正式公佈「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報告,雖然官方明確回應國際趨勢,但實務上仍面臨許多問題與困境,因此在今年422地球日前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共同籌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線上論壇,包含NGO、專家學者、綠能業者、立委、政府代表等,尋求社會對話,有500多人線上參與。在論壇中民間團體提出產業、能源多項具體政策建議(參閱附件),希望民間主張能獲得政府正面回應。
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宣誓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為目標,所謂「淨零」(Net Zero)蔚為風潮,也是近年媒體、產業界的當紅話題,此次論壇不同之處在於強調以民間非政府組織監督政府與企業之視角出發,分別就減少碳排(產業淨零轉型)及增加綠能(再生能源發展)兩大受矚議題切入,由NGO提出對政策現況的觀察、挑戰與倡議,邀請專家學者提出具體建言。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莊老達等人皆出席活動,回應民團訴求。
論壇開場首先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提出與台大風險中心、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合作的《2050模擬台灣報告》,報告中主張在2050年之前應積極提高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及策略,包含再生能源最大化、設定無煤時程以加速火力退場、採行更多元的產業轉型政策工具如碳定價機制、為綠運輸規劃發展目標、提升能源效率、抑制用電成長、強化公正轉型等。後續則針對最為尖銳矛盾、亟待政府回應的產業、能源轉型兩大主題深入探討。
「產業轉型」部分,對於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石化、鋼鐵、水泥、電子科技等產業鏈,指出根本關鍵仍在減少原物料需求,應從消費市場轉型來刺激產業升級創新。「再生能源空間藍圖」部分,以光電發展困境為例,回顧綠能政策推動歷程中屢屢發生的土地衝突,例如地目與現況不符、生態及農業威脅等,說明在台灣土地的稀缺與複雜性之下,更迫切需要土地整體規劃政策。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以台積電進駐高雄的個案出發,提出高環境標準的企業進駐,對減少污染等環境改善有所幫助。但她也說明,未來企業使用100%再生能源只是基本,該如何採用更多如屋頂光電等對社會、環境爭議最小、風險低的再生能源,是下一個重要的挑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以石化產業為例,說明「騰籠換鳥」如何作為邁向淨零的路徑。環境負荷有其極限,如果電子業是台灣目前產業發展的主力,那政府是否要思考石化業如何縮減規模、產業轉型,甚至安排退場機制?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明,2050年看似很遙遠,但對產業來講,其實2050就是明天,因為現在決定的製程都會一路影響到2050,因此未來10年的決策對達成淨零目標都非常重要。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指出,半導體產業的一枝獨秀的發展變成「一個人的武林」,這對於整體國家的安全、平衡是不適宜的,要有均衡產業結構,作法上應該是要比較自由化的方法,一個產業規模太大就要抑制。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表示,沒有循環經濟,哪有淨零排放?過去線性經濟在製造在過程中使用非常多能源,造成非常多的碳排。未來要思考如何透過循環經濟在製程上減少排放,提升資源效率,以生活端帶動生產端的循環變革。
淨零視野下的產業轉型座談 (吳昌儒/攝)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減碳已經是企業要面對的真實問題,過去價格是影響市場運作最重要的訊號,而未來排碳也會成為影響企業投資的關鍵訊號。台灣包括鋼鐵業、石化業等難減產業如何減碳,半導體產業如何做到更好的物質循環,都會是政府未來規劃佈局的重點。
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出席論壇並回應,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大事,總統在去年提出這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所以台灣必須要跟國際同步。在再生能源部分,民間社會模擬2050再生能源需達到80%-90%的佔比,但目前政府提出的目標是60%-70%,大幅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已經非常清楚,我們需要努力克服限制條件,這樣的願景才有可能達成。另外一大挑戰,是要保持電力的穩定性,儲能和電網的穩定是未來十年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推動再生能源會有更多挑戰,這是短時間內很明確要做的事情。
論壇主辦方呼籲政府各部會,跨出同溫層,保持與社會對話,強調「減少碳排」關鍵是製造部門加速結構調整,因為工業佔碳排放57%,其產業轉型是達到2050淨零的成敗關鍵;而「增加綠能」方面則呼籲土地規劃思維的重要性,能源、農業、土地三者管理機關應儘速協商,產出再生能源用地政策白皮書,並與全國及各縣市國土計畫接軌。法制與路徑應同步完備,加上公民參與並持續滾動修正,才能夠有效順利達到2050淨零排放。
論壇直播線上連結:https://youtu.be/yiobrI4kZ9I 檢附420論壇講者PPT: https://bit.ly/3L1DFxj
聯合主辦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