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美麗灣「借屍還魂」?縣府作法恐陷廠商於違法爭議

You are here

文/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
2022 年 11 月 07 日

You are here

公民守護杉原灣,十年了仍然持續關注中。(圖/反反反聯盟)

美麗灣渡假村案爭議再起,台東縣政府打算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下簡稱促參法)「文教設施」的形式,公開招標。遭反美麗灣運動大聲撻伐,批評此案是美麗灣借屍還魂。台東縣政府則以經過「TTPush縣民APP問卷調查、電話民意調查、居民縣民說明會後」決定開此標案活化使用,並強調「符合教育訓練,或是展演、活動才許可住宿,不能直接以旅館方式住宿。」

但在財政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上,就可以清楚發現,位在台東的伊塔原旅、高雄的哲園學產文教會館、台北的台大尊賢館、甚至一樣位在東海岸的洄瀾國際文教會館,都是以《促參法施行細則》第11條文教設施進行簽約,但上述每一個空間,實際都「行旅館之實」,在租房網站上都可以訂房;所以美麗灣借屍還魂的批評其來有自。

然而,在這棟建築物判決違法定讞後,歷經許多縣府、民間各自主辦的討論歷程,很可惜在這個標案中再次被漠視。

「拆」與「不拆」的矛盾和對話

2020年9月,美麗灣仲裁出爐,台東縣政府要給美麗灣公司6.29億以取得這棟建築物的產權。縣政府說仲裁沒有輸,這只是「買回」,而環保團體則表示其實這就是賠償一家違法廠商的遮羞費。無論如何詮釋,台東縣政府已經賣地籌錢,並且在台東縣議會「一致通過」,議會同時還附帶決議,未來不准追加「拆除」美麗灣建築物的預算。

2020年12月4日,長期參與守護東海岸運動的「反反反行動聯盟」,闊別七年再次在杉原沙灘上舉辦活動,邀請關注美麗灣案的所有人,無論支持或反對,一起參與「全民藝起拆」公共論壇,還貼心準備共食活動,因為「一起吃飯,吃飽後大家心平氣和比較能談」,確實也有少數支持建物保留的聲音。在台東縣長的允許下,觀光處長也受邀到現場與民眾對話,應當充分感受到群眾的心聲。

2020年12月2至3日部落居民重返杉原灣,透過藝術行動、公民論壇等方式,一起思考、討論杉原灣的未來和「美麗灣飯店建築物」的解決之道。(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在活動的同時,台東縣議會前則有杉原當地的議員、鄉長結合部落頭目,召開「聽聽莿桐部落真正的聲音」記者會,甚至有以掃除環保蟑螂為劇碼的行動,一群人高喊台東的未來台東人決定,支持縣府拒絕拆除違建,彷彿八年前那場環評會議場外的兩造集會再次上演。

爭議超過十年的美麗灣,對於許多台東人來說,早已心有定見。

多數支持者看待仲裁後的結果,總會說「已經蓋好了,就給他用一用」。談到縣府要賠償時,則怪罪環保團體為何要打訴訟,讓台東人賠這麼多錢,心中沒談的潛台詞是,就是環保阻礙了台東發展,讓家裡的年輕人不願意回家。

但反對者意見則較多元,有人擔心拆除過程會造成二次破壞,所以希望拆除部分後妥善運用;有人認為不正義、不符合法治的違建本來就要拆除;有擔心任何利用都會對海洋造成破壞而必須拆除;有主張社會和解先從對話開始,尊重部落優先;有認為可以當環境教育中心;有認為這是不義遺址,繽紛的想像讓這違建出現了多種可能。

看似落幕的美麗灣爭議,這場拆與不拆之爭的第二回合,現正熱映中。

圖為2019年06月21日公民論壇-美麗灣開發案的未來(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沒有究責,哪來和解。

台東縣府對外總是說要迎向未來不要糾結於過去,但沒有究責哪來和解呢?曾是台東縣政府內承辦美麗灣案的公務員高筱慧接受訪問時,她回憶起當年這個BOT案曾經是台東的驕傲,政府與民間協力開發的典範,卻在過程中像一台失速的列車,不斷提出新的擴充卻無視法律要求的審查。她多次提醒甚至在會議紀錄中留下白紙黑字,認為應該停下這起開發案,卻沒有長官願意採納,任憑美麗灣繼續建設下去。有權者縱使被提醒仍然不願意喊停,她被調離職位,而美麗灣案最終慘賠收場,台東縣府賠了納稅人的錢,也賠了名聲。

民間在這十年來也多次要求,甚至向監察院提出檢舉,希望調查整個美麗灣案中,公務人員的具體失職。畢竟賠償終究是用納稅人的資產,沒有道理公務人員一意孤行的犯錯,甚至前縣長黃健庭仍不斷大放厥詞認為自己沒有錯,但全民卻要跟著一起認賠殺出。在轉型正義的概念中,先有真相才有道歉,和解與共生才可能發生。不明究理的鞠躬道歉毫無誠意,先找出犯錯原因才是在拆與不拆爭論之前更應該處理的。

這片沙灘不會說話,興建過程中被泥沙掩沒的珊瑚礁也不會說話,美麗灣案過去如何一步步蓋成這棟違法的沙灘巨獸,雖然瞭解並非現任縣府團隊的完全責任,但若只呼籲民眾向前看,而忽略自己有追究過往責任的台東縣府,不免讓人懷疑這是避重就輕,不願反省錯誤,甚至可能重蹈覆轍。

圖為2020年12月「反反反行動聯盟」 透過藝術行動裝置,一起思考如何處理美麗灣違建,不要告別東海岸。(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留下美麗灣就能發展台東觀光嗎?

在究責的同時,當地的聲音也相當重要。在這波討論中,可以看見支持美麗灣的台東縣民更有系統地表達立場跟主張,除了主張台東自決外,更多是認為不要再被阻礙發展。

放在台灣地方發展的脈絡,這些主張其實毫不陌生,花蓮的蘇花高速公路、彰化的國光石化,無論是交通建設、觀光飯店到工業區進駐,這些看似可以帶來經濟發展的投資只要被阻攔,幾乎都有類似的主張,尤其在非都會區更是顯著,是城鄉落差產生的剝奪感,是長期被忽視後看見的希望又再次滅空。雖然有苗栗這種兩條高速公路經過但仍發展緩慢的例子,雖然有雲林麥寮幾乎沒有好空氣的例子,雖然有知本溫泉區早年飯店進駐發展觀光而台東人仍享受不到好處的例子,但包著毒藥的經濟糖果仍然可口誘人。

2020年的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節目中,邀請不同立場的民眾同場討論,支持美麗灣的台東鄉親說著十多年來同樣的訴求,無論是漁會代表、當地觀光事業經營者、宮廟主委,都說著環保阻礙發展,讓台東無法有觀光飯店、年輕人無法返鄉照顧家人,甚至略帶嘲諷地說「動保、環保、人民吃不飽」三保害慘台灣,而觀光處長也提了過去台東海岸線上的國小學生,在願望清單上寫著,期待可以有飯店讓爸媽回家工作的願望。


圖為美麗灣部落族人要求還我傳統領域,部落要有諮商同意權。(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然而,這十年來停滯的論述中,幾個事實並沒有改變。

一、台東縣境內仍有大量的觀光就業機會,沒人任職

在2012年的環評現場中,反美麗灣陣營就曾拿出大型徵才網站上的職缺,當時台東即有破百個觀光飯店的工作機會,這十年來台東縣的觀光人數持續上升,飯店、民宿也繼續增加中,工作機會也持續缺工中。

二、東海岸的觀光飯店取得合法資格後,遲遲未興建

在美麗灣案沸沸揚揚的同時,東海岸大概有近十間大型觀光飯店蠢蠢欲動,其中成功美山部落的旭塔飯店及三仙台旁的滿地富遊樂區,兩者皆為通過環評,隨時可興建的狀態。意即沒有任何人可阻撓的機會。然而這兩家公司遲遲未投資,前者的土地已經在兜售,並向環保署註銷其環評通過的資格;後者則土地正在被法拍中,已然退出市場。

沒有人會做不賺錢的投資,近年來觀光客持續上升的台東,觀光產業的投資如民宿、咖啡店或是SUP、潛水等遊憩設施確實增加不少,但飯店、遊樂區卻少見。民間企業都不敢投錢進場,顯見「飯店」、「遊樂區」的投資前景並不好,若縣府將來要進場使用,也得面臨真實市場的考驗。

 「後疫情」時代觀光旅遊市場,人人覬覦。傳統的海岸飯店可能有市場,但違法的建築本身就充滿疑慮,縱使是做為「文教設施」使用,仍無法改變蓋在沙灘上,眾人觀感不佳的事實。期待明智的廠商不要任意投標,成為下一個美麗灣公司;更希望台東縣政府能再次審慎考量具體問題,不要以一句「交付民意決定」就忽略最基礎的法律問題。

20221107-06.jpg
圖為2020年12月「反反反行動聯盟」透過藝術行動裝置,呼籲守護杉原灣海洋生態環境。(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本文為2022/11/07 聯合鳴人堂投書:蔡中岳/台東美麗灣「借屍還魂」?縣府作法恐陷廠商於違法爭議

分類: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