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柴山有多少外來種植物?這一趟的柴山行,要帶志工們認識柴山的歷史和生態環境,一起想想外來種植物對柴山的影響。
您在這裡
台灣使用核能發電超過半個世紀,對於核電,很多人看到的是便利、
巨量的海洋垃圾,反映了漁業行為和生活型態。
《鄒族的植物世界》是兩位作者自童年的荒野經驗與山林的互動間,
2023年的氣候穿搭學,學不到消費時尚卻能掌握潮流。環境在變,你也得跟上,兩小時內搞懂什麼是淨零,搞清楚花蓮人跟淨零的關係,互相討論與學習,讓花蓮成為永續與淨零的城市!
因為有各位志工們的支持及陪伴,地球公民今年仍舊在挑戰中穩定的前進。
所以在今年的最後,希望能邀請大家吃頓飯,一起回顧今年的點滴、並且祝福嶄新的來年。
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承諾2050淨零排放,而歐洲做為較為積極承諾減碳的區域,則面臨了俄國侵烏戰爭的重大衝擊。在這個大情境下,歐洲正面臨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市民又是如何回應及參與?啟動了什麼樣的永續消...
關於旅遊,這裡有一個Good Idea!地球公民邀請了旅遊界的專家們來分享自己的經驗,教我們如何安排一場更有品質,同時也兼顧環境的旅程,我們稱之為──「永續旅行」。
公共電視拍攝〈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系列中,
水力發電有儲能、電力調度等優勢,但大壩型態的電廠,卻因有阻斷河流、破壞生態甚至是壓迫周遭社群的問題,這樣的綠電是我們想要的嗎?台灣西部山區已少有適合發電的原始溪流,但在花蓮卓溪鄉的深山裡,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