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信仰讓環評背黑鍋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文 / 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社會長久以來有一種信仰,認為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先決條件,不需也不要問為什麼。所以,為了經濟成長的目的,任何阻礙此一進步的人、事、物都要被掃除。
發展的信仰有兩支令旗,一是市場決定,一是科技決定。強調市場效率與科技至上,放任財團無限制的追求利潤,並認為科技能解決一切問題。此外,發展的信仰也控制著一雙門神,一是代議政治,讓政客掌握權力,不斷為發展制訂友善的遊戲規則,另一是科層官僚,善用專業的訓練,為發展做最精準的服務。
環評是圖章不是環保牆
日前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召集部會討論環評制度,意圖讓開發與否改由事業主管機關決策,這其實就是將環評廢除,因為所有開發案的事業主管機關本來就是決策者,而且早已決定「要開發」,才會送環評審議。此外,國科會主委的妙喻其實是胡扯,中科四期根本是強要、硬上二林基地,再藉此搶婚、逼婚,而法官的判決只是撤銷這張野蠻的結婚證書。而值得檢驗的是,環保署的態度是槓上其他官員還是直接獻身,建議環保署應登報並以數據說明歷年環評審查與認定不應開發案件數,以及環評通過審查之比率,證明從來沒有「環保牆」。
地狹人稠的台灣社會,在發展的信仰下,長期作為全球產業分工的生產基地,故天空、山河、海洋、國土與人民,都只是發展的「工具」,可以天經地義的葬送。而無止盡的發展蠶食鯨吞賴以維生的命土根基,猶如吞尾之蛇,不要明天也沒有明天,這是悲劇的開始。
筆者認為,經濟發展下的台灣環境早已失衡,而行政院的討論只是證明政治力量的確是發展幽靈的守門者。此外,阻止開發腳步的從來不是環評制度,而是逐漸累積的公民社會力量。因此,環評制度不應回歸事業主管機關,而應建立獨立的審查機制,遠離政府的制約與牽絆,並且透過民主的程序接納人民的聲音以及多元的價值論辯。這才是真正的永續社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