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社區要低碳,不需消除所有用電需求,而是能透過屋頂光電為建物創能,台灣從建築內部設備能效提升、到設置屋頂光電,一步步邁向淨零建築,並打造低碳家園,朝著2050淨零轉型的方向前進。
抗暖減碳

議題內容總覽
2024.01.19
2023年5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雖放寬小水力發電 的設置區位,但立法院也同時通過附帶決議,要求能源署透過管理辦法 引導業者去到對的地方。但是,近期能源署召集的諮詢會議中,業者代表卻認為設置的管理辦法,將箝制河川小水力的發展,在產業發展初期應該減少管制。
2023.12.22
跟著我們一起循著濕地的路徑,觀察侯鳥的棲地和生態資源,同時帶大家了解溼地因為台灣能源轉型發展,所面對的挑戰和困境。
2023.12.12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蒐集整理三位總統候選人提出的氣候與能源政見,架設「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仔細檢視其政見內容,提出專業評論與訴求,對於尚未提出相關政見的總統候選人,也呼籲盡快提出具體政策。
2023.11.13
以目前臺灣推動公民電廠的實際經驗,所設置的屋頂案場也多落於10kW以下。因此,目前的躉購需要增加10kW以下之級距、每度電躉購費率訂為至6元以上,才能讓光電普及於小屋頂、增加小屋頂裝設誘因,同時提升社區公民電廠發展的空間,成為公民電廠推動的後盾,以減少對地面光電的需求。
2023.10.17
近期有媒體於報導中刊登「國際氣候發展智庫,是多個關心氣候能源的公民團體,所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這是錯誤資訊,國際氣候發展智庫並非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一員,兩者為各自獨立之單位。
2023.10.11
今年政府通過修法:「新、增、改建的建物屋頂,將強制裝設太陽能板」。但是,屋頂光電怎麼蓋、什麼地方能蓋,蓋完要注意什麼呢?多大的屋頂坪數裝設CP值最好?
2023.10.11
2023淨零轉型民意調查指出,8成以上的台灣人,支持「台灣應該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否則後代子孫將面臨嚴重氣候災害」。2024年,不管誰當總統,都需要面對台灣的淨零轉型挑戰,期待新總統打開眼睛,正面直視台灣的未來,從當選的那一天,就盡其所能的有所作為。
2023.09.05
講者除了勾勒永續時尚的美好畫面,也不斷提醒我們要回到消費者在意的價格、自己個人的需求,明日的衣櫃中將存放什麼服飾,最重要的是回歸自己的需求,根據自己生活情境挑選服飾的款式,更長期地支持永續時尚。
2023.08.11
循環經濟為什麼是必經的路程?「沒有從源頭開始設計的系統,最後還是有廢棄物的產生」田欣怡這麼說。從頭思考可循環利用、再生的方法,打造全新的商業運行模式,從價值損失到掌握循環新契機,啟動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