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至少還要等15年才能發電,根本緩不濟急,甚至是把資源浪費在有核安疑慮、恐無法重啟的核四廠上。若要減少空污,應該把資源放在更有效的空污改善作為。呼籲社會大眾別被誤導,12月18日要對核四公投投下不同意票!
空氣污染

議題內容總覽
2021.11.29
距離公投不到一個月,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簡稱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公投案,是關心環境保護與能源轉型的公民,最為糾結的課題。
上週(11月16日),《報導者》寫出了環保團體之間的分岐,讓社會看到這個題目判斷上的艱難。地球公民基金會身為同時關注國土保育與能源轉型的組織,正是尚未表態的組織之一。公民投票只有同意、不同意、廢票或不投票的選擇,地球公民自許為環境專業組織,有責任向公眾說明我們的判斷為何。
2021.11.24
高雄市工業污染嚴重,其中,鋼鐵業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在固定污染源中佔比很高,是極大的空污來源,今日(11/24)上午高雄市環保局在臨海工業區服務中心召開「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第三次公聽研商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美濃愛鄉協進會、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大社環境守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台灣反空污聯盟及多位高雄市民到場參加,發言要求高雄市環保局應該拿出決心加嚴管制高雄市鋼鐵業的污染,終結寬鬆標準!
2021.11.01
新國病大調查,關鍵30年,台灣發生什麼事讓肺癌成頭號奪命腫瘤。台灣整體吸菸率下降,罹患肺癌的人卻不減反增,尤其是與吸菸關係相對小的肺腺癌令人憂心。
2021.09.24
高雄大社與仁武的石化廠林立,鄰近區域居民健康風險極高,地球公民基金會持續要求(仁大工業區為經濟部工業局所屬的工業區)改善污染、降低附近數十萬高雄居民(含仁武、大社、楠梓、左營)的健康風險。
2021.08.17
環保署總算正面回應民間團體之意見提出《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修正草案。地球公民基金會及許多中南部民眾均高度期待此辦法修正後,能確實為中南部民眾長達半年以上的空污問題把關。
2021.07.12
關心空氣品質的你,一定注意過,空氣污染指標上呈現橘燈或紅燈,不一定是細懸浮微粒(PM2.5)的問題,有時候是因為空氣中的「臭氧濃度」過高。
2021.06.15
你知道Covid-19這樣的病毒與空污研討會常談的氣膠(Aerosol)有關嗎? 到底氣膠傳播是什麼呢?和飛沫傳染又什麼差別?市面的口罩這麼多,你如何選擇呢?口罩要戴兩層更有效嗎?
2021.05.21
位在高雄永安區的興達電廠,是南台灣裝置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總裝置容量達4320 MW,排放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為南台灣極大的空氣污染源。
2021.05.10
在石化工廠林立的高雄,一根根樹立的煙囪儼然成為了高雄的特徵。在這片「煙囪下的天空」生活的人們,飽受空污與公共安全的威脅。獨立媒體《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創作了《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一書,以報導者的觀點,為我們敘述在這片天空下經歷的生活及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