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攜手改善環境──地球公民協會與台塑工會現勘後勁溪

2009 年 04 月 24 日

You are here

紅綠攜手改善環境──地球公民協會與台塑工會現勘後勁溪

 

2008.4.23  文⊙蔡卉荀

  後勁溪旁南亞廠的廢棄放流口

 

 

    位於高雄縣市交界的後勁溪,肩負著灌溉高雄地區一千六百多公頃農田的任務,然而這條溪流的上游經過仁大工業區、台塑仁武廠、中油煉油廠、西青埔垃圾場及楠梓加工區,到了下游,農民再透過仕隆圳、援中港圳等圳道取水灌溉。農民一再反應溪水污濁骯髒,不適於灌溉;海科大林啟燦教授則在後勁溪沿線長期採樣監測,發現台塑放流的廢水中含有超高濃度的氯仿、二氯乙烷等揮發性有機溶劑。

    2001年及2006年,林老師及高雄市教師會生態中心李根政主任(現為本會執行長)曾分別向台塑公司反應及召開記者會公布檢測結果,均立即獲得有效改善。然而2007年又再次檢測到暴增的污染量,且是往年的五倍以上。為什麼污染量會暴增?為什麼明明可以控制排放,卻又在數月之後故態復萌?除了透過法規規範,有沒有可能要求企業主自覺,來保障我們的農田安全呢?

    地球公民協會正在摸索環保運動的另一種可能──工會和環保團體攜手改善環境。

    由於我們認知到,在工廠上班的受雇者往往是影響環保公安問題的操作者及可能的第一線受害者,加上本會執行長曾數次受邀前往台塑工會向會員演講,雙方互動良好,乃向台朔重工工會提議,在後勁溪議題上嘗試找出彼此的共識及合作基礎,期望透過協助工會伙伴瞭解其雇主所造成污染的嚴重事實,來尋求企業內部自發性的改善動力。此一提議獲得工會幹部的支持。

 

紅綠攜手改善環境──地球公民協會與台塑工會現勘後勁溪

 

2008.4.23  文⊙蔡卉荀

  後勁溪旁南亞廠的廢棄放流口

 

 

    位於高雄縣市交界的後勁溪,肩負著灌溉高雄地區一千六百多公頃農田的任務,然而這條溪流的上游經過仁大工業區、台塑仁武廠、中油煉油廠、西青埔垃圾場及楠梓加工區,到了下游,農民再透過仕隆圳、援中港圳等圳道取水灌溉。農民一再反應溪水污濁骯髒,不適於灌溉;海科大林啟燦教授則在後勁溪沿線長期採樣監測,發現台塑放流的廢水中含有超高濃度的氯仿、二氯乙烷等揮發性有機溶劑。

    2001年及2006年,林老師及高雄市教師會生態中心李根政主任(現為本會執行長)曾分別向台塑公司反應及召開記者會公布檢測結果,均立即獲得有效改善。然而2007年又再次檢測到暴增的污染量,且是往年的五倍以上。為什麼污染量會暴增?為什麼明明可以控制排放,卻又在數月之後故態復萌?除了透過法規規範,有沒有可能要求企業主自覺,來保障我們的農田安全呢?

    地球公民協會正在摸索環保運動的另一種可能──工會和環保團體攜手改善環境。

    由於我們認知到,在工廠上班的受雇者往往是影響環保公安問題的操作者及可能的第一線受害者,加上本會執行長曾數次受邀前往台塑工會向會員演講,雙方互動良好,乃向台朔重工工會提議,在後勁溪議題上嘗試找出彼此的共識及合作基礎,期望透過協助工會伙伴瞭解其雇主所造成污染的嚴重事實,來尋求企業內部自發性的改善動力。此一提議獲得工會幹部的支持。

    2009年4月21日,我們開啟了第一次合作──本會李根政執行長、薛淑文秘書、台塑產業工會幹部、台朔重工工會幹部及筆者共20餘人,現勘流經台塑仁武廠的左營圳、後勁溪兩側台塑及南亞的放流口、援中港圳取水口及頂鹽田支線,最後到海科大聽林老師簡報追蹤檢測結果。

 

 台塑產業工會及台朔重工工會伙伴探勘自台塑圍牆穿出的左營圳

 

      下午2點,我們從仁武橋走入農田,田裡的水稻正結著翠綠的稻穗,水稻田中有一小窪菱角田,田埂上則四散著被農民抓起曝曬的福壽螺屍體。大夥兒站在從台塑仁武廠圍牆下流出來的左營圳旁,聽根政老師報告這條圳灌溉了整個左營區的菱角田。當老師說不敢吃這條圳道灌溉出來的菱角時,大夥兒立刻七嘴八舌表示這條圳道不可能被污染,因為廠內地下污水沒有排入這條圳道,而地面水也低於圳道不會流入。  

     回到後勁溪岸邊,淑文報告林老師十年前曾在台塑橋(連通台塑與南亞廠的便橋,為員工私下的稱呼)下附近發現一個雨水放流口,天晴時居然還是有水排放出來,且經檢測發現氯仿濃度超高。工會成員之一的陳先生立刻打電話回廠內確認放流口位置及放流水性質,回報這是一個合法的雨水河放口,現在只有下雨時才會將多餘的雨水排放出來,且每次排放都必須經過檢測以符合環保署的標準(註1)。至於後勁溪北側從南亞廠區出來的白色放流口,則已經不再使用。

工會幹部陳先生向大家報告雨水河放口現況

 

 

     下午2點45分,一行人來到援中港圳取水口,高雄市農田水利會楠梓站蔡站長已在現場等我們。蔡站長跟大夥兒說明援中港圳及仕隆圳分別灌溉了四百多及一千多公頃的農田,農產種類包含稻米、香蕉及瓜果。為了處理灌溉水污染的問題,水利會用抽水機引進曹公圳的水,加上農田裡31口地下水井來稀釋灌溉水中的污染物濃度。但就如工會裡一位李姓幹部所述:「這只是治標的方法」,污染物還是存在的,而且「遇到曹公圳乾涸時,就沒有水了」。

     蔡站長帶我們到高雄大學旁的頂鹽田支圳,有兩位農民已經等在路旁。黃姓農民表示農田圳溝裡的水自他孩提時代就已經嚴重污染,是「撩到哪兒就黑到哪兒」。工會幹部則表示污染應該是發生在民國七十幾年,近年來設備技術都已經改變,也非常注重環境安全衛生,應該不至於還有污染的問題,且二氯乙烷等有機化合物具有揮發性,應該不至於會留存在農作物裡面。蔡姓農民接著表示這裡出產的稻米都是運到中部碾米廠後再鋪貨到全台,因此說不定我們每個人都有吃到。聽聞此言,原本分歧的聲音都安靜下來,現場有一股無奈又沈重的氣氛。

 

黃姓農民向大家表達對農田遭受污染的擔憂

 

     最後一站是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陰錯陽差下,只剩六位工會伙伴來到海科大。林啟燦老師簡報了自2001年以來的檢測結果,及與台塑互動過程中污染物增減的情形。科學數據讓大夥兒發覺事態嚴重,亦同意台塑至今確實仍有污染之實,咸認為應該從修訂放流水標準、及要求企業自律兩方面共同來解決。

     一位工會伙伴表示,污染濃度飆高那一年(2007年),正好更換負責環安的駐廠經理,原任林經理調到台北擔任塑膠事業部經理,而現任楊經理已經在塑膠廠區十多年,對於污染問題與製程關係應該很有概念。另一位工會伙伴接著表示氯仿的最大來源是塑膠事業部底下的鹼廠,鹼廠產出氯氣與氫氧化鈉後,再進入另一廠區製造二氯乙烷及二氯乙烯。欲從製程或排放端改善污染問題,最好直接向林經理反應,由林經理對廠長要求,可得到最立即的改善;此外也可將這些數據拿給楊經理看,應該也能獲得善意回應。

     但,為什麼總要等民間發現、反應之後,企業才會控制污染呢?而民間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經費、時間與人力,長期守在企業門口監測呢?污染管控實是企業主應盡最基本的義務,污染監測則是環保局應負的責任!至於針對各產業修訂合乎時宜的放流水標準,更是環保署必須快馬加鞭的任務。

     一位工會伙伴說:「我也是農家子弟,看到水這麼髒,我很難過」。另一位工會幹部在聽完簡報後,談起製程中曾有某些有毒氣體外洩,工人一聞到立刻導致鼻穿孔,令我們不禁替台灣工人深處險惡工作環境捏一把冷汗。任何人都不願意看見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脅,工人如此,農民如此,廣大的消費大眾何嘗不是如此?企業主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實應負起社會責任,做好生產前中後的污染防制;政府單位也應勇於承擔和作為,嚴格督導、稽查與懲處,以保障國民及國家環境的健康安全。

 

註 :

 1.現今放流水標準並未納入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因此即使符合法規標準,其水質安全亦令人質疑。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