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尋找出口 積極・樂觀・楊博名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他長期致力於提升社會人文素養,
他出錢出力支持台灣環保運動,
楊博名,一個熱情、積極、強悍的名字。
在經歷人生最大的考驗時,
他如何尋找生命的出口?
我想為一個不可逆的生命尋找一個積極而正向的人生。
我今年58歲,這是我經歷將近四年的抗癌歲月,一直不曾改變的信念。
我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到大不愁吃穿,在鹽埕區度過一個快樂而且有趣的童年。我一直不是一個活在框架中的人,大學念的是政治,在大學期間,我就已經在探索自己想學的、需要的,而非在固定的教育模式中學習。一直到出社會之後皆是如此,這也聯結到我在往後的生命中,從事文化事業,支持環境運動。
人生的轉戾點
我的人生平安而順遂。知道自己罹癌,是在母親告別式之後一個禮拜。
我的母親臥病18年,在後期,有半年時間是在醫院的加護病房度過。就在陪完母親走過生命最後一程後,我開始發覺自己的身體不大對勁,吞嚥有困難,經過切片發現是鼻咽癌。先是喪親的至痛,再是面對自己生死的難關,短短時間內,令我難以承受,我哭了兩天。但人總是會在無助的時候,自己去找出一個生命的出口。我積極的面對治療,除了鼻咽癌之外,還併發了皮肌炎,皮膚的不適,肌肉的疼痛與無力,讓我行為能力大幅減弱,過程真的非常痛苦難受。
就在治療過後、積極復原之際,4個月後,在一個例行檢查中,又發現我的肺部有一個黑點,黑點的位置無法切片,必須經由開刀。人生的課題又來了!我又得再提筆寫一次。當時,我問自己:「我希望我的兒子怎麼記得我?」我想了想,想起來這十多年在生命風景中占很重要位置的柴山,我想要讓兒子知道,爸爸是勇敢的。在開刀的前一晚,我帶著兒子和家人去爬柴山。在山上,欣賞落日美景,我們促膝長談,在月亮緩緩升起時。那一夜的月色,是我見過最美的,也是最難忘的月色。
開刀後切片結果知道是良性腫瘤後,像坐雲霄飛車的起落,心情的折騰很難形容,可是我總是很積極的面對我的病情,勇敢的面對它。近兩年,到醫院追蹤掃瞄時,又發現脊椎有黑點,在確知必須接受治療時,我總是理性的面對,審慎與醫師討論醫療對策,當然,在治療期間,我也改變了許多自己的生活習慣,幫助自己的身體對抗病魔的侵襲。
面對死亡的恐懼,只有自己最清楚,有許多的感受和體會也是病前未曾有過的,人在無助恐懼時總是會尋求一種力量,有些時候,我除了能夠感受冥冥之中那股神祕的力量之外,親人與朋友愛的力量,才是我最大的支撐來源!
正面而美好的力量
第一次生病時,陳玉峯老師寄來一顆玉山頂峰的石頭,他告訴我這顆石頭是他跟上天祈願得來的,一顆飽含臺灣山林靈氣以及陳老師祝福能量的石頭,對我而言深具意義。最近這一次生病,好朋友蘇董剛好也登玉山,登頂那天,平時清晨不開機的我,不知為什麼就打開了手機,恰好就接到了蘇董他們來自玉山頂峰的祝福。還有好多親人、朋友,熟識與不熟識的人,在知道我罹病之後,總是用不同的方法關心我,為我祈福,為我打氣,這麼多正面而美好的力量,讓我覺得溫暖而感動,面對病痛的歷程,一點也不孤單。
我常常把陳老師在玉山登頂後寫給我的信、送給我的石頭拿出來看看,還有蘇董、愛智的同事以及其他朋友給我的祝福的信,也都相當珍視,常常拿出來閱讀,那是一個又一個正面的力量。我的生命中,最珍貴的,就是有那麼多朋友祝福的力量。
「了生死」的真實意義
我從不諱言自己是一個很怕死的人,但也不隱瞞我一直想要努力活下去的決心,生命這麼美好,我應該更努力。一次次面對病魔的打擊,心理的壓力不是說釋放就能釋放,可是我總會不斷的找尋方法,嘗試能讓自己放鬆的元素,如,最近經常到台東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調養,遠離塵囂,或是心血來潮,在家裡裝個KTV,引吭高歌一下,儘量釋放壓力,讓自己有更好的能量抵抗癌細胞。
有人問我生病前、生病後有沒有什麼體悟?我很認真的想了想,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太大的改變。佛家常說:「了生死」,面對過生死交關,對待生命必得有更多的體悟,或許,駑鈍如我,對自己而言,「了生死」了的不是我自己生死的豁達,而是面對社會諸多更為弱勢無依的生命,如何扶助與對待;如何轉化自己有限的能力,做更多的社會關懷。我更加深刻的認定,人真的要有利他的行為!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只是生病後,我覺得,我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這才是我病後最大的功課與心願。
【分享與回應】(節錄)
蘇振輝理事長:人面對事情的態度決定了一切,像楊總,生了病還能坐在這裡,有說有笑地跟大家分享,而且那麼自然,我認為真的很不簡單,值得學習。
陳玉峯老師:多數人在面對死的時候,想的都是我還有什麼沒做,而不是我做了什麼。生死只有態度的問題,人要在生死中去面對生死,去找意義。
李根政執行長:楊大哥透過他日常的作為,以及今天的分享,把正面的力量帶給社會,就如環境運動要做的一樣。
王春智先生:楊大哥喜歡別人叫他老師,對我來說,認識楊老師這麼多年,覺得他既親近,內在又非常豐富,就像柴山之於高雄一樣。
李如珍女士:面對死亡,信念很重要,楊大哥今天談的是自己面對死亡的心情,一年半來,我面對我的孩子的生死,我認為正念會帶來很好的力量,就像我認為我的小孩能活下來,那是很重要的信念。
(編按:本文整理自地球公民協會於2010年8月7日舉辦之地球公民論壇「楊博名.陳玉峰.蘇振輝的生命對話」,並由仍在抗癌中的楊博名副理事長校閱修潤,僅此寄予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