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格診斷書----觀影兼原著讀後感>

黃裕峰/地球公民協會會員、義工
2009 年 07 月 01 日

You are here

在觀賞這一部紀錄片『The Corporation』之前,我正巧在高雄電影節活動中觀看了兩部與全球化議題有關的影片,『全球化大出賣』與『不公平咖啡』,手邊同時讀著『世界的另一種可能』,加上這一年來陸續讀了『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氣候經濟學』、『經濟殺手的告白』、『綠色全球宣言』、『綠色資本主義』…等等,探討資本主義經濟與地球環保相關性的書籍。所以當我看完『The Corporation』後,宛如為這一系列的閱讀做了統整總結,對於新資本主義中的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究竟是透過何種方式滲透、改變了我們的一切,包含有形的地球環境和無形的價值思維,有了更多元的認識。

本片是由導演Joel Bakan的同名書籍『The Corporation』所改編,運用了各種不同的影像媒材,穿插企業家、商業間諜、期貨交易員、資深記者、非營利組織者、經濟學家、紀錄片導演(筆者非常欣賞的麥可摩爾)的訪談片段,影片節奏快速且幽默諷刺的剪接手法經常引人發噱,但探討的主題兼具歷史深度和國際廣度,層層剖析企業的本質與轉變。

在十六世紀晚期,企業形成之前,只是幾個相識的投資者以合夥型態一起進行的商業活動,但工業革命後,工廠的生產效益提升,規模也日益擴大,為了吸納更多資金,才改以發行股票的方式,讓社會大眾的資金流入經營體系中,經營結構也不得不隨之改變。正是因為這樣的轉變,導致企業公司開始質變。

企業一開始並沒有法源依據,自然也缺乏法律規範,呈現自由又混亂的景況,直到南北戰爭後,才乘著解放黑奴的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之風,取得了『法人』的地位,從此企業才逐漸納入了法律規範之中。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的起點,『法人』擁有了與『自然人』幾乎一致的平等地位,享有法律的保護與權益,但『法人』終究不是人,是以謀利為生存前提的型態,並不具有道德意識,因此當企業的謀利目標與社會公義相衝突時,企業往往缺乏自省能力,不會為顧後者而損及前者。即使在社會壓力下,企業負起所謂的社會責任而有所改變時,絕大多數還是以不傷害企業營利為原則,更多是打算贏得正面的企業形象、期望藉此贏得認同,進而更增進企業獲利。

幾個例子,譬如,國際知名的輝瑞藥廠,樂於捐贈大批砂眼藥給貧窮的非洲地區,一來藥品的慈善捐贈可以抵稅款,二來能贏得第一世界醫師們的認同而更願意購買輝瑞的昂貴藥品。此舉看似能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但開發中國家最嚴重的瘧疾與結核病,輝瑞卻不肯研發並製造能治癒這些致命疾病的藥物,原因在於研發的成本必然超過可回收的利益,因為那些開發中國家通常窮得買不起藥。

又如,被譽為『綠色石油大亨』並史無前例簽署京都議定書的英國石油公司(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商)領導人,布朗尼爵士,在北極坡地海岸平原下蘊藏的原油和北美馴鹿兩者之間,仍然選擇前者,因為開採北極冰原下的原油將可能導致北美馴鹿的棲地消失,進而摧毀了在此地生活長達兩萬年之久的十七個吉威欽原住民村落。

難道企業就真的沒有辦法,在為股東利益與社會道德責任之中取得一個平衡嗎?全球知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曾提出,『公司主管只有一項『社會責任』:為股東賺最多錢。這是一種道德上的必要。如果公司主管將社會與環保的目標置於利潤之上,一心想符合道德標準,事實上反而是不道德的。』(企業的性格與命運,p.48)。從<The Corporation>來看當代企業的問題還不止於此。

還有近十年來,許多國營事業在各種理由(大多是提高營利能力或服務效率)之下,一一轉為公辦民營或全面民營化的過程,也是暗藏不少未來隱憂。這個問題過去在國際間(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已經引發不少嚴重衝突。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WTO等組織要負起大部分責任,他們在與開發中國家簽署借貸合約時,附帶要求這些國家解除部分原屬於公共事業的管制,開放讓第一世界的大型企業進入投資,美其名是協助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背後的陰謀卻是讓與第一世界交往甚密的跨國企業深入他們掌控的黑手,箝制第三世界。在『經濟殺手的告白』一書中,本身曾為美國擔任近二十年經濟殺手的作者,對這一類陰謀有十足詳盡的告白,真實描述近半世紀以來,第一世界國家(特別是美國)如何假借援助之名,脅迫不知情的第三世界接受他們的經濟、政治控制。

在紀錄片『全球化大出賣』和『The Corporation』中也都同時提到了幾年前玻利維亞的『水權戰爭』。玻國受到世界銀行的壓力,必須將自來水事業民營化,於是和一家國際水公司簽約,經營中部乾旱的可恰邦巴地區的供水系統。簽約之後,國際水公司以維修老舊管路為由,把水價提高三倍,並立法禁止人民由附近的水塘或河道取水,甚至最誇張的是,連雨水都包括在內。

生存所需的水資源竟被財團壟斷,再無知人民也知道要團結起來反抗了,政府無能,十幾萬人只好集結上街頭抗爭,要求水公司撤離,最後雖然獲得成功,但警民流血衝突中,多位熱血青年死傷,加上社會成本,這場水權之爭的代價極高。

這次水權之爭讓<The Corporation>的作者有了一段動人省思,引述如下。

『我們必須挑戰公司的統治,才能重振遭到破壞的價值與規範:民主、社會正義、平等、同情心……,我們也相信有些東西太容易受到傷害,也太珍貴太重要,不容淪為利潤追逐下的祭品。』

私有企業與公共事業之間的分際在哪裡,或許有所爭論,但這一類爭論的存在對社會正義來說是件好事,可以避免私有企業過度擴張壟斷攸關公共民生安全的範疇。

例如,企業辦學是另一個問題,如何擔保企業不會在辦學經營的過程中,或明或暗地將該企業價值觀(不一定符合社會公義的價值觀)強加於學子身上?當麥當勞將商品兌換券分送給小學老師做為學生的獎勵品,公然進入校園,叫人不敢想像若由麥當勞辦學,學生們的未來會如何「麥當勞化」?

20160906-025.jpg

(王敏玲攝)

企業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跨國企業橫行無阻而日益嚴重,一時之間要解決這些關於企業本質問題是痴人說夢,作者巴肯也認為,這個棘手的問題,最終還是必須以民主方式由『人民』來決定。不過,他願意提出四個改革方向供各界參考:『改善管制體制』、『強化政治的民主』、『打造強勁的公共領域』、『挑戰國際新自由主義』。除了這四大方向之外,我個人認為未來是消費者的時代,再怎麼龐大的企業都還是得仰賴消費者的支持。真正的世界主人應該是我們消費者,勤於瞭解企業資訊,多關心社會議題,全球化的思考習慣,可以讓我們懂得如何選擇更符合社會公義的企業商品,甚至是選擇較合乎國際道德的股票基金投資,北歐某國發行的國際投資基金就不以獲利為唯一選股原則,而是以道德性為優先考量,例如涉及軍火買賣、血汗工廠、人權問題的企業,就被排除在投資組合之外。

今日世界的問題,許多是伴隨經濟全球化而來,當初支持經濟全球化的論者期望透過全球化來解決第三世界的經濟困境的允諾,似乎還沒有達成,卻反而造成更多貧富差距問題,和自然環境資源的破壞。

 

(原文寫於2007/11/17,修改於2009/6/?)

註1:『企業人格診斷書DVD』,2008年,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代理發行,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總經銷。

『企業的性格與命運』,2004年12月,大塊文化出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