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讓你獨自承擔 -- 2016民間核廢論壇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蘭嶼青年Si-ngahephep(謝來光)在廢核論壇蘭嶼場隔天向蔡英文總統朗讀陳情書。(黃瑋隆攝)
民間核廢論壇自2016年2月2日舉辦預備會議以來,歷經北海岸、恆春、高雄、台南、屏東、蘭嶼、台東、NGO八場分區論壇後,10月15日於台北舉辦全國總場,邀集各場參加者與協辦團體與會,綜整前八場意見並向社會發表,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
往年核廢問題總排不進主流社會關注的議程,導致核廢設施所在地(如蘭嶼、北海岸)或預定地(如台東),在缺乏社會支持的情況下獨自承擔面對。這次民間核廢論壇可說是台灣民間社會首度嘗試透過審議民主設計,進行跨區域、跨團體的串連及對話。參與者在過程中看見並學習理解其他人、其他社區對核廢議題之認知理解、價值選擇上的差異和需求,也透過集思廣益彙整初步的民間共識與在地特殊性論點,這些將成為民間社會向政府提出核廢政策制定之原則與方向的依據,也指導反核運動的下一步。
論壇共識意見簡述如下,詳細的內容及各場紀錄請參考民間核廢論壇。
一、核廢處置應具備之條件:核廢處置場選址時,資訊公開是所有條件的前提,需要好的資訊轉譯、納入公正第三方的研究資料。除了地質安全、環境科學等基本條件之外,也要重視地方接受度,保障原住民族權益,用電多的地區應承擔較多的核廢處置責任。低階核廢料應留在境內處理,高階核廢料則因最終處置相關辦法與選址進展遲滯,建議先討論中期貯存。
二、核廢處置之機制與程序:需改善目前經濟部、原能會、台電嚴重權責不清的機制問題,若要設專責機構,須提高至總統或行政院層級,處理跨部會及中央地方整合問題。成員應含各領域專家及在地居民,並建立第三方監督機制。選址公投範圍從目前行政區劃分改為受影響區域,並設立多種公民參與機制,提升地方參與討論及監督動能,讓民眾實質參與核廢政策制定。
蘭嶼場特別針對「蘭嶼核廢料遷出如何落實?」進行討論,認為遷出應與選址脫鉤,政府應正式向蘭嶼道歉、提出具體時間表、成立蘭嶼核廢遷出委員會,並將此錯誤政策放入歷史教育中。
本次論壇議題設計偏重原則性問題,雖達成初步凝聚反核廢社群的目標,但未來仍須進入更細緻、切合時事的議案討論,才能實質回饋各地運動、更直接影響政府決策。
眼前除了蘭嶼核廢遷出、高階核廢料爆滿等迫在眉睫的問題,筆者認為「國家承認過往核能政策錯誤,向核廢設施所在地居民道歉與賠償」亦是不可忽略的課題。
蘭嶼青年Sinan Nganaob(施信緋)於蘭嶼場分享小組討論成果(陳冠伃攝)
全國總場休息時,鹽寮自救會楊貴英大姊說出核設施地區長期遭壓迫的心聲:「核廢料問題的始作俑者是政府和台電!民間團體除了談未來政策,還要採取更強力的作法,逼台電和政府為過去的錯誤政策道歉,否則他們只會順水推舟把這些當『全民』的責任,自己卻當沒事人,永遠不會認真面對核廢料問題」。
蘭嶼青年行動聯盟Si-ngahephep(謝來光小姐)也表示台灣過去囤放及未來預定存放核廢料的地區都跟原住民有關,卻從未取得原住民同意;北海岸自救會郭慶霖大哥堅持核廢選址必須對所有地區公平檢視,不能擺爛繼續丟在現地。
為了發展高耗能產業,為了我們無止盡的用電慾望,我們在偏遠弱勢的地方蓋核電廠、丟核廢料。所有遊戲規則、處置時程、輕重緩急,都是政府與台電片面決定,受輻射風險最大的地方居民卻被排除在外,這就是壓迫。可以說,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是站在欺壓弱勢者頭上而來。政府、台電、及我們所有用電戶,都欠核設施地區居民一個道歉!
全國總場結束後,郭大哥與來光相擁化解歧見、互相打氣,令在場許多人紅了眼眶。
核廢處置不是我們這一代就能解決的問題,但必須從我們手中打造一個支持的體系,讓所有利害關係人不再孤獨地承受委屈,讓決策過程真正納入公眾意見,使未來世代不再重蹈苦痛。
核廢論壇是民間社會相互支持的第一步,未來,我們還要互相扶持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