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改善河川汙染 才是真前瞻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台南社大及地球公民基金會等長期關心南台灣水資源的民間團體,於今日(5/15)召開記者會。質疑8800億前瞻計畫,並未經過審慎地規劃及進行社會討論,便要強行通過特別條例。舉水環境為例,做為高雄的備援飲用水源的鳳山水庫,源自於畜牧業廢水嚴重污染的「屎尿河」:東港溪,但編列高達2507億元的水環境建設計劃中,居然沒有改善河川汙染的具體方案。因此,各團體共同呼籲政府應以「改善河川水質」為水環境計畫的首要目標。清除河川污染,還給全民乾淨水源,才是真正的前瞻!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表示,前瞻水環境計畫應以「還全民乾淨河川」作為挑戰目標,也就是行政院具體展現可指揮調度水利、環保、水土保持、工業以及農業等部門,擬定水質回復飲用水標準之投資流域,並採用民眾參與的公私協力方法,營造民眾去除「自私」心態,進行各種實際水污減廢之行動。加上水利署投資屏東設置「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注湖」,預期將逐步增加地下水以及湧泉量,因此可以穩定增加東港溪流量。是以只要宣告八年內將東港溪生活及畜牧廢水大幅度減量,在生活廢水減量方面,補助施設潮州污水下水道、村落小型污水設施;在畜牧廢水方面,增補稽查員額並建立嚴格績效制度、媒合畜牧戶與農民執行「沼液沼渣分配農田」、媒合並補助設置區域型中、小型沼氣發電中心,並透過水資源保育社區之輔導,建立東港溪各支流逐步建立「單一支流減廢行動組合」計畫,使東港溪具備提供鳳山水庫60萬噸/日飲用水之重大貢獻。若東港溪回復乾淨能成功,則可做為全國推動乾淨河川運動之重要參考模式。
前瞻水環境計畫,應在救回一條乾淨河川的主號召下,設計不同層次的公民參與機制,促使民眾去除自私心態,邀請NGO提供營造民氣之經驗,在避免區域排水水泥化及地方肉桶政治工程的目標下,設計被監督及參與功能的公民參與機制。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表示,要改變過去舊的河川治理思維,唯有政府妥善管理好二仁溪流域源頭生活、農業及畜牧廢水,搭配必要的生活汙水截流及處理系統,有效管理及降低畜牧廢水排放,二仁溪流域沿岸所有人與環境、生態系才能「共存」。二仁溪過去「黑龍江」惡名,已透過政府、環檢警和民間力量協力翻轉,花費數十億元清除下游電子廢棄物改善中下游水體,政府更應該立即終止台南市龍崎區退輔會廢棄火藥工廠要設置「最終事業廢棄物處理中心」掩埋場計畫,找尋低環境風險的區域來替代,並全面性檢討台灣整體每年約2000萬公噸廢棄物的處理模式,勿再選擇任何其他流域作為掩埋場的設置地點,才能讓二仁溪流域環境及民眾共榮及共生,達到真正的「水環境前瞻性基礎建設」。
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表示,若要落實「共存、共榮、共生」的願景,在河川、溪流等水環境中要有細緻的規畫思考,必須建構於充分的水文環境瞭解,紮實的水域基礎調查及人文脈絡。也應該強化公民參與的方式,角色絕對不應被設定侷限在『被告知』,而參與討論的範圍更不應被限縮於『工程形式』例如:『要不要三面光工法』、『浮淺的景觀營造』。公民參與應該從目的、方向的起始階段就進入討論規劃的核心:流域治理的全盤思考,如何整合保育、防洪治水的思維激盪。南部關心水資源保育的公民團體,多年來一直主張將東港溪水源保育及水質整治做為南方水資源的優先重點工作,應將「河川整治回復為可飲用水質」作為重點的工作來推動。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在氣候變遷下水資源課題的思維,應從過去的「開發為主」轉向「管理為主」。前瞻計畫預定增加每日供水100萬噸,但若改善漏水率及河川汙染也可以創造同樣的效益。台灣目前漏水率為16%,相當於每日漏掉139萬噸的水,漏掉的水比前瞻預計開發的水還多,可惜這次特別預算卻未編列任何一毛錢在改善漏水率。再來是改善河川汙染,東港溪的水源來自於隘寮溪伏流水,是最乾淨天然過濾的河川水,但現卻為養豬廢水所污染。如果改善污染,每日就可以增供數十萬噸的水。然而,2507億元的前瞻計畫水環境建設中,沒有具體方案處理東港溪畜牧業廢水。這表示目前的前瞻計畫過於倉促,欠缺周全規劃及社會溝通,政府應全面重新評估並擴大公眾參與政策討論,才能將錢真正花在刀口上。
我們主張:
1.前瞻計畫應謹守程序正義,審慎地規劃和評估,切勿草率通過條例和編列預算。
2.特別預算應用於改善河川汙染及改善漏水率,改善既有水系統就可創造更多乾淨水源,省下大筆納稅錢。
3.建立公開透明的地下水收支帳。根據高雄市水利局統計,民國120年高雄民生用水僅增加0.9萬噸、工業用水將增加44.1萬噸,不應為了工業用水而貿然開發地下水,工業用水應朝向再生水,將高屏溪右岸核發之百萬噸/日地下水權收回,地下水為後世子孫的救命水,僅能作民生用備援用水使用。
4.前瞻計畫應於可行性方案階段納入公民參與機制,讓民眾參與前期規劃和評估,同時公開資訊讓參與對等,而非單方面的政策宣示與書面回應民眾意見。
發起團體:美濃愛鄉協進會、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吉洋反深水井自救會、台南社區大學、地球公民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