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淨零轉型,高雄做得到,台灣就做得到

You are here

文/鄧宇佑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
2022 年 11 月 07 日

You are here

20221107-001.jpg 高雄為重工業區,碳排量高,空污嚴重,高雄的居民需長期承受工業污染。(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今年3月,行政院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象徵台灣淨零轉型的里程碑。而淨零轉型要持續往前走,各地方政府能否順利將淨零政策納入在地治理的架構之中,將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驗。

10月初,高雄市政府公告《淨零城市管理自治條例》(以下簡稱自治條例)草案,成為繼台北市之後,第二個將淨零自治條例草案送入議會審議的地方政府。然而,自治條例於高雄市議會審查時,被市議員質疑社會溝通不充足,最終遭擱置而無法順利完成三讀。

高雄市政府積極展開淨零自治條例的立法,確實宣示了高雄邁向淨零排放的決心。但自治條例在草擬過程中的政策研究及社會溝通不足,也是事實。

要有條例,更要有數據盤點、政策研擬

政府要能帶領社會一同邁向淨零,關鍵仍是公部門是否有投入資源,規劃明確且具可行性的政策,而自治條例僅是作為管制、提供誘因的法制工具。如台北市政府在淨零自治條例送審前,就先行發布《臺北市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規劃了150項包含減塑、循環減廢、綠運輸等具體可操作的淨零行動,再透過自治條例賦予這些政策長期的管制期程與目標,讓行政單位能夠據以實施。

然而目前高雄市政府提出的公開資料中,淨零政策的制定與盤點上,仍然有待加強。舉例來說,在產業轉型的範疇中,試圖以自治條例規範新設產業園區的綠電比例、用電大戶條款、企業減碳目標等,但目前草案中卻沒有辦法明訂出這些目標或門檻的實際數字,只以「一定規模」或「一定比例、一定目標」等較為空泛的文字入法,交由主責單位另訂之。

市府之所以在自治條例的這些規範中,以上述「空白授權」的形式而非具體數據來呈現,正是因為市府仍缺乏對於產業排放資訊與減排策略的掌握。因為無法透過實際資訊及減碳效益,回推須達成的階段性比例或目標,導致無法提出具體的產業轉型政策。如果市府無法掌握淨零政策的可行作法、預算來源、主責單位等基本施政策略,徒有自治條例通過,恐會導致未來政策窒礙難行,或是徒具形式而訂出過於保守的目標。

因此,我們期待高市府除送審自治條例外,更需挹注市府的資源,儘速完備高雄市排碳及減碳潛力的調查研究,作為淨零路徑的評估基礎,以制定出有助於達成淨零路徑的長期政策,確認不同階段與部門的具體目標。

加強社會溝通,讓市民的生活注入淨零DNA

高市府本次自治條例的送審期程較為緊湊,導致過程中的社會溝通不足,是自治條例三讀受阻的關鍵之一。雖然市府針對自治條例,確實有和業界、公民團體進行了數次討論,但以淨零政策涉及的廣度與深度而言,市府的溝通次數、深度與強度都仍有所不足。

淨零轉型的社會溝通為何這麼重要?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第三工作組在今年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指出,透過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多搭乘大眾運輸等「需求面」的日常減碳行為,到2050年可以達成40%至70%的減碳效果。這代表淨零轉型不僅是政府、大碳排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整個社會一同參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就是中央政府在淨零排放路徑中提到的「生活轉型」。

譬如全台正興起的「修理運動」(Repair café),就是由具有基本小家電、玩具等修理技術的志工,主動協助社會大眾修理家中損壞的物品來減少非必要的購買,也在修理過程中進行惜物教育,讓物主了解如何妥善的使用這些物品。透過延長物品使用年限,不只能夠減碳,更讓消費者關注物品是否耐用、方便維修,藉此改變廠商的生產行為。

20221107-002.jpg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讓我們重修舊好-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é」講座,現場實作小家電修理,希望以修理轉變當前的拋棄式文化。(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諸如此類的自主公民行動,都正在社區之間蓬勃發展,也逐步與全球追逐淨零排放的目標結合。發揮創意促成這些行動,不一定是政府的責任,但是公部門能夠協助媒合哪些的資源(如:場地、課程、平台等),透過公私協力引導社會一同參與生活轉型,是市府在現階段可以去思考的課題,而社會溝通正是公部門發掘這些民間創意與能量的重要方式。

此外,在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難免有人會受到衝擊,譬如產業結構的改變,恐影響傳統高碳排產業勞工的工作權;又或是不當的綠能發展,可能迫使部分地區居民的工作與生活樣貌改變。一個好的轉型,應該是「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讓社會能夠集體受益,而不是犧牲另外一群人的權益。

高雄市的溫室氣體排放有8成來自工業部門(包含用電的間接排放),其中更包括減碳難度較高的鋼鐵業及石化業,環保團體盤點的十大碳排企業中,就有中鋼、中油、台塑工業、南亞塑膠、長春石化五家企業在高雄設工廠,這些產業不但為高雄帶來碳排放,更迫使高雄的居民需長期承受工業污染,需要儘速展開能夠同步減碳又減污的產業轉型。

20221107-003.jpg 地球公民在著名的地標—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前,透過以黑色顏料留下「碳足跡」的方式,象徵中鋼在高雄製造的大量碳排及空污(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此外,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以及橋頭科學園區等園區開發帶動電子業進駐高雄,不但將驅動高雄的工業用電量持續成長,也會帶來新的人口移入高雄。這些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影響大量的就業人口的生活,也證明公正轉型是高雄奔向淨零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要促成生活轉型與公正轉型,好的社會溝通必然不可缺少。我們建議高雄市政府在研擬淨零政策的同時,持續與市議員、淨零政策的利害關係人及潛在的受影響對象進行討論,積極聽取廣大市民的意見。同時,市府更可以先行盤點上述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具減碳潛力的政策作為,導入當前既有的政策規劃中,公務體系也能逐漸與淨零轉型接軌,政策的階段性成果更能夠成為社會溝通的基礎,讓「淨零轉型的DNA」注入城市治理及市民的生活中。

20221107-004.jpg 兩分鐘中鋼排碳大戶快閃行動,留下的腳印要花5、6小時來清洗,而中鋼數十年來排放的空氣污染卻會永遠留在民眾的肺裡。(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高雄市府補足淨零功課,加強政策研擬與溝通

高雄市作為台灣最大的工業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國約5分之1,相對於其他縣市來說,高雄要成為淨零城市,確實具有更高的挑戰性。但換言之,高雄的淨零轉型一旦順利啟動,在落實減碳的同時,也能帶動城市的污染減少、生活與交通環境改善以及綠色就業的提升,將使市民對城市的改變非常有感。

如果高雄市都可以成功邁向淨零排放,台灣就一定能夠做到。在自治條例受阻的此刻,市政府應化危機為轉機,補足先前沒有繳交的「功課」,儘速加強政策研擬與社會溝通,重新讓高雄市的淨零轉型有一個更好的開始。

本文為20221104獨立評論@天下投書:邁向淨零轉型,高雄做得到,台灣就做得到!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