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台灣需要能源轉型,不是核電復辟】

您在這裡

終結核四,走出能源改革下一步
2018 年 07 月 02 日

您在這裡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核四廠燃料棒即將外運,歷經近三十年爭議不休的核四廠終於要畫下句點,台灣接下來的重要課題,應該是如何邁向能源轉型的下一步,馬前總統卻在此時以高分貝跳出來呼籲重啟核四,刻意不提過往核四興建弊案連連、品質低落的不良紀錄,要求恢復核電與增加燃煤比例,無視再生能源的全球發展趨勢,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記者會回應,目前台灣需要的是能源轉型,而非核電復辟,未來不會面臨缺電,保守勢力不應再當轉型的絆腳石。


誰在阻礙再生能源?台灣需要能源轉型

目前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節能減碳是全球共識,而綠色低碳能源正是扮演帶動趨勢的關鍵角色,國際能源總署統計,近年來全球逾半新增的發電容量,都來自風力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2017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中更指出,全球太陽能發電量在2016年的成長率為30%,風能年成長率為16%,核能年成長率則僅為1.4%,過去一年全球核電總裝機容量只增加不到1%。受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成本下滑的帶動,全球對再生能源的投資已超越花在煤炭、天然氣及核能發電廠的支出。

馬前總統曾一再對外公開表示再生能源是丑角,現在卸任後既不願為延遲再生能源發展負責,能源轉型才剛起步,就想說服大家回頭擁抱核電,試問台灣到底還想要在再生能源發展上落後國際多少年?美國商會在台灣為美商奇異公司說項毫不希奇,但在向台灣推銷高價核電與留下污染的同時,應先讓民眾知道為何美國最大電力公司之一的第一能源(FirstEnergy)要拋核棄煤?在2018年關閉俄亥俄州與賓州的3座核電廠之後,又宣布旗下負責核煤的子公司聲請破產,這都是由於現今的燃煤、核能發電廠成本高於其他能源,已成為沉重負擔。

按照目前台電與經濟部已公開的電力情境分析,逐步汰除老舊核電廠不予延役,同時廢除核四不運轉,未來並不會造成缺電的問題。從數字來檢視,相較於過去兩年,今年即可因幾部大型機組的陸續完工運轉,讓備用容量率開始攀升,到了明年以後,更可持續維持在供需不虞匱乏的15%之上,這都是在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的情境下的估算。去年肇因於燃氣設施人為疏失的815停電事件,不應歸責給非核政策,另一方面,刻意忽視完整能源規劃的情境估算數據,煽動大眾對於缺電的恐懼,故意將非核與缺電的錯誤因果連結,實為傳統能源勢力反撲,試圖讓能源改革倒退的舉動。
 

核四建廠失敗不用負責嗎?危險核電不應復辟 

馬前總統日前表示核能要到20%才行,嘴上說不反對非核家園,其實卻是支持老舊核電持續運轉,以及支持核四繼續追加預算蓋下去,這樣才可能達到20%。但目前台灣三座核電廠的使用期限已將屆滿40年,從2018年起開始陸續除役,唯有興建較晚的核三廠直到2025年才到達停止運轉年限,也就是說,所謂的2025非核家園是讓核電使用屆滿才停止,並不是急促廢核,跟馬前總統在任內宣稱的「穩健減核」立場並無不同,如今卻被馬前總統批評為躁進,矛盾實在令人不解。

回顧核四廠的興建過程,可以說是被原能會及監察院認證的不良工程,自動工以來弊端頻傳,在監察院歷年針對核四的調查案件資料中,因偷工減料、施工品質不佳、輕忽核安、經費暴增乃至官員收賄等問題,共被監院糾正六次、彈劾兩次,在原能會歷年的違規事件中,核四工程共有17件重大違規事件,總計被開出2290萬的罰款,另外還有一般違規事件46件,注意改進事件449件。這些荒謬、嚴重的工程安全問題,如今看來仍是非常不可思議,因此當年反核四的民怨沸騰,更何況福島核災後大眾對安全的要求只有更高,不可能接受這樣品質的核四廠。

核四過往弊案連連、品質堪憂的不良紀錄,如今卻想要洗白成一個又新又好的電廠,甚至有人誤導民眾以核四來換核一二,殊不知核四廠並不是一個已經蓋好的新廠,更不是什麼新科技,而是一個在1995年招標,1999年動工,在業界早已老舊的設計與技術,發生過系統拼裝不良、泡水、未按圖施工、工程品質拙劣、貪腐弊案不斷,施工與驗收過程問題重重未解,至今尚未整廠完工,當然也無法立即啟用。

一個安全性無比重要的核電廠竟蓋得如此之爛,馬前總統是否應該回答為何核四蓋到最後卻變成一個連試運轉程序都過不了的電廠?2014年時馬政府下令核四廠封存停工三年,並不僅僅是因為高達七成的民意反對這麼簡單,核四真正蓋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電廠的工程品質出了大問題,無法說服民眾為何還要繼續買單,支付這個蓋了近二十年仍無法完工的拼裝工程,最後政府既不敢硬蓋下去,也不敢有魄力地選擇停建下,只好宣布封存停工,留著這個破爛包袱給下一任的總統決定,迴避了該負的政治責任。

這筆核四工程爛帳早就該做個了結,原本就是在當時執政者與核工業界不負責任的要求延長加賽下,才讓錯誤的巨額投資不斷擴張,越賠越多難以自拔,建廠經費從1697億元到現在花掉的2838億,共追加了三次預算還不夠,台電在2013年也預估,如要完工至少要再追加預算約478億以上,讓總預算超過3300億元,政府本該做一個負責任的停損與處置,並追究過去的弊端責任。如今終於結束封存,應該盡快進行核四的資產處置,將燃料棒運出國外轉賣,讓糾纏台灣多年的核四夢魘,終於可以有停損止血的一日。
 

以核養綠是謊言 廢核才能走出改革下一步

老舊核電廠本就要如期除役,核四也絕非現成可用的選項,短期而言對供電並沒有幫助,恢復核電運轉來讓今年供電穩定其實只是個假議題,馬前總統與他的核電幫手近日關於能源政策荒腔走板的發言,藉此時機呼籲恢復核電與增加燃煤比例,是故意阻礙能源轉型進度的奧步。「以核養綠」只是核電幫口不對心的謊言,名實不符地宣稱「養綠」,其實是假借綠能之名,行核電復辟之實,不但對綠能毫無幫助,甚至出現宣稱核能也是綠能這類違背常識的假訊息,事實上,過去政府長期只著重於傳統燃媒、核電能源的發展與補助,長期忽略與排擠綠能,反而導致綠能成長停滯,老舊核電廠運作維護成本高昂,綠能則隨科技發展成本漸降,綠能不須靠核電來養,決心「廢核」才能走出能源改革的下一步。

台灣需要的是能源轉型,而非核電復辟,長年以來核四都被當成政治鬥爭的工具、無限追加預算的政商提款機,如果還有人企圖讓已經停建的核四廠復活,必須先回答的是,還有誰願意成為錢坑核四繼續投入百億千億的提款機?還有誰願意成為拼裝核四的核災犧牲品?社會已經因核四反覆不斷的爭議浪費許多時間,必須盡快進入改革的下一步,擺脫對核與煤的依賴,邁向真正的永續能源未來。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