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俄羅斯核威脅!聲援烏克蘭! Protests against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您在這裡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聯合記者會
2023 年 02 月 23 日

您在這裡

20220810-001JPG.JPG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一年前參與連署的團體現身聲援烏克蘭,抗議俄羅斯的侵略與核威脅。(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2023年2月24日,是俄烏戰爭爆發屆滿一年。一年前,俄羅斯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了烏東地區,進而升級為全面戰爭,造成數千人死亡和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至今戰事仍尚未平息,世界面對相比一年前更嚴重的核威脅、人道危機和環境危機等問題。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去年三月曾發起民間團體連署,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核污染威脅,時隔一年再度舉辦記者會,邀請當初參與連署的團體現身聲援烏克蘭,抗議俄羅斯的侵略與核威脅,讓全球承受戰爭與核災的巨大風險。

戰爭導致核災風險  核電成不定時炸彈

在這場戰爭中,核威脅成為嚴峻的問題,烏克蘭是首個擁有核電廠被捲入戰爭的國家,俄羅斯軍隊持續以導彈襲擊烏克蘭領土,漠視襲擊核電廠的可能風險與致災的後果。在過去一年間,扎波羅熱核電廠多次受到砲擊,俄羅斯更企圖控制烏克蘭的能源線路,並一度讓將扎波羅熱改造成一個前線軍事基地,以核電廠的設施成為盾牌及武器,不僅只是威嚇烏克蘭政府及人民,更是拿核安全作為逼烏克蘭和談的籌碼。烏克蘭已就此一問題提出多次呼籲,但國際原子能總署卻未就此事表達明確立場和提出有效回應,讓俄羅斯以核子恐怖主義行徑持續威脅。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核電廠在戰爭中成為軍事攻擊目標是事實,核電廠在地緣政治衝突中無法倖免於難。無核安就無國安可言,各國不該心存僥倖。」在去年八月烏克蘭的氣象局及核電公司均發布核災模擬,顯示若扎波羅熱核電廠發生核災將會汙染半個歐洲,國際擔憂可能會導致如同福島規模的核災再次發生,進而影響整個歐洲的地緣安全,提醒了國際社會需要重新思考核安問題。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也多次呼籲在烏克蘭核電廠周遭成立非軍事區,但國際原子能總署今年初表示,對於非軍事區要達成協議正變得越來越難,情況不容樂觀。在《2022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指出,全球從未有任何一座核電廠是為了於戰爭中運作而設計,核電廠絕對不是在戰爭中能持續穩定供電的發電方式,相反核電廠的運作十分脆弱且不穩定。一但發生核電廠喪失電力,反應爐無法降溫,便會造成爐心熔燬。就算沒有攻擊到反應爐,但攻擊到核電廠的周遭設施,離如存放用過燃料棒的冷卻池,或是其他存放具輻射物質的場所,可能造成小範圍輻射汙染。甚至是攻擊聯外電網,都可能造成無法冷卻的嚴重後果。

20230223-002.JPG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台灣應盡快遠離核能風險

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謝蓓宜指出,烏俄戰爭已讓全世界看到1949年世界各國簽署的《日內瓦公約》第一議定書第56條,有關禁止軍事衝突雙方對核電廠發動攻擊的相關規定,形同具文。2011福島核災事件後,全世界都加強了核電廠抵抗天災的安全標準,造成核電整體的成本上升,但是這些新增的標準都不是為了抵抗戰爭帶來的威脅,台灣也有面臨戰爭的可能性,核電廠在戰爭中是否安全?核電廠反應爐建築的設計,並沒有經過重型砲火或導彈的測試,去年我國核安演習在核三廠舉行,可惜的是實際演習中,並未能看到核電廠在戰爭中如何具體提高安全防護作為,而是將重心放在飛機因戰爭迫降在氣渦輪機廠房造成火災,只強化消防救災的部分。

今年3月核二廠2號機即將除役,只剩下核三廠持續運轉,也將於2025年運轉執照到期。廠內所遺留的高低階核廢料,仍有一定的核安風險存在。原能會、國防部、台電等相關機關都應該要更徹底的檢視,目前我國幾座核電廠,不僅是反應爐建築,包含乾式貯存設施、核廢料貯存庫等設施,防護措施是否足以抵禦戰爭的砲火,以確保重要設施的安全無虞,並應讓核三廠能夠如期除役,使台灣可以盡快遠離核能的風險。

20230223-003.JPG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謝蓓宜(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戰爭產生的環境與能源代價

戰爭,不只是砲火直接傷害無辜的百姓,戰爭的高污染高碳排,也會傷害環境,烏克蘭曾在COP27的周邊會議上公布報告,指出俄羅斯投下可導致嚴重燒燙傷的磷彈及各種砲火,使烏克蘭境內火災數比去年同期暴增122倍,也產生了約2,380萬噸排放量。而且上述的排放量,僅僅算上了直接傷害,至於間接造成的傷害,例如烏克蘭喪失了境內20%的自然保護區,但因為國際上缺乏計算方法,無法估計碳匯的流失。該會議的專家保守推估,戰爭至少貢獻全球5%排放。而國際船運業的比重也不過2.9%。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表示,「台灣的年人均碳足跡約12噸,但F-35戰機燒掉一個油箱燃料,就會產生28噸碳排,這意味著國際軍備競賽若愈演愈烈,全球氣候風險也會更加嚴峻!」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核電廠,就成為了這次烏俄戰爭下的威脅手段。除核能外,也有歐洲民眾呼籲:反制普丁的最佳解方,就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建立安全的台灣,就更需要使用分散性、低碳性的再生能源,光電板可以裝大樓樓上、小風機可以裝在空曠處、近年也看到一些農村可開始發展小水力、呼籲政府加速發展分散式的再生能源,讓台灣有足夠的自給能源,來面對來自氣候甚至戰爭的風險。

20230223-004.JPG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全球記取教訓 加速能源轉型

這場戰爭也促使了更多人關注能源轉型的問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歐盟的能源裡面,45.3%天然氣,27%原油,46%煤是採購自俄羅斯,所以普丁原本有恃無恐,認為歐盟國家為了自身能源安全考量,不會伸援烏克蘭。他完全低估了歐盟國家對強權侵略的痛惡,以及擺脫俄羅斯能源威脅的決心。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認為,對於強權侵略,只有反抗才有前途,才有機會,當下歐洲能源情勢顯示「能源靠進口容易受國際價格影響,波動甚大,節約能源加上發展再生能源,不僅是能源安全的保障,也是國安的保障。」所以,雖然普丁以天然氣為武器要脅歐盟國家,使得歐盟國家必須向其他國家購買,導致全球天然氣價格暴漲,但是歐盟透過要求各國節約15%能源使用,以壓低天然氣的需求,並加速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因此原本大家擔心歐盟國家難過冬的窘境並沒有發生。又進一步通過「天然氣需求削減計畫」,目標在2023年三月底以前,自願性減少對天然氣的需求,比過去五年的平均用量少15%,將電力需求減少10%、尖峰時段強制減少至少5%的目標。

戰爭加速了歐洲的能源轉型,依據統計,歐盟天然氣需求削減量達到19%,也藉此將對來自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由戰爭發生前的40%降至13%。且由於去年度法國老舊核能機組頻頻停機,導致發電量大減13%,真正補足的發電缺口,讓歐盟因應天然氣短缺狀況的,還是來自再生能源。2022年時,歐盟風力與光電合計占比已經高過於核能,也超越天然氣。到今年元月,歐洲天然氣的價格已經回跌到比戰爭之前還要低。由此可見,雖因戰爭導致能源價格波動,讓全球化石燃料補貼達到歷史新高,也導致歐盟電力部門的排放增加,但從中期而言,各國紛紛意識到削減化石燃料對於國家安全之助益,反而加速了全球能源轉型。

20230223-005.JPG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啟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我國進口能源依存度高,不僅易受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影響,萬一發生戰爭造成航運中斷,易陷能源危機。政府應早日擺脫對天然氣等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除仿效歐盟各國透過積極「節能」,降低對進口天然氣的需求,並在選址及施工方式兼顧生態保育的前提下,逐步以地熱等自有再生能源取代進口化石能源。

有些人以俄烏戰爭燃料價格上漲為由,支持老舊核電廠延役。但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的核電廠多次遭俄軍攻擊,引發核污染威脅,尤其核電屬集中式大型機組,大修或跳機時,需搭配同屬集中式大型機組的燃煤或燃氣等火力發電,無法真正降低對進口能源的高度依存。且分散式的再生能源不易一次被破壞,相較集中式的傳統能源,更能因應戰爭威脅。政府更應該向社會大眾說明,讓人民清楚戰爭下核電廠面臨的風險。

20230223-006.JPG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戰爭中的人權危機,台灣不能置身事外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指出,現任的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沃爾克․ 特克(Volker Türk)在前天的聲明中,嚴厲地批評去年俄羅斯對烏克蘭所發動的戰爭,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但卻嚴重衝擊全球,包括食品和燃料成本上漲,讓全球許多原本就處於不利處境的人民,受到更加嚴重的苦難。「這場戰爭現在就必須結束,因為俄羅斯公然藐視《聯合國憲章》和整個國際法,這些規範是用保護世界各地的人類,但現在戰爭卻造成龐大數人員的傷亡。

根據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的數據,過去12個月來,至少有 8,006 名平民死亡,13,287 人受傷,此外還有先前在烏克蘭東部衝突中喪生的無數人民。然後從去年10月10日以來,俄軍不斷對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造成烏克蘭一半的能源基礎設施系統,導致全國嚴重的電力和水資源短缺。像是不久前2月10日,俄軍再次以飛彈與無人機攻擊6個區域的電力設施,造成全國大部分地區停電。俄軍屢次攻擊距離前線很遠的民用設施,每次都導致數以百萬計烏克蘭人在冬天連日沒有電力、暖氣與水。

這些對於平民與非軍事設施攻擊行動,尤其是去年全球都非常擔憂的俄軍攻擊核能發電廠,已經超出戰爭本身的目的,國際社會都不應該姑息這種違反人類社會基本價值的戰爭行為。我們必須持續採取行動停止戰爭,並針對普丁政權追究戰爭責任,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絕對不能置身事外。

20230223-007.JPG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戰爭的人類滅亡風險,核戰威脅的末日鐘

除了上述核災威脅外,還有另一種核威脅是核武威脅,在以美國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持續升溫的情況下,北約、俄羅斯及其盟友多次打出核武威脅牌。2023年的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的「末日鐘」被加速了10秒,距離象徵人類毀滅的午夜只剩90秒,其原因就是反映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喚起國際社會對核戰的擔憂。

我們需要從這場戰爭中學習到許多教訓,並且採取行動,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和平、繁榮、穩定。不忘記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們,並且向那些為和平而努力的人們致敬。台灣聲援烏克蘭,也與國際社會一起譴責使用核武威脅的行徑。我們呼籲:

  1. 俄羅斯應停止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立即停火及撤軍。
  2. 應在烏克蘭核電廠周遭成立非軍事區,避免無法挽回的核災風險。
  3. 俄羅斯以及擁有核武的國家應自制並停止核武威脅,以免危害全人類的生存與安全。

 


 

參與聲援團體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監所關注小組、島國前進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國際社會主義前進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2013 年 3 月 9 日的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 22 萬人上街展現廢核的民間力量,要求直接停建核四,全台等數百個民間團體為此共同組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針對廢核行動進行全台串連、教育與動員,匯聚公民力量。

議題分類: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