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我們想跟您呼吸一樣的空氣--環保署空污防制方案不要失真、不要鴕鳥

您在這裡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
2020 年 01 月 20 日

您在這裡

冬天霾害籠罩高雄都會區,國小校園也灰濛濛。

2020年總統選舉結束,連任的蔡英文總統對總辭的閣揆蘇貞昌表示慰留後,蘇院長於1月13日已留任所有閣員,並表示從人民需求出發,推展各項「福國利民」的政策。筆者認為,蘇揆應重視中南部民眾每年有半年多的時間承受霾害,帶領環保署推出更積極且不失真的空污防制方案。

空污與健康議題已延燒多年,每年時序入冬,中南部民眾便得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霾害,儘管環保署宣稱已盡力防制,協調台電降載減排、啟動工廠降載、攔查交通污染源等,但中南部民眾呼吸的空氣品質還是與北部差一大截。選前數日霾害揮之不去,就連1月11日投票當天,出門投票還得戴口罩!

不知總統是否知道,許多南部人把票投給妳之後,在社群媒體上寫著:「總統,我們想跟您呼吸一樣的空氣」。

在多年的反空污浪潮下,平心而論,蔡總統上任後空污防制工作確實有所推進,無論是2017年4月13日行政院林全前院長通過的「14+N空污防制策略」(加強電力設施管制、鍋爐管制、改善柴油大貨車污染排放等14項防制措施)、環保署長與副署長親至中南部溝通,或是2018年大幅修正通過的《空污法》,均可見到革新的企圖。然而,環保署此刻正在草擬2020年至2023年的「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卻設定2023年PM2.5全國年均濃度才達標,形同宣告環保署八年前規劃的2020年達標已失敗。

2012年5月14日環保署公告PM2.5的空品標準為年平均值15μg/m3(24小時值35μg/m3),當年提出黃金十年行動計畫並訂下2020年PM2.5年均值符合空品標準的目標。讀者從環境工程會刊的<細懸浮微粒管制策略>一文,仍可找到當時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明確揭示這樣的目標註1

猶記得2012年筆者得知環保署設定2020年才達標時,曾回應致電採訪的環境記者:所謂年均值達到 15μg/m3,是指全台平均後的PM2.5年均值,還是各空品區的PM2.5年均值?我們認為,南部民眾呼吸嚴重污染的空氣、累積健康影響已多年,環保署的目標應以後者為宜。

無法達標,至少要知道原因

無論如何,PM2.5若無法達標應該深究原因,畢竟環保署當年不可能憑空規劃,而民眾已期待了8年。究竟2012年所計劃的改善期程,分析的基礎是否有問題?這8年的空污防制工作有哪些地方窒礙難行?

以環保署2018年的空污防制檢討來看,用以推估當年全國各污染源排放量的基礎竟然是2013年版的空污排放總量清冊TEDS9.0(Taiwan Emission Data System9.0版)。TEDS是我國極為重要的各種空氣污染物排放資料庫,1992年起建立,範疇涵蓋臺澎金馬的各行各業,但每三年才更新一次,雖然在歷年間有局部更新,但是否仍緩不濟急?涵蓋的行業、污染源有無缺漏?排放量的清查及相關的推估與實際差異多少?

另外,這8年的空污防制工作哪些不如預期?固定源、移動源還是逸散源的減量各有哪些遭遇難題?哪些困難光靠環保署不足以克服?甚至這8年間,有哪些產業面的增量沒有納進來考量?各項政策環評有無缺漏?我們知道,影響空氣品質的因素還有氣象及境外移入,但根據學界的研究,近年從中國來的境外移入強度已大為降低,對台灣的達標應更有助益才是。總之,無法達標的原因應開誠佈公對社會說明,絕不該是悄然延後,而既然延後至2023年,PM2.5年均值的目標更應優於15μg/m3!

環保署不應再讓空品資訊失真

2018年全國31個PM2.5手動監測站年均濃度為17.5μg/m3,高屏空品區則是18.7μg/m3,看似與全國平均落差不大,但其實是因為有國家公園等級的恆春站平均之後的假象。

環保署設於高雄的PM2.5「自動監測」站有12個,屏東有3個,但官方報告僅採計美濃、前金、屏東、恆春四站的「手動監測」值註2。除了美濃站為高雄空品較好的站之外,恆春站2018年PM2.5年均值為7.4μg/m3,不到前金、屏東站的三分之一。以2020年1月初的一波空污為例,1月6日當天恆春站AQI是44,但高雄前鎮的復興站AQI卻高達142,為偏高的橘害。簡言之,高屏空品區15站僅取4站數值,又把空品比花東更好的恆春站納入平均,能代表高屏嗎?研擬中的「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即將於二月出爐,我們認為不應該再沿用如此失真的4站平均來美化高屏,否則南部的民怨將愈來愈深,抗議行動也將難免。

20200120-2.JPG高雄大寮住家農田與工業比鄰,空污監測是否確實。

交通與工業測站應徹底檢討

每當環團控訴大工廠空污時,政府常提醒來自交通源的空污佔比,及其排放口接近人體等問題。筆者認同交通空污應積極減量,以高雄臨海工業區為例,大型柴油車要進入工業區前,行經的路段甚至有公車停靠站,候車的學童空污暴露量驚人,他們的健康令人憂心。

然而用以反映行人曝露狀態之空氣品質的交通測站,在高雄只有鳳山與復興站,其中1991年設置的鳳山站採樣口居然在13.5公尺高,是全台灣的交通測站最高的(其餘多為3.5公尺)。換言之,這20多年來鳳山監測值不僅無法說明當地行人曝露於車輛廢氣的狀態,也讓民眾低估了交通污染的影響。筆者2018年曾多次向環保署建言,據了解,今年終於將實施鳳山站的遷移工程,但筆者要提醒,中研院龍世俊研究員曾呼籲,交通測站除了高度外,需放在繁忙的交通路口,設在街道邊1至2公尺內,例如台北的交通測站永和站設在交通不繁忙的路邊,就很難真正測到行人的暴露濃度。

另一個重要的監測為工業站,為了解工業污染的影響,工業站應設置於工業區盛行風的下風區,依照環保署的說明,若顯著排放源高度較低時,測站應佈設於緊鄰此區域下風邊緣,若屬高煙囪排放則應設站於此區域下風數公里處。但高雄北有大社、仁武,南有大寮、小港、林園,都有大工廠高煙囪,卻僅有一個工業測站前鎮站,如此豈能反映高屏承受的工業污染?

20200120-3.jpg開往高雄鳳山交通污染。

防制空污,蘇揆責無旁貸

2020年台灣人民用選票守護民主的道路,選後的政府請守護人民的健康以「福國利民」。2023年PM2.5年均濃度的目標不應原地踏步,應優於15μg/m3,更應明確設定各空品區都達標,請蘇揆帶領國發會、經濟部、交通部與環保署共同面對霾害,推出更積極且監測與採計的測站不失真的空污防制方案,中央出重拳,讓民眾下次出門投票不用再戴口罩。

(本文為2020/01/20 蘋果日報投書:總統,我們想跟您呼吸一樣空氣


註1:刊載於環境工程會刊第24卷第三期,102年8月出版,謝燕儒等文。
註2:台灣西部PM2.5手動監測站如下:
北部空品區8站:汐止、板橋、陽明、士林、萬華、基隆、桃園、平鎮
竹苗空品區4站:新竹、竹東、苗栗、三義
中部空品區4站:豐原、忠明、彰化、南投
雲嘉南空品區5站:斗六、朴子、嘉義、新營、台南
高屏空品區4站:美濃、前金、屏東、恆春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