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屏山野望護國神山(一):太陽旗下的護國工業

文 / 港都文史百景小編侯耀荏
2024 年 11 月 14 日

您在這裡

20241030-001.jpg
圖一:搭乘高雄捷運紅線途徑高架段時,可以清楚看到台積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侯耀荏攝)

【編按】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以下簡稱台積電)第一座高雄廠即將完工,預計今年(2024)年底進行設備裝機。但繼8月底在整地時挖掘到日治時期美軍空襲的未爆彈,11月又發現一顆生鏽未爆彈。台積電高雄廠現址前身是「中油高雄煉油廠」,但在日治時期,這塊地是什麼用途?為何是美軍轟炸焦點?恐怕鮮少人知道。

「從半屏山野望護國神山」此文,嘗試回溯從日治時期高雄的軍事戰略定位,國府治台以來的經濟布局,加上後勁反五輕,到目前的台積電設廠觸及的高雄城市轉型課題,以歷史回望視角,讓我們一起來思考什麼是城市的永續發展?


近兩年來關於台積電是否落腳高雄的相關新聞,時不時因其伴隨著政治問題而鬧得沸沸揚揚,而目前隨著廠區實質動工、工程車輛每天反覆進出廠區預定地,台積電落腳高雄也已塵埃落定,成為無法否認的明確事實。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這塊區域位於半屏山旁、緊鄰高雄市楠梓區、中油第五輕油裂解廠原址的後勁聚落,附近有過去以中油員工及眷屬為主體的宏南、宏毅及國光新村等宿舍群,國內舉辦大型演唱會時經常使用的「高雄國家體育場」也在不遠處,捷運紅線的行經也將使這裡在未來成為全台第一個擁有捷運串連的科學園區。

台積電使用全台最大的工業汙染「褐地」來建廠,從環境角度是相對好的選擇。然而,在半屏山腳下的這塊建廠之地並非憑空得來。雖然,高雄市政府以超高效率進行汙染整治,為台積電排除各種投資障礙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從民間社會角度,若不是後勁社區的堅定反汙染,和中油進行近30年的抗爭運動,加上環保社會力量的相挺支持,才讓中油高雄煉油廠依承諾在2015年遷廠(關廠),台積電才能來高雄這塊地設廠。

不過對於Z世代出生的筆者而言,自幼的成長環境卻似乎讓自己及身邊的同儕,對這塊區域是有那麼些許的一些陌生感?究竟這塊區域在過去有過哪些歷史、為何台積電選擇進駐此地、未來隨著產業轉型這裡又可能會出現哪些改變呢?首先就讓我們從這裡的前世今生說起。

大高雄工業發展濫觴

自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後,日本政府便開始對台灣進行一系列涵蓋人文舊慣、自然生態、產業發展等全方位的調查,並著手規劃在台興建各項大型工程,其中便包含了帶動台灣第一次陸地交通大變革的縱貫鐵路工程。而在縱貫鐵路的終點-舊時仍為小漁村的打狗港,日本政府也開始進行了分階段的築港工程計畫。

縱貫鐵路及築港工程這兩項建設,使得打狗港的地景在20世紀初時有了天翻地覆的重大改變,而配合築港工程而生的海埔新生地,以及後續實行於該地上的城市規劃,則成了台灣最早實施現代都市計劃的地區。棋盤式的道路、系統性的穩定水電供應、以及象徵現代化資本的金融機構、象徵法治社會的行政機構等設施,開始一項一項的出現在這座依港而生的嶄新市鎮。

20241030-002.jpg
圖二:1930年代規劃之高雄都市計畫,道路呈棋盤狀設計。(資料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藉著陸、海兩大交通優勢,高雄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並在官、民協力投入的狀態下,開始發展起了各類現代工業。

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由日本企業家鮫島盛在愛河中游河畔設立的「鮫島煉瓦工場」,是高雄邁向現代工業發展的濫觴。隨後的數十年間,位於今天橋頭區的橋仔頭製糖所、壽山山腳的淺野水泥台灣工場、港邊的武智鐵工所等產業設施,逐步確立了高雄工業發展的定位。

至昭和年間(西元1926年~1989年),高雄市的人口數便已正式超越台南,躍升成為台灣第二大城。而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工業便一步步成了高雄的代名詞,這座位於南方的新興城市前景一片廣闊。

到了1930年代末,此時國際局勢已逐漸產生改變,日本與西方各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在日本將目光放向充滿各類資源的南洋並積極備戰時,位於帝國南端的高雄也日漸備受重視。

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全台第一個工業區-「戲獅甲工業區」在高雄近郊的港邊正式成立,一座座工廠在區域內陸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含化工、製鋁、製鐵、煉瓦、肥料及畜產的產業設施,這些廠區改變了此處既有的海岸地貌,也成為了當今高雄工業發展的根基。

而在同時期的左楠地區,也有另外一系列包含築港、軍事、煉油等項目在內的大型建設計畫,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戰爭下誕生的「護國」燃料廠

高雄煉油廠的前身是二戰期間由日本政府規劃興建的「第六海軍燃料廠」本部(下稱六燃),該廠在昭和16年(西元1941年)4月確立興建,隔年成立建設委員會並動工,昭和19年(西元1944年)4月1日正式啟用。

六燃的首任廠長由曾任德山燃料廠部員、後晉升第二海軍燃料廠廠長的別府良三出任,根據杜正宇與謝濟全、金智、吳建昇等人在2014年合著的《日治下大高雄的飛行場》一書中的考證,舊時六燃的建設委員及幹部大多皆由位於三重縣四日市的二燃廠人員兼任,也因此兩廠在實際運作模式上頗為相近。

  • 一燃:神奈川-鎌倉-大船
  • 二燃:三重-四日
  • 三燃:山口-德山
  • 四燃:福岡-糟屋-新原
  • 五燃:朝鮮-平壤
  • 六燃:台灣-高雄

20241030-003.jpg
圖三:1945年美國空軍航照圖,照片左下方之山麓為半屏山,山麓北側呈棋盤狀規劃區域即為第六海軍燃料廠,燃料廠北側為自清代便發展起的後勁聚落。(照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而六燃除了位於高雄的本部暨精製部外,也另計劃在新竹建有合成部、台中港建有化成部,惟至終戰前兩座支廠皆未完全完工,且根據美軍掌握的情資,高雄本部最終也未能達成日方於設廠前所評估的產能,其原因不外乎就是戰時資源匱乏所致。

昭和15年(西元1940年)7月26日起,美國宣布對日本實施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禁運,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隨後荷蘭、英國也跟進此政策。在此背景下誕生的第六海軍燃料廠,除了正常以原油加工製造潛艦及戰機所需的汽油外,也不得不嘗試使用番薯、樹薯等甘藷發酵來提煉汽油,這雖然是戰時不得不的偏門作法,但於某方面而言卻也與近來廣受討論的生質能源概念十分接近。

阡陌縱橫的水道系統,工業的維生「管道」

另依據戰後接收時留存之資料,緊鄰六燃廠區的半屏山下應存在著一座地下水庫,且地方上長期以來也流傳著地下水庫之說,而在2017年時左營在地文史團體「舊城文化協會」與中油員工一同前往探勘,證明了此傳言,並在2019年發表由郭吉清先生撰述《二戰時期高雄海軍水道踏查》一文。

根據該文記載,半屏山下諾大的地下水庫其實是日治末期興建的「高雄海軍水道」之其中一部分,該水道系統橫跨當今大樹、大寮、仁武、鳥松、左營、鼓山、岡山等行政區,甚至一路延伸至彌陀漯底山,範圍龐大且複雜。而左營部分又可分為自大樹引水、供左營軍港官民使用的水道,以及自大寮引水、專供六燃廠區使用的工業用水道。

其中專供六燃使用的工業用水道興建時間較原先自大樹引水的水道來得晚,供水量也較大。該水道由鄰近高屏大橋的大寮水源地自高屏溪引水,架設管線途徑鳥松、仁武,最後由半屏山北側引入六燃廠區內,是為六燃廠區工業用水的來源。

20241030-004.jpg
圖四:1945年美軍繪製之左營地圖,完整描繪出軍港、燃料廠、宿舍區甚至舊聚落範圍。(照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劇變的地景,種下「經濟起飛」的種子

自1930年代末大東亞戰爭開打以來,左楠一帶先後歷經了被日本軍方暱稱為「F要地」的左營軍港築港、本文主要論述的六燃興建、以及為因應這兩大設施而衍伸出的龐大宿舍群等大型建設。

而舊時為了因應廠區人員及眷屬的生活需求,日本官方也在廠區附近興建了大量的日式宿舍群,在興建之初宿舍群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不同區域,分別是位於廠區北側、緊鄰後勁舊聚落,供正式職員居住的「宏毅新邨」;位於廠區西側,供高階職工居住的「後勁宿舍」,以及供普通職工居住的「東門外宿舍區」。

這些建設不僅在短時間內直接的改變了左楠一帶舊有的地景、地貌,使原先的傳統聚落意象,很快的就被工業、軍事設施以及棋盤式街廓的宿舍群所取代。也連帶的讓舊時此處由清代一脈發展下來社會結構、聚落型態、人口密度及產業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改變。

在短短的十年之內,這裡從原先的鄉村,成為了帝國軍事及軍需工業的重地,而高雄的石化工業發展,乃至在未來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其中一顆種子,也悄悄的在此時被埋下。

1945-終戰之夏

六燃廠正式啟用後,常伴著廠內機械運作聲的,是廠外美軍的空襲聲。除了煉油之外,廠區的防空規劃也是必須考量的重點,因此除了建造防空洞外,當時日本政府也曾在半屏山山麓開挖,將重要的煉油設備藏入山腰中。

20241030-005.jpg
圖五:左營半屏山洞窟工廠,第六海軍燃料廠(中油前身)1944年(昭和19年)10月起,開始頻繁遭受美軍轟炸,日本海軍最後選擇於半屏山東南麓人工挖鑿三組地下洞窟。(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在高雄煉油廠啟用僅逾一年不久的隔年夏天,日本戰敗的訊息便隨著天皇的「玉音放送」傳了開來,隨後中國將接收台灣的資訊如震撼彈般落下。這時的台灣或許有人為戰爭結束而感到開心、有人為即將回歸曾經的祖國而滿心期待、也有人為帝國的落敗感到沮喪、甚至不願接受,而更多的或許是對於自身及台灣未來的不確定而感到徬徨。

無論如何,相隔50年台灣將再次迎來政權更迭已塵埃落定,然而短時間內已因為戰爭而從單純的傳統聚落,成為位處軍港及煉油廠所在地的左楠地區,又將迎向怎樣的未來,此時尚無人知曉。


本文為2024年11月14日報導者投書:侯耀荏 / 從半屏山望向「護國神山」:六燃、中油、台積電,高雄產業轉型和居民抗爭的前世今生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