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渴的科學園區 瀕死的台灣農業

您在這裡

2008 年 08 月 05 日

您在這裡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從中科后里基地第二次聽證會談起
文/邱花妹(台灣環境行動網理事暨永續高科技組召集人、地球公民協會理事)

2007年9月5日,「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后里園區開發計畫」第二次聽證會在激烈的問答中,歷時八小時,由農民、前環評委員、關心中科問題的學者提出的問題林林總總,涵蓋中科三期開發可能帶來的「水資源」、「水污染」、「空污」及「健康風險」問題。

這場馬拉松式的聽證會,像是對整個開發審議過程缺乏實質民主的最大諷刺,政府與開發單位的答覆,不僅暴露出政府急於開發,環評報告書流於草率的醜態,更凸顯了台灣失衡的發展模式:科學園區無限制地快速擴張,終將扼殺台灣農業永續發展的未來。

爭奪用水:園區優先 農業擺一邊
早在環評階段,中科三期后里園區,包括后里基地、七星基地的用水問題,就是環評委員質疑的重點。在這場聽證會中,環評委員郭鴻裕劈頭就點出,中科供水問題面臨的是:「自來水設施嚴重不足、備援能力不足、長期水源不足。」(P.2)

中科三期一天13.7萬噸用水,其實主要是靠調撥農業用水。根據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2006年12月20日的簡報〈大台中地區公共用水穩定供水方案〉,「中科效應」將使中部地區用水需求每日增加40萬噸以上,接近目前台中地區一天130萬噸民生用水的三分之一。為因應中科效應,水利署提出應急、建構第三套供水系統及備援系統等供水計畫,林林總總的工程項目,總經費高達220億。而負責籌措財源的單位,分屬中科管理局、自來水公司、水利署,許多經費至今沒籌到,總之最後都要全民買單。而一些計畫的生態衝擊、實施可行性也令人憂心,像是要虧損連連的自來水公司(2007年盈餘負339百萬元)花89億,將921地震後漏水情況更嚴重的台中地區的自來水抄見率提高10%至65%的計畫,執行的不確定性很高,但先前的環評過程,開發單位卻以提高抄見率保證供水沒問題,誤導環評委員。

眼見開發已經上路,但水在那裡卻還不清不楚,難怪農民憂心,一旦高科技廠開始生產,若逢缺水,農民鐵定第一個遭殃。

聽證會中,郭鴻裕與農民接力地犀利提問,想知道中科究竟會不會調撥農業用水。會中,先有科管局代表表示絕不會調撥,後有水利署代表承認,在相關工程未完全前的枯水期,可能會用到農業用水,但所謂調撥農業用水,是指透過水利會「加強灌溉管理」,不會迫使農民休耕,水利署信誓旦旦保證,目前規劃的調撥方式,絕不會影響農業與保育用水。

然而,審視水利署提出的供水計畫,中科三期對農業用水的排擠效應,恐怕是長期而深遠的。郭鴻裕分析,主計畫「大安大甲溪聯合供應系統」的建置,其供水系統將從上游將大安溪、大甲溪的水從公館圳、后里圳引入后里淨水廠,長期而言,將造成中部這兩大溪流的地面水與地下水補注短少,不僅衝擊保育用水,也等於間接與中下游農漁民爭水。

水利會所謂的「加強管理」灌溉渠道,以節水供應中科,也讓農民憂心,相關的管理手段,同樣將造成農民灌溉水源被截斷,減少地下水補注,直接衝擊的將是中下游農民賴以灌溉的四千七百多口水井。

有竹科的前車之鑑,以生產花卉等高經濟作物為主的后里農民自是擔心,目前枯旱期農業用水已經不足,日後缺水問題將更嚴重,一旦缺水,中科這個飢渴的鄰居會迫使他們休耕。面對農民的擔憂,政府除了反覆保證不影響農業用水,更乾脆擺明說:「...後續農民與政府談補償讓農民損失降低才是重點...」。(P.28)

數十位農民帶著自己種的農作物北上,到環保署表達嚴正的抗議。
 
然而,政府杯水車薪的「補償才是重點」對有心於永續經營農業的農民根本不是重點。何況,根據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15條指出,會員「有享受水利設施及其他依法令或該會章程規定之權利,...。」程序正義的問題來了,誰來代表農民同意調撥水源?農民有被告知嗎?水利設施是過去農民繳費,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農民的水權、農業的發展,可以就這樣簡單地被出賣嗎?當水利署官員說,「補償才是重點」時,花農動輒以數百萬計的投資、好不容易開發的國外訂單,又豈是政府補償得起的?

 

中科工業廢水 威脅永續農業
此外,中科排放的工業廢水,恐怕將對大甲溪大安溪流域的農漁業、土壤河川與海洋生態,乃至居民飲用水安全,產生巨大衝擊。

根據中科三期的規劃,其初期放流水將排入牛稠坑溝再匯入大甲溪中游排放;後期則經放流管流至大安溪下游排放。由於光電業廢水成分複雜且具毒性,這些廢水恐將嚴重影響大甲溪沿岸、高美濕地、大甲、大安及清水地區農田及大安鄉海岸生態。環檢所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電子業(在放流水管制上分屬金屬表面處理業及其他類)特別是被動員元件及光電產業(LCD)玻璃面板之廢水毒性特強,...」該研究針對新竹15家電子業放流水進行魚毒試驗,發現其中9家具急毒性,其中以生產TFT-LCD彩色濾光片的廠,廢水毒性最大,對水體的生態環境破壞也非常大。

但,政府對光電業廢水可能污染灌溉用水與生態環境的問題卻不想聞問。這場聽證會揭露,開發單位以草率的環評書低估、掩蓋中科三期開發案的廢水衝擊。 聽證會中,農民急切地想知道,究竟中科廢水排入牛稠坑溝後,水還能不能引來灌溉,開發單位一開始以牛稠坑溝是區域排水而非灌溉溝渠,並以已經在沿線設了更多水質監測點為由,迴避問題。經逼問,中科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乾脆跳出來說:「環保署訂定放流水標準,是針對事業,事業的放流水標準都不能灌溉,不是只有中科的不能灌溉。所有事業的放流水本來不適合用來灌溉。...」(P.73) 

在聽證會上,環評委員郭鴻裕指出許多水資源調撥的問題。
 
在開發單位提供的環評書中,牛稠坑溝被描述為一個區域排水溝,既不是水利會轄下的灌溉溝渠,附近也只看到一個兩公頃非法抽水的農田。然而,代表農民發言的縣議員高基讚舉證歷歷、甚至秀出航照圖,顯示這條溝旁至少有200百公頃農田,「這是古早以來,他們的祖先都在這裡耕作,都引牛稠坑溝的水灌溉,...這不能說白賊的,...。」(P.74)況且,這片農地雖不在水利會的灌溉區域內,但農民也是合法向第三河川局承租、繳交使用費,開發單位豈可草率環評在先、瞥清責任在後,不願正視牛稠坑溝是灌排兩用的渠道,是孕育大甲溪下游數百公頃溪埔地的事實。郭鴻裕氣憤地說:「全台灣有80多公頃農田,有40萬是非灌區,那你說這40萬農田農民是不能灌溉的嗎?連雨水都不能接,水溝水都不能接嗎?不可能的嘛,農民還是要活,何況他已經活在那裡,你中科你是後來來的,...。」(P.82)

另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是,環評委員郭鴻裕在調閱氣象資料後發現,開發單位在七星基地的環評書中,選擇性地以雨季6、8、9三個月中的三天(其中兩天是雨天),來推估牛稠坑溝的全年流量,高估牛稠坑溝稀釋工業廢水的涵容能力,應證了農民的擔憂:「一條溝一年200天沒有水,...那你這個污水來了以後會怎麼樣,一定完全會被土壤、地下水完全吸收,...」(P.89) 而環評書中對大甲溪水流量的推估(而非實測)也有類似的問題,同樣高估大甲溪對中科廢水的稀釋能力。

面對牛稠坑溝的問題,科管局副局長郭坤明坦承:「台灣沒有灌排分離,確實有大問題。」他進而強調,這也是為什麼中科要「耗費鉅資」去做放流專管,(P.106)一旦專管完工,中科廢水將會改走放流管從大安溪排出去。

問題是,未來幾年,牛稠坑溝與大甲溪,仍得承受中科的廢水;問題是,日後中科廢水即使走專管,廢水「原汁」將從距離出海口尚有1.5公里處的放流口排入大安溪。直到近幾個月才知道大安鄉將承受中科廢水的鄉民無不憂心忡忡,一位村長指出,廢水在近海迴流將破壞沿海生態,任何化學物質,將嚴重衝擊數百名大安漁民賴以維生的魚苗漁場;影響大安鄉的公共財大安海水浴場;加以,大安鄉80%的居民仍飲用地下水,且多數為淺水井,井水高低受漲退潮影響極巨,民眾用水安全也將出現問題。而負責撰寫中科環評書的顧問公司代表也只能坦承,環評階段確實沒有進行這部份的評估。(P.140) 
后里農民自救會會長與矽谷毒物聯盟創會執行長Ted Smith在農田前合影
 
結語
當主政者與高科技資本急於擴張科學園區的同時,台灣永續農業的前景卻蒙上更多陰影。當權者不願正視的事實是:科技電子業因其使用、混合複雜多樣的化學/有害物質,加上產品生命週期短,其「生產先行、風險再議」的生產特性,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衝擊可能是巨大而深遠的。

回顧竹科經驗。1990年代中,竹科產能急速向前衝,夾帶著泡泡、刺鼻臭味的廢水,竄入竹科周邊的灌溉渠道與溝渠,流入隆恩圳、客雅溪,甚至部分循雨水排放口,竄入新竹自來水水源頭前溪。廢水問題成為附近居民最大的夢魘,污染了農民世代仰賴的水源。在居民抱怨連連、地方環保團體頻頻施壓下,竹科管理局一邊強調其排放水符合國家環保標準,否認其廢水影響地方生態環境與人民健康,一邊開始埋設暗管,終於在2005年之後,讓廢水循地下管線流到客雅溪下游的排放口,將污染直接推擠到香山海岸,但,竹科廢水的毒性與污染狀況依舊不明。而2006年漁業署終於證實香山牡蠣受到嚴重污染,但政府只談補償漁民,卻不追究污染兇手。

時至今日,竹科的污染帳本還沒算,一個又一個的科學園區,卻繼續鯨吞蠶食著台灣環境與永續農業的未來。

中科聽證會的答辯凸顯,中科日後的發展不僅將排擠農業用水,其工業廢水的毒性也極可能嚴重染指附近農業與沿海漁業生態,為台灣「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的慘狀再添一例!科技電子業的製程日新月異,而現行法規至今並未針對高科技業的廢水特性做出完整的規範,環保署對管制高科技廢水這個迫切的問題,仍停留在研究的階段,可以預期,中科三期的工業廢水,將染指農民的灌溉水源、污染沿岸養殖漁業,最後,惡果將透過食物鏈回到我們每個人以及未來世代的身上。 
孩子們嬉戲的田園即將被怪手吞噬。
 
科學園區不僅飢渴地搶奪水資源、不負責地排放廢水,更黥吞蠶食著台灣優質的農業區。輕易取得台糖的優質農地,中科后里園區染指了被中部區域計畫劃為優質生活區的后里鄉,宜蘭基地原本也規劃進駐知名的青蔥產地三星鄉,農民聲聲質問的是,為什麼政府不願意利用各地閒置的工業區、不思考區域發展、不為台灣農業留活路?當科學園區無限制地擴張,鯨吞蠶食土地與水資源,回饋給社會的卻是少得可憐的稅金,污染的土壤、空氣、河川與海洋,還要我們賠上永續農業的生路,這樣的擴張模式豈是我們需要的?!

1.根據當天會議結論,聽證會內容全文上網,公布於中科管理局及國科會的網站,中科網站詳見:
http://www.ctsp.gov.tw/chinese/01news/11online_view.aspx?v=2&fr=17&no=34...
本文引言所附註之頁數,均引自上列網站公告的會議紀錄。
2.水利署在聽證會中說明:中科一二期的用水量是14.5萬噸,三期為13.7萬噸,再加上自來水的漏水問題,推估中科效應將在大台中地區創造每日約40萬噸的用水需求。(P.14)
3.引自李俊宏、王漢泉、吳嘉玲、王正雄,2002,〈新竹縣地區事業廢水生物毒性試驗研究〉,《環境檢驗所
環境調查研究年報》9:157-186。
4.前環評委員、現任「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在調查後勁溪污染狀況後,寫成〈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一文。全文見http://e-info.org.tw/node/22628

(全文原載於「小地方社區新聞網」,http://www.dfun.com.tw/specialtopic_2.aspx?articale_id=3883,本文經作者節錄、刪修)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