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到產地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又到過年前了,向辦公室請了一天假,回橋頭婆家幫忙準備年節用品。為了款待每年此時才能從外地回來的小叔一家人,婆婆總是準備了許多好吃的生鮮肉品及蔬菜,準備在除夕夜給大家一個溫暖的圍爐夜。
看著這些食材,我想起剛結婚的某一年,婆婆也是準備了好吃的料理招待我這個剛過門的媳婦。還記得,婆婆夾起一片翠綠的葉菜放進我的碗裡說:「這是隔壁阿婆自己種的,嘸促農藥仔啊,欲自己吃的,這有機ㄟ」。這道清炒地油亮鮮翠的蔬菜,裡頭全是婆婆滿足家人挑剔嘴巴的細心,還有隔壁阿婆對健康養身的追求與有福同享的博愛。但是,我不忍心告訴家人,這些蔬菜是喝著號稱高雄黑龍江的後勁溪水長大的。
去年11月8日,環保署查獲中油高雄煉油廠利用雨天報備程序漏洞,偷排廢水到後勁溪,三年來高達55次,廢水中被檢出54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不乏可致血癌或畸型胎的甲苯和二甲苯。環保署表示,中油無論晴天、陰天、雨天都有「緊急排放」的紀錄,然而所謂緊急排放是唯有在致人員生命危險或設施危險時,才可直接排放逕流廢水,但是中油不僅曲解法令規範,還趁機將製程廢水一併排出,罪上加罪。
面對這種不分晴雨的違紀亂排,高雄市環保局表示絕無「核准」,但也坦承三年來都沒有查核中油報備內容,已經懲處相關人員,並研擬勒令中油停工。中油董事長朱少華為此大為光火咆哮:「停停看!」,既沒有向社會道歉,也不承認錯誤,反而藐視律法、威脅公權,這竟然是我們的國營企業龍頭。
農民被迫用工業廢水灌溉,社會豈能漠視? 黃武就攝。
更何況,百多年來後勁溪就是北高雄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當政府、媒體、業者繞著中油有沒有違法、算不算偷排而爭論不休時,卻沒有人去追究,中油明知下游有灌溉農田,仍放任含毒廢水排到後勁溪,這間企業到底有沒有良心?環保署查獲污染事證固然值得肯定,卻也沒有進一步調查,三年來下游1390公頃農田究竟被影響了多少?此外,也沒有任何一個營養衛生或學術單位投入研究,告訴我們,這些長期用化學濃湯澆灌出來的農作物,吃下肚子有沒有問題?
最後,毫無意外地,就像台塑仁武廠的案子一樣,環保署計算中油裁罰金額時,果然沒有將農損考慮進去,更不用說去檢討---面對這種上游排放廢水、下游灌溉取水的荒謬系統,政府把關的機制是否也失靈了?
家有小孩的父母都知道,現代孩子十個中八個有過敏體質,有的會氣喘,讓父母整晚守在孩子身邊不敢闔眼,就怕哪一口氣喘不上來;有的皮膚搔癢,孩子常常邊睡邊抓,抓到破皮流血,抓到半夜爬起來哭。帶去給醫生看,醫生卻只能說「過敏原因沒個準,但總不脫遺傳、環境和飲食」,環境和飲食?是的,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們的文明病也變多了,我媽老問:「現在的囡仔奈這難養?阮喀早攏嘸聽人底過敏。」雖然過敏、文明病也跟工業社會的生活型態與整體環境品質有關,但所謂病從口入,如果我們的農作物是喝著污染水源長大的,那麼吃進這些糧食的人們又如何擁有足夠的免疫力、獲取健康?
無感,是企業明知下游有灌溉溝渠,仍明排暗放有害廢水;無感,是環保機關只管工廠排水,農業機關只管農田有水,兩者之間既無聯繫也無防堵、補救機制;無感,是數十年來一起又一起工業廢水污染農業用水的事件,卻換不來有關單位的正視和改進。
每到過年前,照例要陪家人走一趟大賣場採辦年貨。智利櫻桃、韓國草莓、澳洲燕麥…還有各種產地中國、越南的洋芋片、脆餅、核果零食…來自世界各國的美味統統聚集在這裡任君挑選,而且,特價!在這個由跨國企業建立起來的購物天堂裡,採買的標準往往是便宜、新奇。掏錢的消費者絲毫察覺不到外頭正在上演糧食戰爭;稍有警覺的消費者會想到,這些搭船、搭飛機遠道而來的商品都是高耗能、高食物里程,一點也不節能減碳。但是,恐怕很少人會進一步探詢:本地的糧食到哪去了?
前年凡納比颱風過境南台灣,造成高雄市區多處浸泡在水裡,岡山允成工業區對面的一片芒果園慘遭油污黑水覆蓋,當我們抵達果園時,旁邊的灌溉水圳裡已放了好幾條攔油索。園主說,平常這條水圳的水面就常浮著油亮的油污,害他都不知道該不該用來灌溉。上個月再經過這片果園時,果樹已經全部砍除,大門上掛著斗大的「出售」招牌---園主已經放棄這片農地了。
後勁溪排出的工業廢水化學濃湯。李根政攝。
農人不敢再種植,求售也乏人問津。 黃武就攝。
2009年環保署公佈桃園、新竹、台中及彰化地區共有126.6公頃農地遭到重金屬污染,調查指出工業廢水是造成農地污染的主要原因,但由於上游工廠眾多,無法確知誰是兇手,最後只好強迫農地休耕,政府自己出錢整治。
當氣候變遷,引發全球糧荒危機時,糧食自給率僅有3成的台灣,卻還因為政策和污染,讓一塊塊農地休耕、變賣。
無感,是沉溺在全球化的廉價消費系統中,無視自家土地、糧食一處處被侵犯、放棄;無感,是消費者也切斷了從餐桌到產地之間的想像與關懷。
主婦聯盟合作社是國內少數經常帶領消費者造訪生產者的團體,每年的生產者之旅都試圖串連起餐桌到產地的關係,近兩年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合作,更拓展社員的視野到非合作社契作的一般農地,瞭解台灣農田水圳所面臨的威脅和現況。社員們的反應就跟我剛接觸這個議題時一樣:沒想到桌上的食物竟然是喝我家後面那條「水溝」(其實是水圳或溪流)長大的。
農田水圳串連起來的,一端是糧食生產,一端是工業污染,農田水圳裡流動的,則是澆灌農作以及你我生命健康成長的源泉。關心水圳的命運,就是關心自己、家人以及這片土地的健康。
我們隔壁的阿婆若是知道,她辛苦栽種的無農藥作物不能保證安全,她一定會深受打擊(事實上每個農人和消費者都一樣深受打擊)。雖然水污染的問題已經存在數十年,久到讓許多人都麻痺了,但是,相信我,你不會希望有一天孩子告訴你食物都是從大賣場長出來的。那麼,至少我們可以先從當一個有感的消費者開始,走下餐桌,關心這片生長我們糧食的土地和水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