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觀光,無法照亮地方

您在這裡

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
2016 年 09 月 29 日

您在這裡

「這是比101時間還要長、還要精采的煙火秀,讓台灣看見花蓮、讓世界看見花蓮!」主持人賣力在台上高喊,《檀島警騎》主題曲登場,縣長從螢幕後方走出,本是滿天星斗的夏夜,多了些花火,一整套的劇情連續辦了9年、14屆。但隨著電視頻道的直播,攝影機的視角縱使高超地閃過空隙,看似人山人海的夏戀嘉年華,實際上總與現場主持人宣布的人數相差甚遠。

真的有觀光客會為了嘉年華來嗎?
曾獲邀演出的知名樂團主唱私下透露,縱使樂團的Facebook粉絲專頁破十萬人,會專程來觀看這種節慶式演出的死忠歌迷,大概也只有數十人,真正的歌迷想看的是一場專門演唱會,而不是只有不到40分鐘的演出。

今年的嘉年華,是在尼伯特颱風來襲,造成台東嚴重災情,全台放假的那個夜晚開幕,最初颱風中心預警是對著花蓮來,那天彩排就在花蓮自己認為颱風大到不用上班上課的戶外進行,對外宣導要盡量移除懸吊物品的縣政府,始終不願拆掉布滿鷹架的舞台;此外,當天下午五點以後台鐵才恢復停駛一天半的對號列車,蘇花公路更是夏戀嘉年華進行幾天後才正式雙向通車,觀光客幾乎進不來,嘉年華仍要準時開始,或許因為延遲的成本太高、也可能是明星太難喬,但如此作為,完全凸顯了觀光節慶式活動遇到天災時的困境。

跨年或是夏戀嘉年華,花蓮的慶典活動總是要搭上超長的煙火秀與縣長主題曲。蔡中岳攝

糾團來台東,不會是好方法
無獨有偶,觀光人次開始下滑的台東國際熱氣球節也是如此。台東縣政府在尼伯特風災後一星期,於官方臉書貼上2016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的字樣,斗大的文字寫著:「幫助我們站起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糾團來台東。」

但今年熱氣球節開始的第三天,當地以自然農法耕作的農夫林義隆,就以鹿野農民的角度,公開聲明,他不歡迎熱氣球降臨到他的農田,不僅降落時壓壞作物,當卡車到農田將重達200~300公斤的熱氣球載走時,形同再度輾壓;雖說他並不反對發展熱氣球或觀光,但其長文不僅在講述熱氣球對私有農田地破壞,爾後更強調「為了觀光無條件犧牲農業,值得嗎?」而此事在媒體大量報導後,獲得熱氣球公司敷衍回應,而鹿野鄉地方政治系統則開記者會打壓這名農夫,並找了一堆當地人指該農夫只是少數人,並高喊「台東觀光不能沒有熱氣球,大多數農民是支持熱氣球的。」此舉再次凸顯了觀光、農業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台東熱氣球活動,熱氣球降落至耕作之農地。林義隆提供

無中生有的觀光,難永續
這些東部地方政府消耗大量預算力推的觀光遊憩活動,都具有無中生有、大量觀光客聚集的特色,搭建了舞台,將並非凸顯在地特色的演唱會、熱氣球、煙火擺上,忽略東部本身擁有的自然資源及豐沛的人文歷史,甚至常常破壞古蹟、歷史建築就是為了拚觀光,或在景色絕美、原住民族世居之處興建大型遊憩設施。再看看西部所興建的高跟鞋、水晶教堂,觀光人次正直線地下滑中,這樣去在地文化脈絡的遊憩模式,不僅容易被複製、取代,無法吸引回頭客,更會使得永續的觀光發展契機遭破壞,無法恢復。

觀光若無法與在地接軌,將更無法創造地方發展的契機,近年來因大量觀光客湧入而造成生活困擾的地區何其多,花東居民因為觀光客買不到火車票而怨聲載道、高雄哈瑪星居民封路抗議、日月潭在地住民也多次表達生活受影響、花蓮慕谷慕魚原住民族封山禁止觀光客進入、台東池上金城武樹遭颱風吹倒後地主表達開心,因為觀光客不會再來踩她的農田,這回熱氣球降落農田,鹿野農夫的發言無非是再次證明這樣的觀點。

每當花火再度照耀花蓮夜空,熱氣球在台東縱谷平原升起,似乎只是顯示地方政府的觀光政策如同煙火、熱氣球般曇花一現。一味複製別人的成功案例,無法打造自己的獨特,終究會被求新求變的遊客淘汰,追求質的提升,讓文化、自然能夠成為慢活觀光的重要遊憩理由,並與當地生活結合,不只倚靠觀光,才是觀光帶動地方發展的可能。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