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使用核能發電超過半個世紀,對於核電,很多人看到的是便利、發電量大等好處,但是卻不了解核電所產生的核廢料該如何處理。
廢核
議題內容總覽
2023.01.16
日本政府於1月13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決議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在2023年春季至夏季期間排入大海,此舉無視國際社會一直以來的反對與質疑,甚至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與抗議
2022.08.10
11年前發生的福島核災,為了冷卻核電廠內爐心融毀的機組,至今仍然持續產生每日約140立方公尺的核廢水,目前暫時被儲存在福島核電廠場區內。然而日本政府卻決定將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洋,與鄰為壑、造成鄰近國家的困擾。
為呼籲日本政府撤回核污水排放入海的計畫,全國廢核平台號召民間團體一同響應國際連署—「Don't Nuke the Pacific 」,地球公民作為廢核平台成員亦參與行動,於日台交流協會門外宣讀連署信,並請協會代為轉交給日本政府,考量該計畫未來對於台灣漁業與海洋可能的衝擊,呼籲日本政府懸崖勒馬。
2022.07.01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出三點聲明:
一、電費調漲是反映國際燃料成本上升,跟核電毫無關係。
二、譴責有心人士政治操作,將電價調漲做為重啟核電的藉口。
三、面對難以處理的核廢料以及我國地質條件下的核安高風險,發展核電絕非適合台灣的選項。
2022.03.10
核能與放射性廢棄物本就具有危險性,因武裝衝突讓危險更為增加,日前車諾比核災場址遭到俄羅斯佔領後至今失聯,已經引發全球對於輻射污染擴散的憂慮,核電廠若因為遭受攻擊而發生核子事故,在戰爭中將更可能無法控制損害,災情可能遠超過車諾比與福島核災,不只有烏克蘭國土,相鄰的歐洲各國與俄羅斯土地都將受到污染。
2021.12.29
兩案能源公投背後,「減緩氣候變遷」是最大共識,核能是否能減碳?天然氣是否該是能源轉型的過度能源?重點都是該用什麼樣的能源來減碳。政府已宣布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逐步落實與辯論具體減碳政策,才是重點。
2021.12.28
直接民主的後座力讓人感受到,短期內的公投要能通過門檻成案,都越發艱困。若發起公投是要喚起社會對此議題的關注,如何謹慎利用此工具都得慎思;若發起公投要顛覆既有政策,付出的社會對立代價也必須得綜合評估。
2021.12.21
糾纏台灣40年的核四,今天核四重啟公投不同意4,262,451票,同意3,804,755票,終於在2021年末畫下句點,代表社會大眾終結核四的共識。
2021.12.15
關於核四,姑且不論斷層上的輻射外洩風險、核廢料無處放的問題,光投資效益,核四廠就是一個應該認賠殺出,並且徹底結案的爛攤子。是時候放棄我們過去已經投資失敗的核電,並邁向發展再生能源的風光未來。
2021.12.14
面對氣候緊急,全球各國多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提出短中長期的減碳路徑,台灣也不能例外。為了全面加速淘汰化石燃料,必須同時推動節能與綠能,並輔以天然氣作為橋接能源,才能兼顧環保與發展需求,更快達到減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