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愛命——生物多樣性日的省思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提到『生物多樣性』絕對不能不知道E.O.Wilson這位看起來和藹可親的鄰家老爺爺,透過他的著作如:『生物圈的未來』、『繽紛的生命』、『大自然的獵人』等,開啟了許多人對地球的新視野,也真正瞭解到大自然無可窮盡的豐富。
「……地球上生物圈(Biosphere)到底有多少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呢?已經發現,並且賦予科學拉丁名字的,大概有150~180萬種。但真正存在的物種到底有多少?不得不承認,我們不知道。也許有1,000萬,或1億種。就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角度,窮我們的知識所及,大約只認識百分之十的地球生物。」 「今天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日;第一個喊出『生物多樣性』一詞的,正是哈佛大學的愛德華威爾森教授。憂心於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消頹,他決定結合全球科學家,對全球物種展開一項前所未有、有如『生物學登月大計畫』的搶救行動」
雖然很敬佩他和許多科學團隊展開了搶救計畫,但我認為即使把這地球上從極微觀到肉眼可見的所有生物都認識了,瞭解了,也對保護地球環境沒有太多幫助了。因為現今已經發現了180萬種物種,但這個數字和180億種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同樣『龐大到難以理解,於是無動於衷』的數字。(刪一句)
我們即使知道了這數字後,可能一開始會覺得很驚訝,甚至讚嘆,對於少數科學家努力想搶救保存地球物種的急迫心切,我們會說『哇~好偉大的計畫!真是感謝你們了!』。然後就會覺得『那又怎麼樣?我又幫不上忙。』,我們還是想過便利舒爽的快速生活,買便宜卻不關心其製造過程的消費用品,吃高檔奢侈卻瀕臨絕種的山珍海味,開大車住大房,繼續製造遺臭萬年的塑膠垃圾,繼續看不見因這樣的生活方式(浪費物資、消耗能源)所產生的諸多後果,是如何影響著其他180萬種生命。
無論這地球究竟有多少物種,想拯救、保護這些生命(包括我們自己)最重要的還是得要用覺悟之心,閉眼觀想,或放眼欣賞,與我們人類生命緊密連結的無數生靈,把目光焦點放回到『時時刻刻檢視我們自身的生活方式』,不要繼續『迷失』在這充滿著消費的世界,要學習古人們『惜物愛命』的傳統道德,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