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璋教授演講,激勵人心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1月29日,遠從花蓮前來的許世璋教授來到本會,以「培養環境公民的環境教育--理性、感性、與終極關懷的對話」為題發表演講。許老師過去就是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長期的認養人,地球公民協會成立後,即成為本會的贊助會員,他在演講一開始便說,此行最大的目的是感謝過去在生教中心及如今在地球公民協會的人長期以來對環境與社會的付出,他說:「你們的堅持讓想激勵學生關心環境的人,有典範可以介紹」。
在東華大學致力於環境教育教學的許老師,深知多數人在初次學習環境議題分析、瞭解台灣環境問題之嚴重及錯綜複雜程度時,都會感到無助與絕望,就和當年他唸大學時一樣。因此,他常將根政等NGO朋友寫的文章分享給學生,尤其是談從事環境運動的心路歷程,許老師認為這些文章的感染力很大,帶給年輕的生命很多啟示,給了他們仰望的機會。許老師認為,人在容易迷失的階段,最需要有人陪伴,而群體努力的奮鬥感、同悲共喜,非常重要,因此他很鼓勵學生一起關心環境議題,群策群力。近日引起關注的花蓮七星潭案,東華學生就有一場漂亮的參與。
在環境教育方面,許老師提到,九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認為,環教是個人行為層面的事,諸如資源回收等,殊不知民主國家的環境決策是各種壓力團體角力的結果,解決環境問題首先要放在民主社會的脈絡中思考。他以節能減碳及治水特別條例通過的議題為例,說明這些結構性的問題絕非個人行為的調整就能撼動的,例如,花蓮的三棧溪本有很自然的環境,生態非常豐富,但1996年預算來了,要「創造親水空間」,一條美麗的河川最後被整得面目全非,許老師認為,那是用錢來製造更多的災難!
許老師表示,環境教育若太偏重環境知識,不夠重視情意領域的教學,將難以內化、與生活相聯;而台灣的環教偏重於獨善其身的個人行動,忽略以群體方式行使的公民行動。他引David Orr(1994)的話說,這世界需要人們具備道德勇氣願意去加入捍衛的戰役中,使她變的更適合人居。
這是協會在農曆年前的最後一場講座,許老師帶來豐富的內容和溫馨的分享,最後更與現場聽眾真情對話,彷如熟識多時的故知,活動持續到晚間十點,大家才依依不捨地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