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海岸的珊瑚礁生態

文/段文宏(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環境教育中心主任)
2016 年 01 月 21 日

You are here

20160121p6-001.jpg
三仙台的珊瑚礁俯視圖(本文照片為印象海岸提供)

珊瑚大致可以分為軟珊瑚及造礁珊瑚(或稱為石珊瑚)。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碳酸鈣骨骼為主體所形成的地質結構,而珊瑚是有生命的動物,珊瑚蟲會製造碳酸鈣的骨骼,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膠結在一起,匯集成巨大的礁體。所以健康的珊瑚礁是會長大的,可以大到數千公里,甚至形成海島,或是與原有的陸地共構出更大的土地。由於地理位置適當,台灣島的東西南北岸都有造礁珊瑚的存在,不過受限於影響珊瑚生長的環境因子,只有在恆春半島及台東沿岸以及蘭嶼、綠島、小琉球、澎湖、東沙、南沙等離島,有發育良好的珊瑚礁。

台東縣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小野柳、三仙台、石梯坪以及蘭嶼、綠島等地。蘭嶼及綠島由於光照強度、底質、海流和水質都很適合造礁珊瑚生長,所以環島都可見到珊瑚礁的風光。蘭嶼南方的小蘭嶼造礁珊瑚及軟珊瑚生長情況良好,但因海底底質多是會滾動的卵石,所以當颱風或巨浪來襲,卵石滾動,常摧毀上面的珊瑚,並未形成顯著的礁體。

小野柳、三仙台、石梯坪連綿不絕的珊瑚礁
在台灣本島的台東海岸地質地形豐富,河川輸沙量大,有礫石岸及沙岸地形。而珊瑚礁則多分布在底質穩固的沿岸及擬灰岩岸的地形,所以在小野柳、三仙台、石梯坪都可以看見發育良好連綿不絕的珊瑚礁。台東的珊瑚幼生入添量豐富,只要有穩固底質的海域,多有造礁珊瑚生長。例如在杉原灣是沙岸地形,但在此海域有些獨立的礁石,上面的造礁珊瑚的生長良好。而在礫石岸海域上的大型卵石也可以常常看到珊瑚幼生著床,生長發育成小珊瑚株(圖1)。不過由於台東河川輸沙量大,許多海域由於懸浮物過多影響光照強度,沉積物過多容易掩蓋住珊瑚,卵石底質容易滾動,所以雖然珊瑚幼生入添量或許不少,但是並不容易長大形成珊瑚礁。


20160121p6-002.jpg
圖一、台東小港漁港附近潮間帶生長良好的造礁珊瑚,於退潮時露出水面。

由於光照強度及沉積物會影響造礁珊瑚生長,所以大多偏好在清澈海水中生長,不過台東海岸一些造礁珊瑚生長旺盛的海域(圖一),海水的懸浮物及沉積物明顯較多,使得光照強度較弱,可見生長於此地的造礁珊瑚已適應這種不良的環境,這也是在台東海岸珊瑚礁特殊之處。

我們除了比對珊瑚物種的種類以外,也利用珊瑚生理研究來了解台東海岸的造礁珊瑚適應不佳生長環境的機制,以了解及預測環境變遷下造礁珊瑚適應不良環境的可能性(圖二)。


20160121p6-003.jpg
圖二、台東海岸雖然光照強度、沉積物、懸浮物的條件不佳,但仍有許多珊瑚在這裡生長良好,生態豐富。圖為海蛇於珊瑚間覓食。

台東的珊瑚礁面積不小,不過由於便利的潛水入水點少,海況較差,海水懸浮物較多,在此遊憩的潛客及遊客大都極少,使得台東的珊瑚礁承受水上遊憩活動的壓力較小,但也因此較少受到關注;相較之下,此處海岸珊瑚礁遭受廢棄漁具汙染、不當採捕及岸邊民宿的生活廢水等汙染壓力就來得嚴重許多。台東的珊瑚礁或許對遊憩經濟貢獻不,但對於漁業資源的維持非常重要,亟需我們投入關懷,維持這片珍貴的珊瑚礁。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