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核電=空污增加? 破解迷思Q&A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Q1:非核家園導致火力發電大增?
即使在核電全開的年代,台灣火力電廠的(燃煤+燃氣)發電量就因為全台用電年年成長而持續在增加。但是依照經濟部最新的「逐年電力配比規畫」(圖一),到民國114年前,火力發電(燃煤+燃氣)卻沒有明顯增加,骯髒的燃煤發電反而逐年減少;隨著三座老舊核電廠屆齡除役,核能發電量也越來越少,真正取代核電缺口的其實是「再生能源」及「推行節能」的成果,並不是火力發電!
大家擔心的燃煤發電,會因為老舊燃煤機組陸續除役、生煤管制、空污季環保調度限制等而逐年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逐年增加的「燃氣發電」。燃氣是比燃煤相對乾淨的發電方式,從圖二可以看到,燃氣電廠所排放的PM2.5及其前驅物-硫氧化物(SOx)均遠低於傳統燃煤電廠與超超臨界燃煤電廠,二氧化碳及PM2.5另一前驅物-氮氧化物(NOx)都不到傳統燃煤的40%,因此,隨著燃氣逐步取代燃煤成為轉型過程中的主要電力來源,大家擔心的空污與排碳問題都會獲得改善。
擁核集團喜歡用「非核家園導致用肺發電」話術,不僅刻意將燃煤與燃氣混為一談,更是利用人們對乾淨空氣的渴求,來為核電復辟找藉口。事實上,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落實節能,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我們就可以同時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二選一的假議題中。
Q2:核電全開的年代,空氣有比較好嗎?
有人說以前的空氣很好,但自從核四停建及核電陸續停機之後,台灣的空氣才變的這麼差。讓我們來看看是否真是如此呢?
2014年核一廠一號機才停機,之前都是核能電廠與火力電廠全開的年代。從環保署歷年的空氣品質報告來看,其實2014年前整體台灣的空氣品質是更糟糕的,空氣品質不良率比現在高很多,尤其是中南部更是如此。
如果從大家最關心的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來看(圖四),過去也比現在來的糟很多。空污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圍繞著,只是過去大家沒注意到空氣灰濛濛是空氣污染而已。
Q3:如何兼顧能源轉型與減少空氣污染呢?
PM2.5的來源大約有6至7成是台灣境內產生的,若從環保署公告的來源來看,約有3成來自工業、3成5來自各式車輛、另外3成則來自其他來源。
在馬路上的每台車都像是一個小煙囪,排放廢氣直接影響人們、卻常被忽視的污染來源。要減少交通污染,除了要求廠商淘汰老舊的柴油大貨車以外,多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把汽機車替代為不會排廢氣的電動車,都是好的選擇。
工業部門方面,過去很多產業都自設鍋爐燃煤產熱,但同時也製造空污。所以鍋爐改為天然氣、整合廠商共用熱能,促進工業設備節能和高耗能產業轉型,都值得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也非常重要;在電力部分,除了提高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減少燃煤發電而改成較清潔的燃氣發電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