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捎來的聖誕卡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文/邱花妹(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2012年聖誕節前夕,電子信箱裡悄悄地捎來了張電子卡片:禮物背包漲滿滿的聖誕老人,閉眼皺眉地緊抱著一支冒出一團大黑煙的煙囪,灰藍卡片上躺了排文字:「收不到聖誕禮物?幫聖誕老人一個忙:http://www.cet-taiwan.org/iap 」。嗯,卡片可愛,心動,聽七歲女兒的話,馬上點進去,眼簾映入八個大字:「改善空污 刻不容緩!」
「空污!?」對,我們居住的高雄,是全台空氣品質最糟的地方。石化鋼鐵電力大煙囪錯落、還有滿街汽機車小煙囪,加上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不易擴散,高屏地區363萬人,常把自己的肺當「空氣清新機」用。
想起前陣子某天,與女兒走在下班尖峰時刻的街道上,這住過英國一年半的孩子突然說:「媽咪,我感覺英國人祝幸運,伊ㄟ空氣比咱ㄟ卡清氣。」
這一比較,切入了當代環境社會學關切的核心問題:在人類不斷追逐經濟發展時,人類製造出的污染惡果是否不公平地分配在特定族群、不同階級、性別與世代的身上?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榨取,有無不正義地掠奪弱勢族群維生所需、剝奪下個世代的生存權?如果說,英國乾淨空氣靠的是把煙囪移到窮國、過渡消費是仰賴進口世界工廠以惡劣勞動條件及環境成本外部化為前提所製造出的廉價商品,那麼,這種發展模式不僅不永續也不符合環境與社會正義。類似的角度來看高雄的空污問題,我們被迫日日與大煙囪為伍,我們的孩子老是在空氣污染物嚴重超標下,按表操課、用力運動、大口呼吸,這樣算不算違背環境、社會與世代正義?
半個世紀以來,高雄被插上一隻又一隻的大煙囪、被定位為台灣的鋼鐵石化重鎮,即使空污程度早破表,台北決策中心仍擁抱粗糙的開發主義,支持高污染產業在這個城市擴張。工業污染造成環境降級所帶來的實質與相對剝奪感,讓高雄居民怨嘆自己是次等公民。
而後勁仁武大社林園等工業區旁的社區鄰里,更是次等中的次等。許多人當記得,是1987年爆發的後勁反五輕運動,揭露經濟發展背後驚人的環境與健康代價:經濟活動可以失控到嚴重污染空氣土壤與地下水、點蚊香會爆炸的程度。是這種被剝奪乾淨空氣與水源的不滿與憤怒,讓受害居民揭竿而起,是這種集體行動的壓力,促成今日我們看到的環境改善,社會運動的研究即發現,1980年代後勁反五輕等反公害運動,促成了政府將環境保護制度化、迫使企業投資環境改善,讓此刻後勁、高雄,空氣的況味不同於20年前。只是,20年後,高雄市民鼻子聞到(臭味)、眼睛看到(能見度)的空品,與環保署空氣污染物監測數字都顯示,高屏東空品區在全台灣仍然很糟、一路墊底。
所幸,我在柴山腳,看到信仰「改變」的環團研究員與志工,近來為改善高雄空氣品質所開展的努力。
他們找來法令,發現1999年上路的空污法,早有「總量管制」的條文,高屏可以透過管制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制大型工廠排放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只可惜,空污法同時將公告總量管制的決定權交給經濟部,十幾年來,經濟部以會影響經濟發展為由始終不肯公告實施。
為了突破這種空有尚方寶劍卻不得出鞘的窘境,環團開始了自己的庶民空污監測計畫,風雨無阻地持續從同一棟大樓同一個角度,拍攝柴山的能見度、寫下污染觀察、比對環保署的監測資料,以「市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手法呈現高雄空污問題。
環團同時透過記者會、文宣、演講進行倡議,志工媽媽、老師、大學生走向街頭發傳單、拿連署書遊說親友,麵包店、診所與商家也加入宣傳,要求取消由經濟部決定高屏人該呼吸什麼樣空氣的荒謬處境。眾志成城,過去三個多月,這些積極公民收集了超過一萬位市民的親手連署:在這樣的草根努力下,空污法修正案終於在11月進入立法院一讀。
在迎向2013年的此刻,紀錄南方公民社會所做的努力,讓我深深覺得,手邊的這張聖誕卡,是禮物、也是莫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