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心得—我在「家‧環境藝術展」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各位義工朋友晚安,今晚是我最後一次值班「家‧環境藝術展」,和不少最後一次值班的朋友一樣有著小小感觸。
這段時日,在高雄駁二,在超過六萬人次的訪客之前,我們以引介人的身分,指陳工業污染的事實與現代文明的困境。每次站上四五個鐘頭,說上數十百遍心裡打好草稿的與現場即興發揮的說詞,都是為了各自在心中鉤勒的關於未來的美好願景略盡棉薄心力。這是積極的公民、覺醒的地球人「有感」地活在當下的溫熱證明。
很高興我與各位一起站過,腳很痠,但只要站得夠痠夠久,地球會因為這一群人的痴痴站姿而盼到改變的曙光。——裕文
今天去台文館上自然寫作課時,聽到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提到ecology(生態學)的字源,其實有oikos(家),自然是生物的家,所以生態是以人為出發點,探討人類和自然交錯的相互關係。或許對於這些工業區,我們認為不自然,但是會不會如同《毒物星球》的場景、大林蒲的居民所承受的,甚至是高雄天空的空氣懸浮微粒一樣,這些,都變成下一代的「自然」?原來這個展覽主題「家」,或許有更多不同的意義——明儒
我在當志工的時候,一位志工跟我,有小朋友被黑色的雄給嚇壞了,所以我看到小朋友們時,就會跟他們說熊是由許多娃娃組成的,娃娃的來源是由其他人所捐贈的,並透過延伸故事讓小朋友了解也教導他們,看到漂亮可愛的玩具可以看看就好或拍照留念,不然工廠會製造更多的娃娃。還有關於石油工業會造成的生態影響是什麼,例如:鳥類因石油污染的海水沾到翅膀而膩斃、或動物誤食石化製品而死.....的故事!——冠妙
昨天雖是平日,人潮不多,但卻也不間斷,有年輕人、有老夫妻、有爸媽帶著小孩、也有三代同堂一起來,甚至有學校辦戶外教學的。遇到一位來自大林浦的朋友,他看了非常有感觸,尤其是高雄馬爾地夫那張藍海,他說以前那兒都還有魚抓呢!講到空氣品質的問題,他更是默默的說,那樣的空氣我們從小就在聞了。我想,這個展覽的目的就是在彰顯我們的家跟環境那切不斷的密切關係吧!——美杏
今天是我家‧環境藝術展擔任展覽志工的最後一天了,短短一個多月裡,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充滿熱忱,且使我敬佩的人.有的同是高中生,有的大學甚至出社會已久。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一份心裡的"認同"和"答案",對於環保議題,我一直很支持也很關注,但總缺少一種能讓我百分之百支持和認同的元素.我想我在這個學習路程上找到了,在自我摸索中得到了能讓我面對觀眾的疑問,也是我以前的疑問,能夠理直氣壯回答的答案,這是個契機。——禹彤
今天我負責的是「小明一家人」展間,導覽時,偶爾會有一些很積極的觀眾問我:看了這個展覽,然後呢?我們可以怎麼辦?整個大環境都這樣啊!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反思的,執行長李根政做了簡單的回應:可以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儘可能節能減碳,減少浪費與減少使用單次使用物品。另外是參與公民行動。我們對環境保持覺知、去了解、去表態、抵制對環境不友善的財團或工廠…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向政府表達自己對環境的期待與看法。
這次,有機會更進一步看見環團在做的事,以及了解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危機,並且實際到展區跟民眾展開對話,我想這對我來說是一段溫和又具有公共參與的力量。我稱之為「淺藝術的溫柔革命」。——怡伶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當志工,從未想過為別人服務是件如此開心的事,很新鮮,也因此次的經驗,我得知在台灣有多處地方竟已受損得很慘,且因此發生多次抗爭,引起我們深深地省思。能藉此得到服務他人的機會真的很開心,也讓我更懂得環保的重要!——智勝
將近尾聲時,總是筋疲力竭、口乾舌燥,覺得能坐在椅子上都很幸福,但心裡總是想著,若在這短短的五小時裡,有少數幾個人真有被污染的黑暗面震撼到,或被影像及作品的訊息衝擊到,而願意正視這些地球的傷口,那我想這一切都真的值得。——萬慧
有一對父子一起來參觀,並問我:「為什麼小民一家去參觀那些受污染的地區時要笑得那麼開心?意思是說活在那裡很開心嗎?住在受污染地區的人都是生病的啊!」我說:「小民一家想表達的是如果我們再不重視環境污染的問題,那可以能以後我們遊玩的地方只剩下這些受污染的工廠了」後來經過交談後,發現原來他們家就是住在受污染的地區,他們來看展覽時感受比其他人更深,我當下不禁心寒了一下,真切感受到他們無奈的心情。——燕淑
對於地球公民基金會,我投以高度的尊敬與讚美,這是一群既認真又充滿關愛的人,傾注了所有的心力在維護這片土地。在資金不盡寬裕時,跨出去的一步雖然有限,卻是不放棄勇敢的行動而偉大的里程…。雖然已閉幕,然而帶來的感動卻不會消失,如今我時常透過臉書來追蹤地球公民基金會。——昂芝
在這裡會遇到來自各國的民眾來參觀,雖然語言文字不同,但透過各種意象,大家的共識就是「環保很重要」!有位來自美國的老奶奶對這次的展覽活動表示很讚賞…我問她美國的空氣品質是不是比我們好太多了?她說其實都差不多,因為不管走到哪裡,對地球的污染已是一個事實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真的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竣凱
(編註:篇幅所限,部分心得經本刊節錄,僅此感謝所有作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