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在中油高雄煉油廠(含五輕)舊址(以下簡稱中油高廠舊址)開發設置的楠梓產業園區,短短1.5個月的環評審查過程中,地球公民積極參與每一場說明會及環評審查並發言、監督,確保台積電能用最高的標準進行開發、營運,讓台積電與高雄的環境、社會共好。
新能源與電業改革
議題內容總覽
2022.04.11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高雄市楠梓產業園區已通過環評初審會,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決議。台積電已加入RE100,主動做出使用再生能源的承諾。環評書上提出了營運後每年取得實際用電量25%的再生能源、2030年增加到40%、2050年增加到100%。對此我們表達歡迎與肯定,但我們認為:台積電作為業界領頭羊、用電大戶,不能只作為綠電的購買者,更要成為創造綠能的協力者。
2022.01.21
我們強烈譴責透過向油車廠商徵收碳費,補助電車廠商等市場機制這項怯弱的政策,因為碳費是把廠商過去未付出外部成本,進行內部化的第一步。若要進一步推動運具電動化進行減碳,就應效法全球主要國家的策略,積極訂定禁售燃油車目標。
2022.01.12
王美花部長受訪談到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僅能達到15%,蔡總統2016年提出的「再生能源20%、燃煤30%、燃氣50%」能源配比目標確定跳票。王部長解釋因台商回流、半導體擴大投資等因素,經濟與用電需求大幅增長,「分母變大,導致再生能源佔比下降,原訂再生能源的裝置目標量不變」,但如此回應實無法消除政府誠信失守的疑慮。「用電成長+再生能源發展不順」才是蔡政府能源配比目標跳票的原因。
2021.12.15
多元的社會和議題,對於⾝處其中的⼯作者很辛苦,但若能接觸較多⾯的視⾓和社群,甚⾄多元價值的衝撞,就會形成較成熟的倡議主張和改⾰路徑,這樣的歷練有利於培養全⽅位視野的⼈才,⽽這正是臺灣最需要的。
2021.11.29
距離公投不到一個月,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簡稱三接)遷離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公投案,是關心環境保護與能源轉型的公民,最為糾結的課題。
上週(11月16日),《報導者》寫出了環保團體之間的分岐,讓社會看到這個題目判斷上的艱難。地球公民基金會身為同時關注國土保育與能源轉型的組織,正是尚未表態的組織之一。公民投票只有同意、不同意、廢票或不投票的選擇,地球公民自許為環境專業組織,有責任向公眾說明我們的判斷為何。
2021.11.09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決定邀請長年支持反核運動的邱威傑議員、苗博雅議員以及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成員—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代表反核四續建的不同意票,參與電視意見發表會,說明為台灣永續的生活環境與經濟發展,第17案重啟核四不同意。
2021.07.05
2016年啟動的電力能源轉型,使得台灣再生能源持續增加中,最近(2021.5),白天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已可占全台9%以上,比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還多,順利供應用電需求,證明了太陽光在供電系統已占有重要地位。
2021.05.24
20年前網際網路、手機還不盛行的時代,每逢颱風天家裡總會準備蠟燭,在風雨交夾的時刻擔心停電的到來,那些漆黑的夜晚,一般市用電話仍可通話,親友間透過通訊連結,等待復電。曾幾何時,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在一周內分區限電兩次,差別是有國家警報的響起,但社群媒體上哀嚎不止,店家擔心冰箱裡的食材壞去,工廠煩惱產業鏈斷掉,瞬間跳電對電器用品的傷害,燥熱天氣無法降溫,憤怒的情緒直指政府。
2021.05.24
517停電與513停電不同,513是電網故障導致電送不出去,但昨晚停電確實是因為夜晚電力供應不足。但,這個缺電現象並不是因為既有電廠不夠,而是因為歲修規劃不良,導致有些電廠此刻還在歲修,不能供電;再加上興達與核三廠各有一部老舊機組故障,一下子損失太多供電能力,才造成夜尖峰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