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立法院針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修正草案召開召委協商會議,其中第十二條之一要求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屋頂,只要符合一定面積,就必須裝設一定規模的太陽能光電板。席間雖無任何反對意見,最後仍決議交由院長協商再行討論,而本會期還有20天,呼籲立法院長游錫堃、柯總召儘快排審,這會期通過該法條,提升國人整體居住品質,催生台灣建築與環境共好的新世界,讓台灣建築邁向淨零。
新能源與電業改革
議題內容總覽
2023.05.02
立法院正在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其中第12-1條參考自德國柏林市議會制定的太陽能法,要求新建、增建及改建達一定規模之建築物,必須裝設一定比例的太陽能光電板。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蔡卉荀疾呼「都市的電都市發,屋頂光電要入法」,都市作為吃電大戶,應盡可能佈建屋頂光電,擔負主要發電責任,避免光電發展過度集中於農村地區,目前國內外皆已刻正推動屋頂光電成為建築物「標配」的法案,可說是當前能源轉型的共識。
2023.03.30
【2023年3月30日臺北】用電大戶條款法定兩年檢討時程已過三個月,仍不見經濟部公布最新調整草案,與過去兩年的成效總檢討報告。面對臺灣再生能源推動遲緩、國際能源大漲的當下,環團憂心經濟部對於用電大戶的持續放任,將導致2025年的蔡政府對能源配比的政治承諾落空。眾環團與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
2023.03.17
電價審議委員會於今日召開,並決議經今年電價以工業、民生大戶調漲為主,整體調漲約11%。針對電價調整結果,我們認為電價調整有其必要,而電價作為反映環境外部成本及調節社會能源需求的政策工具,合理的調漲應要能達成引導節約用電的效果,才有助於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另一方面,針對電價調漲恐對民生造成的衝擊,我們也認為應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2022.12.18
在十二項關鍵戰略的「社會溝通會議」中,地球公民亦全面出席參與討論,並提出民間團體的政策意見。在2022/12/17召開的「能源系統去碳化」關鍵戰略社會溝通會議中,地球公民提出之政策建議。
2022.11.09
呼籲世豐應尊重部落自主、綠能不該蓋壩截斷河川,經濟部應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小水力定義
2022.11.03
七股養殖戶不斷從世世代代養殖的魚塭趕走,蔡總統、蘇院長、沈副院長仍沒有聽到漁民心聲,只顧著宣揚光電好成績!鄉親已忍無可忍,破兩百鄉親包5台遊覽車凌晨4點從漁鄉七股出發,至總統府陳情。
2022.10.17
今年3月開了第一朵花的香莢蘭園,將在11月中旬收成。我們將帶志工們走一趟光電下的香莢蘭園小旅行,認識林邊的自然環境和產業轉型的選擇,了解光電除了能源轉型外,可以創造的經濟價值,最重要的是透過採收香莢蘭,參與香草精緻農業的生產過程。
2022.08.30
為了確保地面光電在室外型魚塭、廢棄鹽田等半自然環境的影響最小化,地球公民過去與友團一同要求政府推行「環境與社會檢核」制度,來找出衝擊最小的光電設置區域,以達成生態、漁業和能源的共存共榮。然而,室內型的漁電共生養殖場(室內漁電)因為不受環社檢核的相關規範,反而受到光電業者的青睞,恐失控成為制度的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