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紀錄】4/23《煙囪下的天空》高雄石化空污講座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 顏禕均
2021 年 05 月 10 日

You are here

20210511003.jpg
《煙囪下的天空》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傅志男攝)

在石化工廠林立的高雄,一根根樹立的煙囪儼然成為了高雄的特徵。在這片「煙囪下的天空」生活的人們,飽受空污與公共安全的威脅。獨立媒體《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創作了《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一書,以報導者的觀點,為我們敘述在這片天空下經歷的生活及憂慮。

仍受空污肆虐的四月,地球公民邀請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到高雄分享報導者對石化業的調查報導。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擔任主持人。地球公民副執行長王敏玲、大社環境守護聯盟召集人吳忠穎與談。

講座開始,由新聞畫面帶參與者回顧這幾年高雄在面對後勁、大社、林園等石化產業的歷史事件。石化廠爆炸、居民生活風險等狀況直到今天仍持續影響著高雄

何榮幸在2010年開始進行石化產業的深度報導,並在五年前成立報導者,那年正是五輕關廠。石化業自1968年已經在台灣超過50年,造成的汙染使中南部的環境難民深受其害,但其中伴隨的經濟貢獻與就業人口相當高,面對難以撼動的產業,我們又該如何與他共存?

20210511001.jpg
獨立媒體《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傅志男攝)

《煙囪之島》一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談論的五輕,由於將成為過去式,所以以人的情感為重點,並強化對這片土地的傷害。後勁反五輕,是解嚴之前發起最大的環境運動,這運動從一開始就展現了反對五輕的決心;分文未動的回饋金、冒險爬上燃燒塔的造勢,深深影響那世代年輕人對環保運動的看法,這都是台灣社會重要的意義。五輕是環保署公布的最大污染場址,現任市長陳其邁希望加速整治讓台積電進場,但目前復原進度只有1.32%,非常落後,也較難實現。當地居民則希望未來能轉型成為生態公園,讓他們能見到半屏山、重新呼吸好空氣。

第二部分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雲林麥寮六輕,要報導跟六輕有關的內容,都必須背負非常大的壓力。除了要面對龐大的財力、法律背景外,在政府數據顯示正常的狀況下,要如何證明六輕對當地居民的健康影響甚鉅?台灣需要一個專責機關去管制六輕,否則在資源失衡的狀態下,監管失能、公權力修法緩慢、收買地方人士、居民無力反擊,最後便造就六輕汙染未定論,繼續縱容六輕巨獸對當地的污染。

20210511004.jpg
報導者何榮幸創辦人回應民眾的問題(傅志男攝)

第三部分回到經常被忽視的高雄,如果沒有大林蒲的遷村、林園的回饋金與新四輕風波、大社工業區的降編承諾跳票,高雄的居民將一直默默承受石化工業對生活環境產生的影響,而不會受到重視。站在政策的十字路口,不同的選擇影響著區域的未來,我們的後代將要承擔我們抉擇的結果。隨著公民意識的抬頭,台灣並不悲觀,我們要一起努力,謹記不再犯過去的錯誤,嚴謹地做出最佳的選擇,才無愧於未來的我們。

王敏玲也分享了自己2007年到職後第一個面對的環評案就是林園新三輕,自此展開與石化工業污染的對抗,在過程中才發現,高雄工業區附近民眾的委屈真的很少被看見。
20210511005.jpg
王敏玲副執行長與民眾進行互動(傅志男攝)

高雄究竟適不適合發展石化工業?每年自9月下旬至隔年4月,位於東北季風下風處的高雄經常受到尾流弱風的影響,還有中央山脈阻隔的地理條件,在這樣的大氣環境條件下,答案已非常清晰。很多人也好奇,石化業的外部成本是否有內部化?她舉例,台灣的空污費徵收已經非常便宜,而發生工安事故、違法排放的罰款更超乎想像;例如近年曾有一次國喬石化排放大量黑煙,新聞上說環保局最多將開罰500萬,但最後卻只罰10萬。731發生石化氣爆時,政府說要把仁大工業區遷去大林蒲,成立石化專區,後來送環評是用新材料循環園區之名。如果政府要推動循環經濟,就必須真的做到零排零廢零事故,不然無法取信於外界,循環材料園區就依然是石化專區。

20210511008.jpg
媒體報導國喬石化排放黑煙可罰500萬,但最後只罰10萬(傅志男攝)

吳忠穎分享自己參與環境運動的心路歷程,當時他知道大社工業區應該要遷廠跟降編,但之後才知道其中仍有許多問題。當時一直辦公聽會,但居民被封鎖消息,連知的權利都沒有,但看到在地一位帶頭的媽媽,站出來為孩子發聲,無形之中也引導著自己,提醒自己要站出來。在這一路上,從一開始被無視,到後面真理越辯越明,居民也從沉默轉為期待與支持,對他們都是鼓勵。也許工業區沒有那麼可怕,住那麼久也已經習慣,但看著家人的健康,如果自己不站出來,怎麼說得過去?


20210511002.jpg
吳忠穎召集人分享自己參與大社降編運動的心路歷程(傅志男攝)

最後在QA時間,也邀請來到現場的林于凱議員為我們分享。他說:其實在產業這塊,是很多的選擇題,而答案便是各方利益結構的拉鋸。過去我們因為缺乏資訊,所以沒有選擇權,不過當我們開始施加壓力給廠商,他們的選擇也會與之改變。站在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要去想台灣到底要什麼?及產業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產業要轉型,也要有空間;如果我們有完整的產業鍊,也許就能做到高產低污,但要有技術質量的參與才能做到。我們需要一個平台,讓政府、技術人員、民間團體、業者討論,廠商在接受到外部壓力後,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20210511006.jpg
林于凱議員來到現場分享對石化產業現況的見解(傅志男 攝)

邱花妹也補充,高雄從60年代開始發展石化工業,70-80年代自力救濟運動興起,90年代的沈默,到千禧年後再出現一波反公害運動。在這之中石化產業擴張形成的公害跟工安事件的發生都有著一定的關聯,或許在其中我們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但面對整體結構性的問題,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為這城市發聲,才能在產業的結構變遷下看到更多新的可能。
20210511007.jpg
南部民眾熱情參與本次座談(傅志男攝)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