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煤的可能作法

You are here

文/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陳泉潽(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
2019 年 09 月 01 日

You are here

興達減煤有二種可能的作法,提前除役,或者空污季不發電。

興達電廠的一號機1982年9月運轉;二號機是1983年12月,台電原先規劃都在2023除役,也就是使用40年後準時除役。可不可以提前除役,讓燃煤的污染降低,目前卡在「備用容量率」的問題。

台灣法定的備用容量率是15%,備用容量率是以一整年最高峰的用電為基礎,然後要再往上保留15%發電能力來備用。

15%的發電能力相當興達電廠(四煤、五氣)的二倍,約有18座中大型發電機組,一年中只使用了幾個月,甚至有些只使用了三、四天,其他時間是閒置狀態。其實保留10%,加上良善的管理,已經完全足夠,15%是不合理的高。

興達這二座老燃煤,約占全台發電能力的2.5%,如果提前除役,備用容量會降到12.5%,這樣完全不會影響到供電的穩定。

然而,興達燃煤提前除役不是不能做,而是社會上的反智氛圍,讓政府根本不敢作為。

興達減煤碰到最大的障礙並非只有台電或經濟部,深究其根源,是社會的「缺電恐慌」。過去幾年來,台灣被擁核人士刻意誤導渲染缺電,他們甚至組成了「缺電公民自救會」,讓人民以為台灣很缺電,最好的解方則是核電,這完全不符事實,但許多人民已被高度的影響,這從2016的公投結果可以看得出來。

“興達老舊燃煤提前除役,會降低備用容量率2.5%,但是完全不影響供電穩定”

備用容量率的降低雖然不會影響供電穩定,但很容易又被核電幫誤導為缺電,這才是政府根本不敢作為的原因。

興達減煤的另一個作法是「空污季不發電」,也就是說,一年中有半年左右,老舊的燃煤機組停止運轉,這樣可以滿足法定備用容量率15%,又可以減少燃煤在空污季的影響,這可能是另一個折衷方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