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低碳 乾淨空氣-- 311「南台灣廢核反空污」遊行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福島核災將滿六年,台灣反核運動雖然在核四封存、政府宣示2025非核家園獲得階段性成果,但不代表台灣核電問題已經解決。就南部而言,核三廠地底下有斷層帶通過、出包頻繁、預定8年後才除役,其核安威脅未曾稍減一分一毫,未來更需面對跨世代的核廢料問題;另一方面,中南部長期遭受空氣污染之苦,工業、能源、交通大幅仰賴骯髒的燃煤和汽油等化石燃料是主要污染來源。只有推動非核低碳的能源和產業轉型,才不會讓執政者有核三延役的藉口,同時徹底改善空污。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台灣能源政策長期落入非核即煤的電力開發迷思,早已不符合國際潮流。現階段,中央及地方政府應合作,制定節電目標,達成用電負成長,並提出2025年再生能源達20%的具體策略和時程表;同時要課徵能源稅,讓高耗能、高污染者負擔較高稅負,用來減免一般民眾與企業的所得稅、補貼大眾運輸等,促使經濟公平、鼓勵節能與再生能源產業技術發展。今年311廢核反空污遊行,仍要持續展現公民力量,提醒政府和社會勿忘福島核災,強化推動能源和產業轉型的政治決心,給人民安全乾淨的能源未來。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南部空污嚴重,2016年PM2.5手動站監測值台南站26.29μg/m3,高雄前金站26.20μg/m3,屏東站 25.79μg/m3,都超過空品標準(15μg/m3)10μg/m3以上,王敏玲指出以PM2.5及其前驅物硫氧化物來看,台灣前十大固定污染源中,燃煤電廠就有台電的中火、興達及台塑的麥寮電廠,一年貢獻2,108噸的細懸浮微粒、27,653噸的硫氧化物 ,加重南部三縣市的空污,她呼籲政府加速從減煤到無煤的能源轉型之路,並強化各項空污管制,限縮污染污染產業,讓非核的台灣也能享有乾淨空氣!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執行秘書買寶玉率領平等非營利幼兒園及鳳山社區自治幼兒園共18位師生到場發表廢核誓詞,表示身為未來的主人翁,擔心核災或核廢料可能毀壞孩子們所熱愛的一切,因此願意挺身而出,阻止核能帶來的破壞,並動手打造一個不用犧牲他人就能美好的未來。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周家慧表示,主婦聯盟去年開始參與建置「綠色公民電廠」、推動「能源教育基地」,希望透過貼近居家生活的節電行動,翻轉民眾對用電的理解與想像,減少對燃煤、核能的開發。呼籲家庭一起出來參與遊行,讓非核家園的理想早日落實。
高雄婦女新知協會專員李冠霈指出,女性權益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多數女性在家擔任主要家務勞動者,很容易接觸到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問題。高雄婦女新知始終支持廢核與反空污,許多媽媽會員更是關心空污問題,擔心她們的小朋友在學校上戶外課時間過久,長期處在受污染的空氣當中。因此今年也會一同參加遊行,表達女性對於此議題的關注與支持。
綠黨高雄黨部主任執行委員曾柏榮認為,政府應推行能源稅立法,取消工業電價以及化石燃料補助,將這些補助轉為創造低碳綠能產業之就業機會,促進台灣與高雄的產業轉型,減輕人民遭受污染與分配不均之苦。同時綠黨也會與民間團體一起,持續監督政府儘早著手核電廠除役工作,盡速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台南新芽協會秘書長楊智達批判,今年二月台南空品AQI值從未亮過綠燈,工業用電占比為六都之首,賴市長宣稱去年3月前要節電2%,實際上至今卻成長了2.02%!他表示,接下來三四月很多中小學校會舉辦運動會及會前賽,呼籲政府不要只是喊口號、掛空污旗,要有更具體的作為來捍衛孩童健康。
今年南台灣廢核反空污遊行將於3月11日下午兩點半於高雄勞工公園(捷運獅甲站3號出口)集合。主辦單位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已邀請台南市長、高雄市長、屏東縣長、行政院林全院長到會場具體回應遊行訴求,並向群眾、市民朋友說明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改善空污的政策方案。為了紀念福島核災六周年,增加資源重複運用,減少能源消耗,聯盟鼓勵民眾穿著歷年反核T參加遊行。集會現場還有公民團體及南部縣市政府設置共22個能源與反空污主題攤位,包含繪本故事、主題書展、高雄空污拼圖、節能燈具展示…等豐富互動方式,讓民眾在參與中更加體認節能與綠能的重要。
點此看:311廢核反空污遊行主訴求
主辦單位: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
來自台南、高雄、屏東三縣市、共100多個跨領域民間團體組成『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擔任聯盟秘書處,自2011年迄今每年舉辦南台灣廢核遊行,長期推動廢核運動與能源教育。
記者會出席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人本教育基金會、婦女新知協會、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平等非營利幼兒園、鳳山社區自治幼兒園、綠黨高雄黨部、台南新芽協會、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共17個團體。
附加檔案 | 大小 |
---|---|
20170302【各團體完整發言稿】.pdf | 402.34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