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工業污染該怎麼辦? 從昭明國小重演毒氣事件談起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上圖:要戴上活性碳加上N95口罩才能抵擋可怕的毒空氣。(李根政攝)
1999年11月底,位於高雄縣大寮鄉的昭明國小,因為附近非法棄置事業廢棄物悶燒的影響,致使學校和社區籠罩著藍色的毒霧,學生不得不戴口罩上課。
十年之後,昭明國小再重演毒氣事件。2009年4月1日晚上,昭明村的小朋友聞到了難聞的臭味;4月2日一早,師生來到學校,空氣中充滿著燃燒塑膠、廢五金的味道,升旗時間,孩子們不禁得掩鼻參與,同時,林園鄉的金潭國小,也聞到了可怕的空氣。昭明國小的邱主任在早上7點多趕緊打電話向環保局報案,環保局轉請消防單位前往處理,消防單位找到附近正在悶燒的一堆廢棄物,派了一輛小消防車,灑灑水就走了。附近工作的目擊者說,好像灑泡尿一樣,根本無濟於事,於是這堆廢棄物就繼續悶燒。
4月3日,昭明國小的師生仍繼續聞著可怕的臭氣。該校的一位老師,向林園中芸國小的蘇義昌老師透露了這項訊息,熱心的蘇老師到現場勘查後,認為事態嚴重,乃轉向筆者求助。
早上不到8點,焦急的蘇老師請我去現場勘查,我考慮此事對村民和師生的衝擊應先紓解,乃向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李建德大隊長通報此事。讓人驚訝的是,督察大隊不知道此案,環保局也未通報。
早上10:50,筆者和協會的卉荀、蘇老師會合後,與督察大隊二位督察員到達火災現場勘查,這裡原來是環保單位列管的「紅蝦山非法事業廢棄物場址」正在悶燒,惡臭的空氣不斷竄出,沒有停止的跡象,必需戴上活性碳口罩加上N95才能抵擋臭味;12:00環保局第四課邱智勇課長至昭明國小向我們及校方說明處置情形;12:45分,我們到達現場目睹四輛消防車,消防人員正以泡沫劑強力滅火。環保署事後表示:截至4月3日傍晚計動用9部消防車及3部怪手以邊開挖邊灌水之方式滅火,傍晚6點10分確定完全撲滅。
上圖:悶燒超過48小時後,救火弟兄們努力撲滅悶燒的事業廢棄物。(李根政攝)
此時,距離學生聞到臭味已超過48小時,這樣的危機處理效率,令人難以接受。
還記得2008年底,導致100多名師生送醫的潮寮國中的毒氣事件嗎?昭明國小的新厝分校在潮寮國中西方約1.7公里,本校則於其西南邊約2.5公里,此意味著昭明國小也是大發工業空污的可能受害者,不過,這些學校面臨的威脅不僅來自大發工業區,其南邊約3公里還有林園工業區,而西邊的鳳山丘陵更是無法無天的事業廢棄物「大毒窟」。
位處於工業毒害高風險區的民眾和學校師生該怎麼辦呢?如果大家能夠採取一致的訴求,向政府施壓,同時提高對工業污染的了解與敏感度,以及危機處理的能力,或許是自救的可能途徑。
筆者建議,高雄市後勁、小港、前鎮地區,高雄縣仁武、大社、大寮、林園等位於工業污染區的民眾可以聯合起來,要求政府進行健康檢查、健康風險評估,並進行流行病調查追蹤;建立第三者監督機制;集結工業受難者及家屬向政府提告,要求國賠。
工業污染區內的學校,應要求環保和衛生機關建立一套師生緊急應變機制,如同防火、防震教育般,在平常加以演練;學校可以共同舉辦教師研習,加強認識學校附近的污染源,教導老師如何觀察、辨識、判斷污染源,並且採取適切的行動,包含發現污染事件時如何通報、通報後如何追蹤、如何緊急處理學生的安全照護…等,另外,學校的教育內涵也應重新檢討。
筆者訪談過數個工業污染區內的學校,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老師從未親自踏上污染區,對附近的工業類型及可能的污染認知也是一片空白,我們多年來所推動的鄉土教育,大多側重於文史或是社區變遷的正面描述(繁榮發展);環境教育則停留在認識花草樹木,資源回收等層次。工業區附近的學校竟完全避談工業污染,只能讓孩子不明不白的受害,這真是天大的諷刺。
大高雄乃至全台的工業區,不會因為幾個公害事件就關門,遷校、遷村更是龐大的社會工程!如果要保障居民和學校師生最起碼的安全和健康,政府和企業必須拿出良心和具體作為,而學校和社區一定要培養對工業區的監督能力,否則永遠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