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社會動動腦 核廢何從一起找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為何發起民間核廢論壇?
處理核廢料一直是使用核電國家的夢魘。從1970年代發展核電至今,台灣對於核廢料處置也始終沒有進展。已接近除役年限的核一、二、三廠,廠內有著爆滿燃料池的高階核廢料;同時,低階核廢料則暫存於蘭嶼及電廠內。這些核廢料的存放,都為鄰近居民帶來長久的威脅與恐懼。雖然近年來,非核家園已逐漸成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共識,未來將不會再產出這麼多的核廢料。但「現在既有核廢料究竟何去何從?」,這個問題仍是台灣社會迫在眉睫,且不可迴避的共同課題,必須開始啟動相關規劃與立法。
核廢料管理是跨越數個世代的重大政策,需要社會討論與共識。既要找出恰當的核廢處置方法,又要找到至少能安全存放十萬年核廢的場址,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要如何產生核廢共識?過去各國政府常只以專家評估來制訂政策,而引起在地民眾抗議和社會強烈反彈。因為要建立公眾信任很困難,故國際組織OECD建議各國政府應該採用「參與、互動、合作」的模式,透過擴大公民與社會參與討論來制訂決策。
在政府完全沒有動靜的情況下,民間如何自主爭取政策發言權?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決定在全台各地舉辦「民間核廢論壇」,希望透過民主審議討論核廢議題引起公眾討論,並期待未來能進一步凝聚各地共識團結發聲。論壇舉辦地點除了目前有設置核電廠、已放置核廢及規劃放置核廢的地區以外,還希望在西部大城市舉辦。因為這些主要城市都是核電的主要消費者,應該也要思考與承擔核能的代價,不能總是置身事外。
論壇籌備與討論議題
綠盟、地球公民、政大杜文苓教授研究室與呂家華小姐共同組成工作小組,設計規劃論壇的議程和討論形式。自2016年3月起,分別於核廢最相關的北海岸、屏南、台東、蘭嶼四地及消費使用電力的台南、高雄、屏北、台北...等地,展開全國巡迴論壇。邀請當地草根組織與意見領袖,進行由下到上的公民審議討論,共同面對難解的核廢料處置問題。透過理性、知情的對話參與,彙整地區需求及意見。希望藉著舉辦論壇同時也帶給政府壓力,未來規劃核廢相關政策時相關機關也應該依此方式開啟社會參與及公眾討論。
民間核廢論壇公民審議討論,各組上台分享討論的成果。蔡奕加攝
核廢論壇的議程是以民主審議的精神來設計,期待參與者都能預先對議題有基本瞭解,才能在共同知識基礎之上平等對話和凝聚共識。所以,如何讓參與者都能對核廢議題有基本的認識就很重要。因此,工作小組花費了很多時間,收集、研究和整理國內外的核廢資料,來撰寫論壇議題手冊。手冊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我國現階段核廢政策、處理現況及相關法規命令;二、分區論壇的議程與討論議題背景資訊介紹。在每場論壇舉辦前一週,都會事先寄送手冊到參與者手中。希望在會議前大家都能藉著閱讀手冊,對核廢議題有基本瞭解,使當天討論更能夠聚焦。2月平台預先在台北舉辦預備會議,共同討論和確認核廢論壇的議題與進行方式。成員團體決定以「核廢處置應具備哪些條件?」、「核廢處置應在何種機制與程序下進行?」,作為論壇的兩大主題。
首先,核廢料選址條件有許多考量。在台灣特有的自然環境、社會條件及歷史情境下,台灣選址條件應考量的重要指標是那些?有沒有任何選址條件比其他條件更為重要?甚至依照重要性為這些不同的選址條件排序?其次,台灣的核廢料應該由誰主責、決策及執行?核廢機制中利害相關的各方(包括原能會、台電、經濟部、地方居民、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學者專家等)如何定位和分工?核電廠及核廢料貯存地區的地方居民受輻射風險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但是在過去政策制定過程中卻被排除在外。地方居民應該有哪些重要的參與權利?如何建立保障地方知情權、參與權及決策權的核廢治理制度?如何參與在核廢監督過程中?在兩個大主題下再進一步細分為四個討論子題,分別是「高/低階境內或境外處理」、「高/低階中期及最終處置場選址條件」、「核廢處置應在何種機制與程序下進行?」、「地方參與程序的權利指標?」,讓參與伙伴能深入思考討論,提出建議。
民間核廢論壇公民審議討論,桌長帶動參加者分組討論核廢選址。蔡奕加攝
核廢議題的南方觀點
相較於北海岸居民對核廢有極為強烈的切身感受,屏南場參加者對於核廢料的認知反而多是從零開始,或許是因為核三廠的核廢料尚未爆滿,而媒體關注也較少之故。高雄、台南、屏北三場次的參加者離核廢料又更遙遠,透過參與論壇擴充了對核廢問題的認識。在論壇設計引導下,參加者仍有熱絡的討論。四場一致認為核廢選址最需要考慮地質安全,落實資訊公開,並考量地方接受度。在機制上則普遍認為需檢討既有的監督機制為何不被信任,不排除設立專責機構,但必須讓人民有監督政府與台電的設計。而在核廢料能否境外處置、放置在無人島、限制選址在人口密度多或少之處的看法則較為分歧。屏南場還特別討論到回饋金對社區、部落的不良影響。
在短短一個半月內順利辦完南部四場論壇,仰賴在地團體的串連與支援。感謝屏東環盟、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縣教師職業工會、台南社大、能盛興工廠、高雄第一社大、綠黨高雄黨部、實習生蔡奕加、中山大學同學協助各分區論壇的籌備、邀約、主持及紀錄。感謝恆春衛生所、袁瑞雲老師、屏東大學社發系、高雄塩旅社、台南社大提供優質的場地與茶點。
核廢論壇最實在的收穫,是所有工作人員、參與者都獲得參與公共事務的培力,也增進彼此的連結。期待每一顆種子都能在台灣能源轉型正義的路上繼續萌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