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鄉的一粒飯糰

楊俊朗/地球公民協會研究員
2008 年 11 月 01 日

您在這裡

上班時間大部分的車輛流入市區,旅人卻反方向沒入山林。緩緩滑入六龜小小的街道,想起要準備當日的午餐,第一時間「飯糰」出現在腦海中,因為食物熱量與體積大小,皆是登山的重要考慮因素。

眼前橘、綠、紅三色鮮豔的便利商店招牌並沒有吸引力,因為在這樣人口稀落、街道狹窄、建築老舊的街上,它就是顯得突兀、不搭調;即使在市區與媒體廣告上,已經習慣它的存在。

印象中便利商店往前十公尺路旁有一攤賣早餐,運氣不錯果然有飯糰。二十來歲的老闆娘面無粉妝,身穿暗紅色花衣裳,外掛一件圍兜兜,腳穿雨鞋,全然標準村婦的服飾,與舊舊的手推餐車完全對味。天然日光是唯一的照明;自然風是唯一的空調;商家騎樓是客人的用餐地點。

老闆娘打開木製飯桶的那一剎那,陣陣熱氣冒出,隨之而來是撲鼻的米香。眼看一樣又一樣的料理被放到飯糰上面,心想選擇飯糰真是明智的決定。騎樓裡原本坐著喝豆漿的男士走過來幫忙,原來是貼心的老公不想讓身懷六甲的老婆太辛苦。

車行經過啞口隧道,飄起毛毛細雨,猶豫一會兒,還是換上登山服飾與裝備。從關山嶺山登山口一路陡上,雲霧瀰漫,細雨不斷,曾經找不到路徑,也曾經動念折返下山。六龜鄉的一粒飯糰拌著樹梢滴下的水珠,補充體力與毅力,幫助旅人順利抵達山頂並折返登山口。

六龜鄉的一粒飯糰售價二十元,可以養活一對年輕夫妻與腹中的小生命,同時滋潤旅人的胃與心。價格有限、真情無窮。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