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國土和能源轉型的挑戰
You are here
You are here
封面的照片是嘉義布袋鎮過溝村,今年8月23日起南台灣豪大雨侵襲,水淹高過一層樓,人們得從屋頂垂下籃子接受物資,裝甲車則如陸上行舟在救災。
風雨未停,好友傅志男老師便帶著他心愛的空拍機,四處奔波留下環境影像,我也跟著去了幾次。
還記得2009年莫拉克颱風,是國軍第一次出動戰車搶救災民,而越來越頻繁氣候劇變,對於家園泡在水裡的人們、農民、漁民,幾乎是難以翻身的惡夢!政府不斷投入了數百、數千億的治水經費,卻難以解決水患困境。
台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眾多考驗。需要打造韌性城鄉,承認人無法對抗氣候劇變,在國土規劃、聚落安全與產業發展之間,有良好的調適;而減碳則要落實能源轉型,如果可以順利達成2025年燃煤降到30%、天然氣增到50%;再生能源提高到20%,加上努力節能,就可以控制台灣溫室氣體大幅增量、減少空污、降低核災風險,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平順無痛的道路。
為了增加天然氣供應量,賴清德院長強勢介入環評,通過了破壞千年藻礁的第三接收站,無視可能的替代方案;大規模的海上風機、在溼地上興建太陽能,都引發了生態和產業發展的疑慮,還需建立相關配套。
不可否認,2016政黨輪替才創造出能源轉型的空間。然而龐大的轉型工程,除了政治的決心、細緻的規劃能力和執行力,更應尋求最小的衝突、風險的路徑,而不能忽略的是:遵循應有的程序正義,建立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基礎。否則,將會強化「以核養綠」混淆視聽,擁核守舊的勢力反撲的空間。
身處於轉型階段的台灣,公民和社運組織,需要更深入的知識和視野,更堅定的信念,才能一面督促監督政府,一面處理守舊勢力的反撲。更需要拿捏和體制內改革者的合作關係,避免NGO運動路線差異的損耗,以避免台灣走回頭路。
處於內外交迫的台灣,需要你我團結攜手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