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趨勢下的產業轉型 談石化高雄未來

您在這裡

專題報導
2024 年 05 月 15 日

您在這裡

(台灣教會公報林婉婷專題報導、攝影)

當「2050年淨零排放」作為國際趨勢與台灣國家政策,石化業密集的高雄市該如何因應、產業該如何轉型?5月3日晚間,地球公民基金會攜手台灣氣侯行動網絡、國科會整合型研究計畫「探尋石化高雄的永續與公正轉型路徑——從知識到行動的整合研究」,於地公高雄總部舉行高雄淨零城市治理論壇,邀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宏榮、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黃世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永續發展組節能減碳科科長賴俊甫、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怡均、地公執行長王敏玲分享。

20240516_03.jpg

石化業轉型 往高科技產業發展

20240517_02.png王宏榮指出,現今石化業所面臨的挑戰包含環保法規、淨零趨勢、企業競爭等,而高雄市還特別有地下管線與公安、大社石化工業區降編的議題。關於高雄市石化業的「智慧轉型」與「低碳轉型」,第一個方向是「半導體產業鍊」,從台南、路竹、橋頭、楠梓到大社、林園、大林蒲等產業園區串連,其中石化工業區也會轉型、參與半導體的製造、材料、封裝等。第二個方向是「亞洲新灣區2.0」,包含引進5G Alot(智慧聯網)等技術,推動科技、創新的產業與城市治理。

關於石化業的淨零,他點出主要為三個方向:第一是「製程改善」,包含導入人工智慧的監控與管理、汰換老舊設備、預防性維護取代反應性維護等,提升工業的永續與安全。第二是「循環經濟」,包含副產物和廢棄物的再利用研發與實踐,其中大林蒲遷村計畫包含石化業原址轉型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王宏榮認為這一方面是實踐居住正義,另一方面也是石化業空間重構。第三是「綠色工廠標章制度」,目前有16間大廠取得標章、其中六間為石化業。

石化業轉型 業者結盟互享資源

20240517_03.png黃世宏則說明,高雄市的淨零規劃是以2005年基準年,2030年減量30%、2050年淨零。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現況,以2022年為例,排放總量為5235萬公噸、較基準年減量20.9%、約1379萬噸。深入分析202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結構裡,工業佔比82%、住商10%、運輸7.1%;間接能源排放三成、直接排放七成。黃世宏補充,排放狀態與經濟狀況有關,產能減少確實可能使得排放量減少,例如中油2022年產能減少13%、排放也減少267萬噸,但這不代表排放問題本身得到改善。

高雄市政府根據國家制定的「12項關鍵戰略」、結合在地發展和需要,規劃出九大面向、五大基礎的治理架構。九大面向為能源、工業、住商、運輸、環境、農業、淨零綠生活、碳匯、公正轉型,五大基礎為治理、法治、技術、人才、經濟。其中針對「技術」,2022年6月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公布企業的碳足跡數據,利用企業性質與產業鏈的相互影響力,發揮以大帶小的效益,尤其要求國營企業以身作則,分享減碳技術、資源整合。另市政府也定期透過碳盤查輔導、節能減碳輔導,讓業者知道自己的排放情況與改善方式;並規範石化業者配合「2025年汽電共生脫煤」目標。

黃世宏也介紹兩個目前推出草案的治理方案:《減量指定目標與自主減量計畫》和《碳預算》。《減量指定目標與自主減量計畫》是要求企業依照產業類別、對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數據指定削減率目標,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依照達成情形,在2030年(目標年)提供兩種優惠費率讓企業選擇;現階段有56家企業已制定2030年目標、46家已制定2050年目標。而《碳預算》則需要精算排放增量與減量、兩年一期規劃,是為「碳媒合」機制做預備。

註|碳預算|高雄市為全國首個制定並通過地方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在《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中定義「碳預算」為每一期溫室氣體排放量之上限、以兩年為一期,也在該條例中指出碳預算制定應邀集有關機關、學者、專家、民間團體座談,落實公民參與。

石化業轉型 業者結盟互享資源

20240517_04.png賴俊甫在分享時強調,淨零是國際趨勢,例如目前有RE100、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氣候變遷因應法》與碳費等倡議與法規,再加上國際供應鏈要求、歐盟「碳邊際調整機制」等,基於產業鏈互相影響,因此台灣企業實在無法置身事外。

關於碳排,他從數據指出2005年起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與碳排脫鉤,碳密集度自此穩定下降;另產發署過去也推出自願減碳計畫,業者參與、政府檢核。針對淨零趨勢,產發署提出三大策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並有11項措施,包含導入既有技術、發展前瞻技術;其中,近年熱議的「氫能」和「碳捕捉再利用」等技術持續開發。他強調,長期而言還是需要有新技術才能有效減排。

賴俊甫也在分享時列舉企業轉型的實例,包含長春石化苗栗廠、樹脂大發廠投入煤電共生設備;台塑透過人工智慧來精準計算與調節,以智慧管理來節電、減碳。他認為石化業必須走向「高值化」,例如研發以減少原料使用量、發展容易回收的綠色產品等。

他也介紹,產發署有出版《石化業低碳生產技術彙編》,幫助業者解決難題,並有相關培訓、輔導和補助機制。另結合產業公會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一樣是以大帶小的影響力。

註|石化業低碳生產技術彙編|產發署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執行「製造部門低碳生產推廣計畫」,並搜集、彙整國際與台灣石化業商業化應用的低碳技術而編製而成的參考讀物,可於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免費下載。

石化業轉型 更多正視公正轉型

20240517_05.png邱花妹在分享時指出,氣候變遷帶來全面影響,因此調適也涉及方方面面,包含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不只是企業,政府部門、金融、醫療與教育機構等,也必須思考與落實淨零。當中除了政府政策與法令、企業技術等改革,「公民社會」所受到的衝擊亦需要被正視,尤其是基層勞動者、年輕世代、女性、原住民族等脆弱群體的聲音。

邱花妹直言,政府與企業積極發展技術、辦理輔導、培訓人才和建立市場機制,但整體而言還是缺乏公民社會對「石化業」的看法,以及對「生態天花板」的理解與想像。例如「大社工業區降乙編」所拉鋸的地方居民與從業人員權益是否被看見?以及年滿40年、有安全疑慮的中油林園石化廠「四輕」在「2050年淨零排放」的前提下是否需要更新?更新是延續舊有模式還是全新模式?邱花妹認為,高雄市的淨零治理架構納入「公正轉型」,但還是缺乏社會討論,「淨零不只是經濟與技術的轉型,也包含政治與社會的轉型。」

註|大社工業區降乙編|因1993年發生毒氣外洩事故,1998年高雄縣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明定大社工業區在2018年遷廠與降編為乙種工業區;2019年3月22日高雄市政府已作成大社工業區降編決議並在5月報內政部核定,然中央遲遲未完成審議。2022年環保團體針對內政部拖延提出訴願。近期消息方面,據媒體報導園區管理單位經濟部已向廠商提出空汙總量不增加、產能不增加、製程效能提升等三方向轉型。

註|四輕更新|中油林園石化廠的第四套輕油裂解廠(四輕)於1983年啟用、至今已運作滿40年。新三輕廠於2024年3月中旬發生洩漏與火災事故,引起政治人物和地方居民抗議、呼籲更新。據媒體報導中油表示相關計畫已送至行政院審查。

石化業轉型 需要完整全面配套

20240517_06.png林怡均開宗明義表示,由於產業鏈複雜、產品多元與國際競爭,石化業是難減排產業,需要推動「整體價值鏈」轉型。接著她以塑膠產業為例,進一步解釋為何減碳是環環相扣、無法僅靠某部分轉型就可以達到目標;台灣在2021年因塑膠需求衍生出的碳足跡是2440萬噸,佔總量9%。

塑膠產業的上游原料包含乙烯、丙烯等,生產過程高汙染,哪怕有脫碳技術,還要考量中游的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需求量大,以及終端產品後續的流向和回收,尤其復合性塑膠產品因為回收困難、常常淪為一般垃圾以焚燒處理。她補充原料高值化技術發展不顯著,是因為在經濟效益為優先考量的情況下,研發與採購成本導致難以大量生產、應用。

她也列舉並比較相關治理政策,例如「碳定價」的設計與執行國際間的案例差異較大,而「經濟誘因」包含課稅、補貼,和「抑制需求」則包含減量、禁用政策等,但這部分台灣落實較少。最後她呼籲產業轉型在上游、中游、下游都要有相應政策,例如潔淨能源和基礎建設、友善氣候的製程和終端產品等,還有生產市場與需求市場平衡、如何符合國際規範等,都要有配套。

石化業轉型 直面環境安全困境

20240517_07.png王敏玲首先以歷史角度談高雄市如何逐步「被計畫」成為工業都市。早在1937年,日本殖民政府就在楠梓興建燃料廠;終戰後,國民政府接收煉油廠並持續運作。高雄市的臨海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仁大工業區都有石化廠,汙染和工安的威脅如影隨形,影響居民健康與人身安全;除了空氣汙染,行駛在路上的槽車也造成日常交通的壓力。

她也肯定2005年起GDP與碳排脫鉤、碳密集度穩定下降的現象,但也直言參與產發署自願減碳計畫的眾企業,前後花費16年才減排1052萬噸碳,而高雄市2022年因產能減少、碳排減量500萬噸,包含中鋼的267萬噸。這個落差顯示對於有效且具體減排、直至淨零,還需要更多努力與落實。最後她以「後勁反五輕」的案例,提醒政府與社會審慎面對四輕轉型議題。

面對未來 需要更多公眾討論

20240517_08.jpg問答時間,有三位與會者分別提出以下問題:「計算下來,高雄市需要每年減排200萬噸以符合淨零目標,具體該如何做到?」「透過石化業從業人員的餐食改善等來實行碳中和是否可行?」「目前產業轉型似乎缺少足夠減排至淨零的誘因?」主講人們也分別回應與補充說明。

王宏榮坦言,由於缺乏大型企業的技術與人才優勢,「中小企業」是減碳弱勢,確實部分業者表現出「碳焦慮」。他強調政府是否有因應政策與工具,不過起步較慢,加上多元面向、分散在不同部門中規範與執行。他舉例,「氫能」在英國、日本的發展與應用較快,但台灣推動綠電受限於地狹人稠的環境,去年訂定《加氫站銷售氫燃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將首先應用在公共運輸,但這項政策落在交通運輸範疇而非產業轉型領域;又例如「儲能廠」是鄰避設施,但發展綠能需要有儲能設施。王宏榮認同邱花妹所言,在轉型路上確實需要有更充分的社會溝通。

黃世宏則提到,減排受到技術研發與燃料轉換的影響,因此減量程度是每年浮動、不是固定幾噸來計算。他認為推動淨零很重要是人類行為改變,包含飲食、交通等方式都會影響碳排,甚至未來投融資時,金融機構也會審查其排放情形。

而賴俊甫則再次強調現有技術做不到淨零、要靠新技術;由於各廠製程不同、難一體適用,因此產業轉型關鍵包含業者本身意識到淨零的重要與必要性,產發署鼓勵「內部倡議文化」,也就是從內部產生轉型動力。

邱花妹則提醒,「碳捕捉和封存」和「自然碳匯」在技術上和社會接受度上仍有變數,相關討論在轉型過程不能偏廢。她也提到石化業製程減排難度高,才會高度寄望新技術,但這些技術引入或自然碳匯購買都會提高生產成本,在減塑公約等環保觀念強化的趨勢下,需求市場波動,生產市場難不受影響,連帶使得業者考慮是否要繼續投資、發展。

她坦言,或許人們要思考「棄成長」,接受在現今的環境狀態中無法繼續「無限增長」;她也強調轉型是讓城市走向永續,是所有人的功課,確實無法一時間找到所有問題的解答,需要持續溝通、資訊透明、提升公眾參與。

而林怡均則點出,台灣需要屬於工業部門、上位的產業轉型政策,並且有專門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就像美國、歐盟;而配合新技術的成本,「碳定價」要也有足夠動力,否則停留在「漸進式減碳」很難達到淨零目標。

原載於《台灣教會公報》第 3769 期,已獲《台灣教會公報》授權轉載。

20240517_01.jpg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