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民間提案獎落國發會
您在這裡
您在這裡
在第19期的通訊,「花東四百億,人民來作主」一文中提到,民間提案在2013年5月由推動小組通過決議,納入中央政府主辦計畫,並委由內政部召開專案小組會議與後續推動工作。內政部負責合作事業相關業務的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於同年9月初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民間團體也保持高度的關注與全力協助配合修正計畫,在11月確認了「花東合作事業第一期推動計畫(草案)」。
但是,11月之後,政府方面就此音訊全無…
由於今年初的國會佔領行動以及更換推動小組召集人之故,延宕至4月底才召開的推動小組會議,正式確認了第一個民間提案將由國發會主導執行。將近半年的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電話以及親訪國發會之後,我們終於了解到箇中原因。
內政部方面認為國發會才有能力來擔任跨部會協調的工作,自己則可扮演執行端角色。國發會方面則有兩個理由,一是由內政部提出的草案在審查與執行單位的設計上過於疊床架屋,恐對於未來的推動造成程序上的拖延;二則是國發會也同意內政部在跨部會協商角色上的建議。
無論是內政部或是國發會擔任主責機關,都是當初民間提案的最佳設想。只是我們在這番看似順利的提案過程中,仍不免要呼籲政府單位,善盡資訊公開之責。誠如前文所述,自11月後,有將近半年時間,我們失去所有與民間提案相關的訊息。包括內政部與國發會的後續協商,以及民間提案將如何被落實等等,均是在民間透過推動小組委員以及論壇工作人員的主動追擊之下,才得出中間的轉變經過,等於政府仍守著被動的姿態,並未信任民間可以給予實質協助。我們並非得了便宜還賣乖,而是面對國家信任度低迷的現在,民間戒慎恐懼踏出的每一步,民間所提出的提案,都有面對未來更深刻的期待:相互合作信賴的政府與社會。